北京东岳庙:讲述700年的道教故事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5 浏览次数:次
金秋的北京,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对于喜爱旅游的人来讲,10月是北京最好的季节。俗话说:“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在北京的道教庙宇中,白云观和东岳庙是道教信徒及喜爱道教文化的人们心向往之的两处场所。
张宗师始创,袁道长延续
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该庙宇经过近700年历史的云烟,依然保持着昔日巍峨壮观的风采。据称在新中国成立前,东岳庙就失去了道士的踪影。当时间又过了60个年头,在国家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态势的催化下,2008年1月14日,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将道教请回了东岳庙,5月3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的领导齐聚东岳庙,为刚成立不久的北京东岳庙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颁发了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使这座古老的道教庙宇,在新时代恢复了原有的道教场所功能。
在天高云淡的10月,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去探寻近700年来这里的道教信仰文化。从朝阳门向东行驶1公里,记者看到了位于朝阳门外大街的东岳庙。道路的北侧是号称占地6万多平方米(现实际为4.7万多平米)的东岳庙,道路的南侧则是一座高大精美的琉璃牌坊,默默地伫立在繁华的闹市中,见证着东岳庙的历史兴衰。
在东岳庙,记者见到了北京东岳庙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袁志鸿道长,袁道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东岳庙的首任住持。虽然50多岁了,他却精力充沛,正在忙于东岳庙的宗教场所恢复工作。袁道长年轻时在江苏茅山入道,上世纪80年代被选送中国道教学院学习,在中国道教协会长期从事教务工作。
袁道长告诉记者,张宗师是北京东岳庙的开山始祖,名留孙,字汉师,生于1248年,羽化于1321年。张留孙是信州贵溪(即今江西鹰潭市境内)人,自幼从伯父学道江西龙虎山上清宫,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是张宗演弟子。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召36代天师张宗演赴朝,张留孙从行。张宗演离京后,张留孙被元世祖留于京城作为天师代表。由于张留孙治疗太子和皇后的疾病有功,很快就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宠信。元世祖在京城建崇真宫供张留孙居住,封张留孙为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赐银印,统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务。铁穆耳元成宗称帝,对张留孙更加赞赏。大德年间,元成宗铁穆耳加封张留孙为玄教大宗师。武宗及仁宗出生,都由张留孙取名。在张留孙地位日益显赫的同时,玄教也逐渐形成。他的门下聚集了高徒数十人,分别在崇真宫和江南各地大宫观担任道职,管理江南道教事务,从而构成一个比较庞大的道教派别。泰山凌云苍穹,顶天立地,象征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神,古往今来,中华子孙都崇拜泰山神圣东岳大帝。而对泰山神圣东岳大帝,张留孙更为崇敬!他已近70岁时,见元大都(今北京)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遂自愿筹资兴建东岳庙。元仁宗执政的延祐六年(1319年),时已71岁的张留孙在齐化门(即今朝阳门)外买好了地,筹建东岳庙,但还没来得及兴建庙宇,他便羽化了。其徒弟吴全节接手建造。吴全节少时入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学道。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他随张留孙北上大都,成为张留孙的高足和助手,颇受元朝皇帝的重视。张留孙羽化后,吴全节承袭师职,制授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吴全节秉承师志,用6年时间建成了大殿、大门、东西两院,塑了神像。朝廷赐名“东岳仁圣宫”,并在其东配殿供有开山祖师张留孙的塑像。
在东岳庙的展室里,记者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岳庙的最后一位道长傅洞奎(1911-1996年)的遗照。东岳庙的正一派道长从明朝一直传承到民国时期,先后传承了23代。袁道长告诉记者,“抗战”爆发,东岳庙也未幸免于难,先后成为日军司令部、国民党伪警察署。从此以后,东岳庙难以寻到道士的身影,直至去年,袁志鸿道长带领10多位道长入驻东岳庙,东岳庙的宗教场所身份才得以体现。
东岳庙里有了道长的身影,中断了70多年的宗教活动重新恢复,这引起了许多普通百姓的关注,同时,人们产生了疑问——此前东岳庙的民俗活动同道教到底有什么关系?每遇到这种情况,这里的道长就会向百姓解释:民俗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民俗来源于宗教。比如说,东岳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东岳庙成为泰山信仰与社会群众联系的场所和纽带,以信仰为核心逐步衍生出了东岳庙庙会等民俗活动。“东岳庙作为道教场所体现的是信仰,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东岳庙庙会体现的是民俗,但无论如何,庙宇的本质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是开展宗教活动的地方。”袁志鸿道长如是说。为了如法地开展好道教活动,展示中国道教徒的良好形象,袁道长带领东岳庙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包括早晚课活动开展等十余项清规和制度。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及祖师诞辰、重大道教节日,东岳庙都会举行法会,举办法事活动必“请水荡秽”、“扬幡张榜”,住持要拈香,并带法师高功画榜敕幡,这成了东岳庙的一道新的信仰文化景观。作为东岳庙的当家人,袁道长一心想着如何管理好东岳庙,如何为信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袁道长对于政府能将东岳庙归还道教界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心里还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推动东岳庙所在地朝阳区的文化建设。为此,袁道长正在准备提案,计划在北京市政协会上以政协委员的名义,建议政府将东岳庙前的神路街恢复为步行街,同时恢复朝阳门外大街上的东西两座牌楼和纵轴线上的正山门。“如果恢复了历史文化景观,不仅弥补了朝阳CBD商贸气氛浓厚而传统文化内容略显欠缺的不足,还可以推动朝阳文化经济的发展。”袁道长对朝阳区的文化经济建设充满了憧憬。
主祀东岳大帝,旁供各类神仙
东岳庙的主殿是岱岳殿,殿内供奉着管理阴阳两世尤其是幽冥世界的最高主宰泰山神东岳大帝,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泰山神 被加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故世称东岳大帝。东岳大帝的祖庭在泰山岱庙,北京东岳庙乃是其行宫。泰山在古代被视为距天最近的地方,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据说秦始皇之前曾有72位国君到泰山朝觐,自秦始皇起,泰山更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的圣地。但在民间,自东汉以来,即流传着泰山为治鬼之所的说法,认为人死归土,都要到这里接受审判。泰山脚下的蒿里山、梁父山,便成了招人魂魄的幽冥地府,泰山神则被奉为冥界之王。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的诞辰。自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日因祝贺大帝诞辰而形成的东岳庙庙会,延续数百年,直至1949年。东岳庙的庙会在北京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是京东经济、文化中心。庙内现存的大量碑刻,是研究民间信仰及其群体结构的重要史料。其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玄教大宗师张留孙神道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过去在东岳大帝诞辰日,东岳庙要举行东岳大帝出巡的盛大庆典。出巡的意思是东岳大帝于这一天巡视人间社会,走街串巷,监察下民,劝善惩恶。出巡时,东岳大帝圣像被放在八抬大轿内,由香客们抬着,队伍的前面有旌旗鼓乐导引,有凶神恶煞的判官,有披枷戴锁的“罪人”。所经之处,观者如堵。出巡之后,香客们再把东岳大帝圣像抬回庙内大殿中,并向东岳大帝进献新的服饰,焚香后才算礼毕。然后人们在庙外茂密的松柏绿树之下,开怀畅饮,享受神人同乐的欢娱,直至天黑。
东岳庙六十七司
从瞻岱门向北放眼望去,岱岳殿煞是恢弘,体现出中国传统“天子中而处”的礼制规范。正是按照这一原则,道教先辈在中轴子午线上建起了神路街的琉璃牌坊、庙门、洞门牌坊、瞻岱门、岱岳殿、穿堂、育德殿、后罩楼及东西相对称的殿堂。东岳庙的“主人”东岳大帝供于中轴线上的岱岳殿,中轴线东西两侧庑廊建筑都与中轴线规整的殿宇对称均匀地分布展开。所供神灵鬼蜮既有阳世间的人杰贤臣如韩愈、岳飞、文天祥等扬眉吐气,也有奸佞如秦桧等被审判,以形象来宣扬“善恶有报”的历史永恒主题。东岳庙的七十六司构成了生死往复、善恶报应的系列群像,充分反映出道教生死循环的教义观,以此警示社会众生。如瞻岱门所悬挂的由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楹联“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东旁门楹联“阳是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西旁门楹联“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等等内容发人深省。
东岳庙除塑有东岳大帝和七十六司神像外,还供奉有其他众多的神灵仙真。据称,东岳庙曾供有3000尊神,号称神像最全的道教宫观。据1928年北平社会局对东岳庙的神像进行统计,那时尚有神像1316尊。东岳庙的神像中,既有天界至尊玉皇大帝、科举之神文昌帝君、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大帝、赐福赦罪解厄天地水三官大帝、众星之母斗姥元君等天界大神,又有保佑妇女儿童、赐子广嗣的碧霞元君、子孙娘娘,还有保佑人们发财的文武财神、赐给人们姻缘的月老、除瘟去疾的五瘟神、行医治病的药王、保护粮仓的仓神以及灶王爷等民俗之神,以及建筑业祖师爷鲁班、骡马行的祖师爷马王爷、梨园界的祖师爷喜神等各种行业之神。
记者徜徉在神像与碑林之间,体味着东岳庙历史的厚重与神奇,也为其如法的管理及道长们的现代意识而击掌赞叹。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