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失意时,为什么要读庄子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7 浏览次数:次
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
为什么说失意的时候要读庄子?
因为庄子是兴高采烈的,笔下意象繁华,大鹏展翅,俯仰天地,人生、宇宙于他,可放浪形骸,可傲慢逍遥。在他的眼界面前,我们也只好手舞足蹈。
其实从世俗角度看庄子过得并不好,他的事迹大多是传说,仅有的资料是做过小官,漆园地方官。贫穷,和陶渊明一样,借米烧饭。
智者大多悲观,同为道家的老子,内敛克制,教我们世路艰难,如何长存。思想是相通的,表现却相反。出发点都是天地不仁,老子说无为,庄子再进一步,说坐忘,忘了,自然也就逍遥了。
无故而忘,曰坐忘
最初“坐忘”来源于《庄子·大宗师》的一个典故:
颜回和孔子说:“我有些长进了!”孔子问:“怎么说?”颜回说:“我忘了仁义是什么。”孔子说:“可以,但是还不够。”
过些日子颜回又说自己有些长进,孔子再问:“怎么说?”颜回答:“我忘了是什么了!”孔子再次表示:“可以,但是还不够。”
后来颜回再来,孔子再问“怎么说?”时,颜回答“坐忘”,孔子猛地蹬了蹬腿,问什么是坐忘,颜回答:“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庄子没有解释什么叫坐忘,后世无数说辞,私以为曾国藩说得最妙:“无故而忘,曰坐忘”。曾国藩是务实务者,不讲虚言:忘了就是忘了,没有原因,也不追究。简单说,万事可忘,如何不洒脱?
坐忘,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坐忘,不是坐下就忘,躺着就明白,站起来更糊涂。而是有迹可循的。
颜回说离形去智,可理解为去除执念的过程,世俗成见、学者架子、流言蜚语……如果受困于此,是无法达到逍遥的境界的。
《庄子·秋水》中有段故事:庄子垂钓,楚王派人来请庄子出山,庄子持竿不顾,问他们乌龟是愿意被丝绸覆盖着,珍藏在庙堂里,还是愿意在泥水中。使者答,愿在泥水中。庄子便说,你们去吧,我要在泥水中自在。
姜太公垂钓周文王,庄子却是在认真的垂钓。坐忘,是忘了浮华的虚名,回复本真的澄澈,同样的问题,孩子可以给出和庄子一样的答案,大人却往往做不到。
但庄子是更高于天真的,他自比于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人们失意得意,往往都是世俗框架里,读庄子,他永远可以把你带到更高远的视界里,超然物外,游于逍遥。
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庄子的超然虽难以企及,却从未失传。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武陵人忘路远近,寻得落英缤纷。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却忘了风雨也忘晴。
在我们看来,陶渊明、苏轼都是失意者,他们官场受挫,抱负没有实现,然而最后他们清风明月相伴,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宁静。读他们的诗,既朴素,也享受。
《庄子·齐物论》里讲,有人梦里饮酒快活,醒来却在哭泣,有人梦中因祸事而哭,醒来却去打猎作乐。人世本一场大梦,只有愚人才会因为噩梦醒来洋洋自得,因为美梦醒来而怅然失措。
人生无常,只有梦中为蝶,醒来忘了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的人,才真正参透了人世风和雨,向逍遥的境界去。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