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出访带上了中国作家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17 浏览次数:次
“在这次访问拉丁美洲四国的代表团里,跟随着总理一起出访的,除了历次出访都有的部长和企业家之外,还有一些文学爱好者们熟悉的面孔,如莫言、麦家、铁凝等。
以往的总理高访中,虽然也有作家跟随出访,但大都限于欧美国家,这还是头一回到拉丁美洲。文化交流,拉近着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距离。
在发言中,李克强特意提到,文学能激发社会的创造力。他认为,当今世界处在快速发展变化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而创新不仅来自知识积累,更源于人类丰富的想象力。”
“我想,35年后,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不仅会记住昨天经贸协议的签署,也一定不会忘记今天的中拉人文对话。我们的合作,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中哥建交35周年之际,哥伦比亚当地时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这样感慨。
在这次访问拉丁美洲四国的代表团里,跟随着总理一起出访的,除了历次出访都有的部长和企业家之外,还有一些文学爱好者们熟悉的面孔,如莫言、麦家、铁凝等。
以往的总理高访中,虽然也有作家跟随出访,但大都限于欧美国家,这还是头一回到拉丁美洲。文化交流,拉近着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距离。
拉美咖啡中融入中国茶香
“先生,我在梦中曾经与你一起喝过咖啡,但哥伦比亚的咖啡里面,有点中国绿茶的味道。”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乡,借着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的场合,把他多年来想对马尔克斯说的话倾诉了出来。
莫言坐在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的左侧,这是总统特地安排的,体现对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高度尊重。巧合的是,此前一天,李克强总理在桑托斯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引述了莫言多年前对马尔克斯的评价,表达了拉美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两国领导人到了文化交流的场合,都不遗余力地做这样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作家们更是一到了拉美的土地,就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中国读者对拉美文学并不陌生,可我们的印象却停留在马尔克斯,正如拉美对我国文学的认识停留在鲁迅。而事实上,两国的文化都在不断突破和变化,所以,类似这次中拉人文交流的研讨会非常有意义。”年轻作家蒋方舟,在哥伦比亚外交部参加了中哥两国文化部组织的文学交流会后,在微博上这样感慨。
哥伦比亚著名诗人贝纳维德斯表达了类似的想法,他说,自己曾幻想中国古代诗人李白与他这个“哥伦比亚土著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研讨会上,他拿着一本多年前翻译的西班牙文《李白诗集》,朗诵了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
这种共鸣,处处可见。
在秘鲁,李克强出席中拉文明互鉴系列活动时,一位当地作家说,秘鲁的土语词汇、安迪斯山区的音乐等与中国的语言、音乐有许多契合之处,就像“老乡”一样。李克强点头说:“是的,我们是‘老乡’!”
文化逆差里的中国文学
近十年来,中国同拉丁美洲的关系日趋密切,经贸的互补促成了飞速的数字增长。如今,中国是拉丁美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拉美30多个国家,拉美的大宗资源、农产品也对中国的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文化层面,中国却一直维持着逆差:拉美文学在中国已经火热30多年,对中国影响巨大,中国文学在拉美,却才处于起步阶段。
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执行主任孙新堂博士,常年致力于向西语世界推介中国文学,他认为,中国文学在拉美还处于刚开始被人了解的阶段,当地人对中国文学几乎一无所知。
走进墨西哥城的书店,很少能够看到来自中国的作品。从事西班牙语版权交易的出版人李程曾对记者说,虽然翻译成西语的中国作品并不算太少,但真正进入商业市场的却是凤毛麟角。
尽管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国际上出现了中国文学热,但在拉美大地,一切还比较寂静。直到去年作家麦家来访,当地媒体才真正对中国文学有了较高的关注。
2014年6月,西语世界最大、全球第八的出版集团——西班牙行星集团出版了麦家的代表作《解密》西文版,并将其列入该集团最高端的“命运书库”。3万册的首印量,12.5%的版权分成,也是国际顶尖作家的待遇,这对中国作家尚属首次。
“中国的丹·布朗”“你不可不读的世界上最成功的作家”……宣传片里的广告语,让麦家在西语世界名声大噪:3万册不到一年时间全部销售一空;《解密》在阿根廷更是登上畅销书榜首,上市两个月就告售罄,墨西哥也在加印第二版。
坐着中国高铁向月亮奔驰
“双方一致认为,加强人文交流是增进相互理解和促进双边关系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这是中哥联合声明第九条中的内容。
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都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重要主题,而总理和作家们,则在发言和行动中,试图将两者进行很好的融合。“经济文化两手抓”,成为总理这次出访带给人们的鲜明印象。
在发言中,李克强特意提到,文学能激发社会的创造力。他认为,当今世界处在快速发展变化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而创新不仅来自知识积累,更源于人类丰富的想象力。
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评价为“想象力超越了人类的存在”的莫言,在发言中谈到了李克强出访时经常“推销”的中国高铁。他说,早些年,自己坐着时速50公里的火车回老家,幻想自己“骑着一匹骏马在田野奔驰”;现在,他坐着时速超过300公里的的高铁回家,觉得自己是“骑在一枚火箭上,向月亮奔驰”。
“现实变了,幻想也在改变,中国发展进步是我们中国作家面临的新的现实,也是我们文学创作最宝贵的资源。”莫言表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央党校教授赵磊认为,文明的互相借鉴和交流,与经贸合作一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民相亲”的前提在于“民相知”。而文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载体。当年,许多中国人正是从马尔克斯的著作中了解哥伦比亚甚至拉美,如今,中国文化人希望做到同样的事情。
“中国的很多作家,讲故事的水平是世界级的,但是很多优秀的作品还没有被翻译。”孙新堂博士觉得有些遗憾。
目前,孔子学院的拉美中心,正逐步建立起一批由西语国家的翻译家和汉学家组成的团队,来翻译中国作家的作品。在他看来,民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但要翻译作品,作家也要走进去,请过来,面对面地交流。
孙新堂说,他以前曾举办多届“作家论坛”,邀请刘震云、麦家等作家与墨西哥作家对谈。“效果非常好,这些本土作家了解了中国文学之后,会主动向读者和媒体推介。”
随着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外界对中国的兴趣也在逐步提升。对此,麦家颇有发言权:2014年的西语国家推介之行,25天时间里,他一共接受了107家媒体的访问。他觉得,改变正在发生,但精神上的交流、影响只能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而不是立竿见影。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