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珍视国学 拥抱国学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16   浏览次数: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人类的未来。但是,教师也只是平凡人,有时也会迷茫,也会想放弃,也会埋怨,也会摇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是师德的基础。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现实的教师和学生不是“杯水和桶水”的知识关系,而是“流水和一眼泉”的关系,教师要成为“一眼泉”,就必须刻苦钻研,终身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不断“增值”,国学经典就是“充电器”。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的一字一句,感觉像一股股清泉洗涤着自己的思想,像一阵阵清风轻轻拂去心灵的浮尘。对“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都有了进一步的感悟。更知晓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言传身教,知晓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能者为师,知晓了“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震山谷,诸生随地请正”的师生平等和谐关系,知晓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的教学相长原则……

  社会道义日渐式微,君子之风日渐远去,短视近利、作虞日盛,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人生方向迷失,大师匮乏……目睹社会之怪状,谁没有切肤之痛?种种怪状,说到底是文化底蕴、精神灵魂缺失的结果。丧失自我文化的民族,终为其他民族所轻视。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最瑰丽的奇葩,积淀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汇集了中华民族跨越数千年的伟大智慧,如阳光、水分、空气一样充盈着华夏大地。著名学者易中天说:“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如果能学会其中的分毫,我们的人生将有无限可能。

  众所周知,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才能够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精神”的人是无法承担重任的。而精神的培养、文化的奠基,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国学典籍。国学典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阅读那一篇篇千古文章,吟诵那一首首精美诗词,分明就是与一代代先贤对话,就是用手指去触摸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

  对国学的珍视是中华民族永久屹立的基石。《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中小学生时代是学习国学的黄金时代。拥抱国学,获得的不仅仅是学问和知识,更是一种人文的底蕴、精神的力量和思想的启迪。当今国运昌明,正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得良机。我们要大力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和学生一道珍视国学、共学经典,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和底蕴。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