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道德经》的治国之道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14   浏览次数:

  一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命题,历史上已经有很多名家作了解释。考《正统道藏》存有50多种《道德经》注本,历汉唐而至宋明,有帝王师之注,有帝王之注,也有著名道教学者之注,也有权臣高官之注等。兹列举几种,稍加分析。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八称:“此喻说也。小鲜,小鱼也。言烹小鱼不可挠,挠则鱼渍。喻理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乱。皆须用道,所以成功尔。”这段注释明确指出《道德经》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一种比喻,让人们明白老子陈述思想的特点,不至于偏离其路向旨趣。“小鲜”从词义上解释就是小鱼,烹调小鱼的关键所在是“不可挠”,最后归结到治国问题上来。所谓“挠”,本指用手在液体或流体中搅动,后来引申为“扰”,如许慎《说文解字》就以“挠”为“扰”,表示干扰。“烹小鱼不可扰”是说烹小鱼不可以用器具加以搅动,因为鱼太小了,一搅动就糜烂了。其引申义是“理大国”与烹小鱼的道理是一样的。既然烹小鱼不能扰,治大国当然也不能扰了,一搅扰人们就会“烦”。什么是“烦”呢?许慎《说文解字》谓:“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其中的“页”,其甲骨文写法,像人头的样子,表征火在头上烧烤,所以头痛,让人心烦意乱。“理大国”不可烦,就是说不可以用那些让人心烦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对于百姓来讲,也就是法令太多却松弛而不能贯彻,变来变去,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此外,就是对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干预太多,老百姓痛苦不堪,无法安居乐业,社会就乱了,国家当然无法治理。因此,唐玄宗最后指出“皆须用道,所以成功尔”,文中的“皆”字把烹鱼与治国两事都涵盖了。意思是讲,“烹鱼”必须遵循大道,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遵循大道,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成功。

  其实,这种解读在汉代已经流行了。河上公《道德真经注》卷四谓:“鲜,鱼也,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对照一下可以看出,唐玄宗的解释基本上是依据河上公章句的说法。此外,河上公的解释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河上公指出烹小鱼不可以“去肠”、“去鳞”,这是强调整体性。言外之意是说治理大国一样需要把握整体,通盘考虑,不可以割裂的方式处置。第二,河上公把治国与治身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不论是治国还是治身都应该避烦。因为治国烦,就会乱了百姓;而治身烦,就耗损精气,直至损寿早亡。在河上公心目中,国家就像人体,而人体也像国家,治身治国,遵循同样的理法,都可以从烹小鱼的事项中得到启迪。

  河上公为什么强调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的“三不”方针呢?这实际上是遵循《道德经》的“无割”法度。《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所谓“朴”就是原初的树木,“散”就是把原初树木割开,制作为器皿。圣人使用了这种器皿,作为官长以管理天下。在老子看来,管理天下必须回归于“朴”,天下就是“大制”,回归于朴,就是回归于“无割”的大制状态,因此说“大制无割”。

  关于烹小鱼、治大国的“无割”理念,北宋资政殿大学士吕惠卿《道德真经传》卷四有一段明确的解说:“得有国之母以治国,虽大无难也。烹鱼者不可以烦,而烹小鲜者尤当全之而不割者也。治大国者亦若是而已,烹而割之则伤矣。以道莅天下者谓之大制,亦不割以伤之而已。”文中的“有国之母”就是“道”。吕惠卿之所以不直接用“道”字,而用“有国之母”就在于要凸显“道”的母性慈爱特征。照吕惠卿的解释,只要有母性的慈爱态度,国家虽然很大也是不难治理的。慈爱母性的特点就是不割不伤。烹小鱼应该不割不伤,治理大国也是如此。如果说唐玄宗与河上公对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解释主要是阐明了一种思路,那么吕惠卿则着重强调一种态度。

  二

  对于烹小鲜与治国来讲,思路、态度与方法、准则、过程是不可分的。换一句话来讲,有了明确的思路和谨慎、慈爱的态度,还得有可行的方法,并且小心翼翼地把握整个过程。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有些注家又是侧重于方法、准则与过程的阐述,例如严君平、明太祖、邓锜的解说就是这样。

  汉代严君平《道德真经指归》卷十解释说:“夫处尊之位,秉天下之机,威权之重,早已大矣。更大动之,则所失者多,故治大国若烹小鲜。施教令如风隙穴,犹恐眉过半额,丝出如纶。况乎纵情欲,轻四海,大有为,残百姓,则若虎豹之糜体,飘风之折屋,不亦宜乎?”

  严君平所谓“处尊之位”是就帝王讲的。在他看来,老子《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警戒帝王的言辞。帝王掌握天下枢纽,具有无比权威,犹如天地之大,故而治理国家的改革不能靠大动作,而应该像风从缝隙中吹过一样,让人没有察觉。换一句话来讲,治国应该润物细无声。治国者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自尊狂妄,纵欲无度,不把四海疆域放在心上,胡作非为,让老百姓受伤,就会像狂暴的虎豹那样最终戕害自己,直至身体糜烂,也像大风吹损房屋一样,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明王圣主治理大国,就应该像通小水、察秋毫那样,由小到大,戒急不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这样才不会让老百姓感到大起大落、无所适从。

  严君平是从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治国方案的。这一点,明太祖有进一步发挥,他在《御注道德真经》卷下说:“善治天下者,务不奢侈,以废民财,而劳其力焉。若奢侈者,必宫室台榭诸等徭役并兴擅动,生民农业废,而乏用国危,故设以烹小鲜之喻,为王者驭天下之式。”明太祖这种解说侧重于治者的修养。他认为老子的话是“为王者驭天下之式”,所谓“式”即“范式”,也就是可以遵循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治国者应该反对奢侈,因为兴师动众地建设各种供奢侈生活享用的宫室台榭,大量浪费民众的财物,必然导致农业生产荒废,物质匮乏,国家就出现危险了,正由于如此,老子才以“烹小鲜”作比喻,希望警醒治国者严以律己,节俭从事。明太祖从治国者必须自律入手,来阐发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涵,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并且把这当作治国范式,可谓别出心裁,对于规范当时各级政府官员来说无疑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明太祖所说的“式”,表示使用工具、器具的套路、程序,意味着烹小鱼与治大国都应该掌握正确的套路、程序。关于这一点,元代全真道道士邓锜通过内丹修炼过程来表征,他在《道德真经三解》卷四中指出:“人身兼乎天地大国也。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三百六十骨节穴俞、八万四千毛窍腠理,血长八百一十丈,气畜一万三千五百息,小鲜也。若治人身,以心肾水火烹之,其气交归于体,而不至于散乱。若治大国,以阴阳水火烹之,其德交归于道,而不至于苛细。”邓锜一方面把人体看作兼具天地大国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把身形组织器官、血脉与经络看作“小鲜”。在他看来,无论人体还是国家,都有“水火”,都可以炼丹。就人体内丹而言,就是以心肾水火来烹炼;就国家治理而言,就是以阴阳水火来烹炼。通过烹炼,体内精气交归于一体,而国家之德则交归于道。

  内丹修炼过程就是掌控火候操持的过程。所谓“火”,丹家认为有三种:一是心火,二是肾火,三是膀胱之火,合起来称作“三昧真火”。内丹修炼就是用此“三昧真火”来调理体内的精气神,进火必须适度,这就是火候的掌握。邓锜将内丹修炼法度引入老子《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解释中,其所要阐明的就是:无论是烹小鱼还是治大国都应该掌握好烹炼的火候,任何动作都必须适度。

  三

  如果把“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与整部《道德经》贯通起来,放到道家文化史的大背景下来解读,就会发现更加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不言而喻,老子这句话的主旨是表征如何“治大国”的问题。谁来“治大国”呢?当我们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就可以找到蕴藏的主语。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首句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命题之后,紧接着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是讲:如果能以“道”的无为、清正、诚信去治理百姓的话,自然能够达到和气致祥的目的。连恶鬼的作乱,也难以显出神奇的灵应。非但恶鬼难以显出神奇的灵应,就是威慑力巨大的神明,也不会来伤害人。非但神明不伤害人,就是圣人看到人民良善不诈,他也不必慨叹“人心不古”,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气,去镇慑一些为非作歹的伪君子。如果能够达到无形的鬼神与在世的圣人都不伤害人的话,那么天下也就进入了德性感交的境地。整个段落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将圣人推出,向人们暗示:治大国者就是“圣人”。

  找到了治大国的主语,就可以比较深入理解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内在意涵,这句话还可以从4个层面予以解释:

  第一,治大国者应该具备圣人的品质。圣人之“圣”,繁体字是上下结构,其上为“耳、口”,耳是用来听的,口是用来讲的,这首先意味着圣人耳聪目明,既能够了解信息,又能够宣讲,传播大道。从当代的角度看,圣人了解和掌握信息不单纯是用自己的耳目感官,而是延伸到运用可能的器具和力量。下方是一个“王”字,三横一竖,其三横代表天地人,上代表天,下代表地,中代表人,一竖表示通天达地知人。这样看来,古代所谓圣人具有特殊本领。从今天的立场看,这意味着领导者应该具备特殊才干,并且具有特别强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够沟通世间,而且能够沟通天地,能够着眼全局,正确决策。此外,老子所讲的圣人又是“知常”而广容的人,是秉公办事、廉洁慈俭、不谋私利、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品德修养崇高的人。

  第二,应该以治水的精神来治国。如果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的前提是圣人的崇高品德,那么关键所在则是“治”。在金文里,“治”左边表示相互辩驳的言辞;右边是司法之“司”的省略,有主持、主管的意涵,合起来表示主持公道、拨乱反正。后来的篆书左边是“水”偏旁,表示洪汛;右边为“台”字,表示土石堆积的堤坝;合起来表示开凿水道、修筑堤坝、引水防洪。我们现在用的“治”字,既潜藏着上古“公道”的意涵,又凸显了以水为法象的治理趋向。所谓“以治水的精神来治国”就是要了解“水”的特性,既要有疏通的渠道,又要有防止洪水泛滥成灾的堤坝。引申到人间社会的治理问题上来,这意味着必须建立上下畅通的信息渠道,包括提供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建立上下沟通渠道让全社会的人们能够畅通地进行情感交流。与此同时,应该建立稳定的生活条规,有法可依,赏罚分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第三,应该有宏观视野与“为之于细”的精神。既然“治”的对象是“大国”,治理者就必须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长远观念,能够有序规划、合理布局。但是,光有大计划和大布局是不够的,具体实施又必须从细小做起,落实到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子《道德经》的“小鲜”就是一种注意细节的象征符号,它暗示治国者应该充分了解情况,深入基层,亲自体验,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唯有如此,才能够“以百姓心为心”,决策得到民众的拥护,从而造就稳固的社会基础。

  第四,归结到最后,就是要“以道莅天下”。道家从上古的《易经》汲取智慧,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和“观天道,推人事”的思想方法。所谓“观天道”,就是认识宇宙天地的运行法则。“天道法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就是日月有常、四方有序、上下定位、公正不偏。所谓“推人事”就是以“天道”为准则,检查人间社会的一切活动、一切制度是否偏离了“生生不息”的发展趋向,如果偏离了,就得彻底纠正,例如政府机构人员贪渎严重,就必须下大气力予以整顿,绝不姑息养奸。唯有如此,才能培植善气、树立正气、积蓄真气,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