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中国传统民俗谷雨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次数: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今日正值谷雨节气,南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有助于清火明目。这个节气,外出活动时也可能因为接触到一些过敏源而导致过敏。过敏症患者应避免上午晚些时候或下午早些时候锻炼,因为花草树木从日出时开始释放花粉,在临近中午及下午早些时候,空气中花粉浓度达到最高值。锻炼最好选择傍晚或晚上,有花粉过敏的人外出进屋后不妨先洗脸,也可用淡盐水冲洗鼻子,有助于冲刷掉鼻子中的过敏物,减少或缓解过敏症状。(何奕叶淑萍)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节气因此得名。2012年4月20日,节气谷雨。

       农耕社会,一切围绕着农耕这个中心来进行。与农事相关的谷雨节气,自然就显得非常重要。

       每到谷雨时节,布谷鸟的叫声格外清脆,一声声布谷布谷”催促着农人走向田间。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的说法,也正是这一时节的写照。正像这首诗中描述的一样: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

       社会发展到今时今日,农耕生活虽然不再是生活的重心。但很多关于谷雨时节的习俗,却依然具有开运旺运的寓意。王浩骅认为,让大家了解这些传统习俗中承载的吉祥,有助于民俗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一、健康开运三习俗

       1、走谷雨”身心健康

       谷雨这天,旧时有青年妇女成群结队走村串亲戚,或者到野外走走的习俗,可以强身健体,驱走百病。称之为走谷雨”,这是那些平时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们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嬉戏的一个绝佳理由。

       2、喝谷雨茶清火明目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叶,具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所以旧时的南方有喝谷雨茶的习俗。不论天气好坏,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喝下去。

       3、谷雨食香椿美味健体

       谷雨节气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所以北方很多地区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结合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增强体质。

       二、平安吉祥开运三习俗

       1、谷雨贴”驱凶纳吉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农作物、人的威胁,旧时农家张贴谷雨贴”,驱凶纳吉。

       谷雨贴,上面或者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或者是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迟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说明,寄托人们平安、吉祥的希望。

       时至今日,王浩骅认为,这个习俗中的病虫害可以引申为生活中的小人,贴谷雨贴”有助于净化气场,增强自身正能量。

       2、谷雨祭海”祈求海神保佑

       俗话有骑着谷雨上网场”之说,谷雨时节正是百鱼行至浅海地带,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旧时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所以,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3、洗谷雨澡”消灾避祸

       旧时,西北的一些地区将谷雨时节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桃花水”洗浴,可消灾避祸。所以人们纷纷洗谷雨澡”,以洗去寒冬的污垢,迎接新的一年。

       三、学业开运----祭祀文祖仓颉

       传说,仓颉造字,才有了后来的汉字。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有谷雨祭仓颉”的习俗。

       王浩骅温馨提示:谷雨这天,给孩子讲讲仓颉的故事,并带着孩子祭拜仓颉,有助于孩子的学业运势。

       四、增强人际关系----赏花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邀三两好友,一起去赏花,美景赏心,融洽的气氛中感情自然也就容易加深。如果是异性朋友,更可以花为媒,抒发情感,也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