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与“三和”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15 浏览次数:次
何谓“三交”?所谓“三交”,就是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交往”?交往的本意是指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现实中的交往则可以分为宏观交往和微观交往。从交往的规模来看,可分为群体性交往与个人交往;从交往的途径来看,可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从交往的主体来看,可分为角色交往,非角色交往;从交往的目的来看,可分为自由交往(情谊交往),公务交往(工作性交往); 从交往的时间来看,可分为长期交往,短期交往; 从交往的工具来看,可分为口头交往,书面交往或语言交往与非语言交往。
“交往”的概念还可以运用到其他不同的领域。如心理学上的交往概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彼此达到一定的认知; 社会学上的交往概念主要是指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通过交往行为达到特定的社会联系; 语言学上的交往概念主要用来表明信息交流; 哲学上的交往概念是指人所特有的相互往来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即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相互联系中的一种存在方式。
同时,交往概念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广义的交往: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次广义的交往:仅仅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狭义的交往:指与生产相对应的交往,即物质交往;最狭义的交往:把交往理解为劳动产品的交换。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交往概念还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交往肇始于物质生产活动,又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它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人是交往的主体,交往双方都不仅要承认自己是交往的主体,同时要承认他人也是交往的主体,交往是一种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把“交往”的概念界定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显然,本文所讲的“交往”,主要是指民族交往,其中包括民族个体成员之间、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交流”?
所谓“交流”,就是在相互接触并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互相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分享各自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俗话说:有交,才有流,就是因接触而互换信息的意思。
在一般情况下,交流的载体可以是无形的,如进行经验、智慧、思想、意见等方面的交流。但物资交流则可以除外。
“交流”的概念也是很宽泛的。班昭在《东征赋》中云:“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杜甫在《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中云:“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仇兆鳌在注《三齐记》中称:“历水出历祠下,众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
“交流”亦指水渠纵横交错而流。如《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中云:“若乃虬龙灌注,沟洫交流。” 李善注云:“言为虬龙之形,吐水灌注,以成沟洫,交横而流。”
“交流”亦指犹齐流。如宋·梅尧臣在《秋雨篇》诗中云:“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鸠。”《红楼梦》第一〇五回云:“贾母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说不出来。”
“交流”亦指犹言来往。如宋·陆游在《晚步江上》诗中云:“山林独往吾何恨,车马交流渠自忙。” 茅盾在《子夜》一中云:“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匆匆地杂乱地交流着各色各样的车子。”
“交流”亦谓相互传播或交换。如谢觉哉在《书同文,语同音》中云:“字难写:‘提起笔有千斤重’;话难说:‘字同音不同’。这是学习文化和交流文化的很大‘绊脚石’。” 巴金在《关于<春天里的秋天>》中云:“他们之间就只有这样一种感情的交流。”冯梦龙在《喻世明言》第一卷中云:“浑家初时也答应道该去,后来说到许多路程,恩爱夫妻,何忍分离?不觉两泪交流。兴哥也自割舍不得,两下凄惨一场,又丢开了。”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本文所讲的“交流”,主要还是指民族成员之间和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什么是“交融”?
所谓“交融”,就是指相互融合在一起,就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的状态一样。进而比喻相互之间的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
关于“交融”的含义,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如宋·释普济在《五灯会元》卷十七中云:“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清·刘鹗在《老残游记》第十九回中云:“几日工夫,同吴仁扰得水乳不分。”
“交融”有时候指交汇融合。如水乳交融,指不同元素之间的接触或混合。有时候也指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或融合。 如王昭君、文成公主促进汉蒙、汉藏之间的交往融合;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西域与欧洲的交往融合。这都是先交往、后融合的交融。
“交融”,是指二者、或多者,交叉相融。“融”是指合在一起。
本文主要是指民族成员之间、民族群体之间的交融。
何谓“三和”?所谓“三和”,就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先看什么是“和睦相处”?
和睦相处,就是指邻国或邻居之间要和平友好地相互来往与相互交流。《左传·成公六年》云:“上下和睦;周旋不逆。”其近义词包括和平共处、天伦之乐、和谐共处。其反义词则为骨肉相残、自相残杀。和睦相处,指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互惠互利、彼此促进的共同生存。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幸福。
本文主要指民族成员之间和民族群体之间要学会并做到和睦相处。
再看什么是“和衷共济”?
所谓和衷共济,就是指大家务必要一条心,共同渡江河。进而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国语·鲁语下》云:“夫若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尚书·皋陶谟》云:“同寅协恭和衷哉。”其近义词为:同舟共济、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其反义词为: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同床异梦。和衷共济与“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都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意思。和衷共济与“同舟共济”的意义也基本相同,它们多用在大事上,也含有共同克服困难之意。
本文的和衷共济,主要是希望并要求各民族之间要相互理解、包容,同心同德、互帮互助,共度时艰,共同努力。
如何解读 “和谐发展”?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指根据社会及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身的控制规律,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管子·兵法》中云:“和合故能谐”。即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本文主要强调民族成员之间和民族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交”与“三和”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笔者认为,“三交”即“交往、交流、交融”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交往是前提、是基础;交流是过程、是内容;交融是状态、是目标。
而“三和”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也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和睦相处是前提、是基础;和衷共济是过程、是内容;和谐发展是状态、是目标。
由此看来,“三交”与“三和”是一种并存共进的关系。它们同时共存于各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关系之中,又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特别是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而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三交”与“三和”都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
其次,“三交”与“三和”都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第三,“三交”与“三和”都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第四,“三交”与“三和”都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当然,在历史上,特别是在以私有制为特征的阶级社会里,普遍存在着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表现在民族关系上的民族歧视、民族隔阂、民族矛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和深度肯定会受到阻碍,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状况也必然会不尽如人意。但“三交”和“三和”作为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仍然在缓慢地发展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消灭了私有制,铲除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制度性根源,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成为现实的可能,而且还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条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随着我国各族人民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三交”与“三和”均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深度。
尽管如此,“三交”与“三和”的完全实现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犯急躁的毛病。
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必须遵循民族发展规律,这几乎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却常常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如果是无意的还好,如果是有意的话,那可就成了大问题。民族从形成到发展到消亡,不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人为的因素。毛泽东曾经预测:到遥远的未来,很可能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学界同仁大多数对此是没有异议的。想当年,勃列日涅夫曾宣称:苏联的民族问题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这无异于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误判。
笔者认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一个渐进的、自然的、漫长的过程,决不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须知,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还处在大发展、大繁荣阶段,还远远谈不上“各民族交融一体”。我们必须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包容。各美其美、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始终是我们认知并处理好民族问题时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