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崇拜与北京关帝庙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3 浏览次数:次
关羽
有人说,人们崇拜的偶像有的是神化了的人,有的是人化了的神。关羽,大概是中国人物神化后对人们影响最大的一个偶像。
皇族和百姓的关羽崇拜
对关羽的崇拜主要是明清两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蜀后主刘禅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谥“壮缪侯”,此后约八百年,关羽并无人问津。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096年),赐关羽玉泉祠额“显烈庙”。宋徽宗追封“忠惠公”,三年改封“崇宁至道真君”。大观二年封“义勇武安王”。南宋至元分别封“壮缪义勇武安王”、“英济王”、“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朝对关羽的崇拜开始升温。明神宗加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据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记载:(宫室中)宝善门、思善门、乾清门、仁德门、平台之西室及皇城各门,皆供关圣之像。(《明宫史·金集》)
北京皇家所建的关帝庙,最著名的是地安门外的关帝庙。庙修建于洪武年间,成化十三年重修,明英宗时始命名白马关帝庙。《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庙南向,庙门一间,左右各有一门,正门三间。前殿三间,三出陛,各五级。东西庑各三间,殿西有御碑亭,东有燎炉,北有斋室。殿后界墙有三重门,后殿无间,东西庑及燎炉和前殿相同。殿后有祭器库、治牲所。庙门外有石桥。殿、门等均覆绿琉璃瓦,乾隆四十六年,门殿皆易黄瓦,如帝王威仪。每年五月十三致祭。咸丰时御书“万世人极”牌匾,摹刻颁行。以后各朝都有嘉奖,至光绪年,关羽的谥号有忠义、神武、神勇、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等。从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之后,到最后,历代皇帝对关羽的追封长达二十六字,即:“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可见崇拜到了极点。关羽的风光还惠及家人,雍正三年,追封关羽曾祖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在庙中同享祭祀。乾隆时,其在洛阳、解州的后裔并授五经博士,世袭承祀。另外,圣京地载门外也有关帝庙,御书匾额“义高千古”。
皇室对关羽的崇拜主要是做给别人看的,目的就是用关羽的忠义思想加强其统治,例如满族皇室敬奉关羽,并且把蒙古王爷比成关羽,就是向蒙古及边疆诸藩召示关羽精神,宣传“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的封建人生观,使各少数民族首领效忠满清王朝,建功立业。蒙古王公等到避暑山庄朝见乾隆皇帝,就安排他们住在关帝庙,整修一新的庙宇,供奉着关公等诸位英雄武神,这对于盘马弯弓,纵横驰骋的蒙古民族来说,在被关羽忠君事迹所感召的同时,还有更高一层的深刻喻义。他们感到倍受恩宠,自然倾心托命,又效仿关羽的忠义的一面,一心一意忠于清王朝,这就建成一座精神与实际统一的城防,一座筑起在北部边疆的牢不可破的万里长城!满族皇室崇奉关羽,还可以给汉人看,缓和民族矛盾。同时,关羽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神明,道教封之为″关圣帝君″,并且编写了《关帝觉世真经》、《关帝明圣经》。佛教尊关羽为伽蓝神(护法神),把关羽拉进自己的教门,以壮声势。而且关羽平日喜好《春秋》,其言其行合乎礼教,具备文韬武略,不愚不莽,又相貌堂堂,因而关羽几乎兼备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丈夫的全部美德。他以勇立功,以忠事主,以义待友,立业、立身、立名,正契合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追求。再加上皇室推波助澜,关羽的地位在中国无比显赫,不但成为民间供奉的神,而且成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祗,几乎与孔子齐名,被尊为关夫子,称为武圣人。他的祠庙香火十分旺盛。关羽之所以如此受人崇拜,是因为他适应了不同人的需要。关公是忠义的化身,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需要他做忠臣义士的楷模;关羽桃园三结义,和刘备、张飞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是真朋友的楷模,百姓需要他为榜样,缔结同盟为生存斗争;他讲义气,危难之时忠贞不渝,遇困难不退缩,敢承担风险,人们需要这样的人来勉励自己。
也正因为如此,关羽还被许多行业奉为行业崇拜神,除了军人、武师以外,如:描金业、皮箱业、皮革业、烟业、香烛业、绸缎商、成衣业、酱园业、豆腐业、屠宰业、肉铺业、糕点业、干果业、理发业、银钱业、典当业、教育业、命相家等等,都崇拜关羽,真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民间以为,关羽威武高大,手握青龙偃月刀、横刀立马的英雄形象以及被皇家一封再封的极大威灵,足以一正压百邪,一定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民间信奉关帝有司命禄、佑科举、祛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所以长期以来,各行各业、妇孺长幼,对“万能神”关圣帝君无不顶礼膜拜。至今,许多商家还供奉关羽,期望他能招财进宝,保佑店铺平安。关羽的庙也就遍布全国,连远在西藏的拉萨也有关帝庙,此关帝庙位于拉萨西郊磨盘山山顶。此山原来叫巴玛热山,由于这座小山形似磨盘,后来清朝驻藏官员就称其为磨盘山。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大将军福康安等在此修建关帝庙一座,就叫做磨盘山头关帝庙,至今仍为旅游胜地。澳门有关帝庙,此庙修建于1750年,就在玫瑰圣母教堂旁边。香港关帝庙则融历史、建筑、艺术于一体,其中最著名是位于香港上环荷李活道124号的文武庙,该庙建成于1874年,供奉武帝关羽和文昌帝君,是中西区香火最旺盛的庙宇。。大澳关帝庙是香港最古老的关帝庙,位于大屿山大澳市区吉庆后街,创建于明弘治年间。汀角武帝庙位于大埔汀角村,建于清初,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78年。庙内文物丰富,有乾隆五十年重修碑,乾隆、道光、光绪、宣统年间的木刻匾联以及香炉、神轿等,其中乾隆重修庙碑刻有“碑内无名子孙永远不得在此读书”的文字,为香港各庙碑刻所仅见。协天大帝庙位于新界西贡墟口,1856年重修。协天大帝即关帝,是由于关羽被后世推崇为玉皇大帝之下、众神之上的协天大帝。此外香港较知名的关帝庙还有塔门洲关帝庙、大埔心排村协天宫、大埔樟树滩协天宫、慈云山关帝庙、沙头角荔枝窝南涌协天宫、元朗厦村墟关帝庙、荃湾大窝口道协天宫等。(见香港旅游资料)同时关羽崇拜还广泛存在于海外华人之中。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关帝庙数千座,仅在台湾就有40余座,其它如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的华人聚居区,建有关帝庙4万余座。
关羽祖籍山西解州,故山西关帝庙众多。河南洛阳关林是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是封建品级最高的武圣陵寝,从而引得海外华人常来洛阳朝拜。近年来,台湾、香港同胞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华人、华商每年回大陆,在洛阳关林、当阳关帝陵和解州关帝庙进行朝拜和文化交流活动。海内外华人以“关”为媒,弘扬“忠义仁勇”传统美德,传播了中华正气,促进了中华经济的发展。关帝文化具有了时代内涵。
历史与文学作品中的关羽
老百姓心目中的关羽形象主要来自《三国演义》,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赤兔马、青龙刀,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哪个民族,都知道这是关云长。人们几乎都能说上几件关羽忠义无二、神勇无敌的故事,但那大都是文学创造的产物,历史上的关羽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并不是一个人。例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几件英雄事迹,就和历史记载相差甚远。关羽出道的第一件大事是“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中的描写非常精彩,却是虚构,斩华雄的是孙坚。《三国志·吴书·吴书·孙坚传》记孙坚参与讨伐董卓事略云: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关羽的另一件大事是“土山约三事”,但也是虚构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云: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明明是被俘,并没有约三事之说。再有就是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斩蔡阳,也是虚构的。斩蔡阳的是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云: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表明关羽最讲义气知恩图报的事件莫过于“华容道义释曹操”。但《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并无记载,倒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说: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关羽最被人称道的是“单刀赴会”。早在元朝就有了关汉卿的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记》。但历史记载却是另一样的。《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云: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据《吴书》记载: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如果是这样,那么单刀赴会的就是鲁肃,关羽倒是被问得哑口无言了。
北京关帝庙
北京作为明清国都,关帝庙自然更多。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说,当时北京著名的关帝庙有五十一处。清末朱一新《京城坊巷志稿》中明确提出关帝庙的记载有近四十处。所以曹而泗《北京胡同丛谈》中说:“(北京)明清两朝仅关帝庙就有百处以上”。这些关帝庙中,除了皇家庙宇之外,比较重要或有趣味者还有一些。
北京关帝庙
北京内城各城门瓮城内都有关帝庙,他似乎负有保护国都的责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正阳门关帝庙。杨静亭的《都门杂咏》中称:“关帝庙在前门瓮城内,求签者甚众。”其词曰:“来往人皆动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京中几多关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庙宇虽然不大,但是供奉的关羽神像据说是明朝时皇宫中的旧物,又地处要冲,连皇帝也来此处拈香,所以香火极盛。每年五月初九要举行磨刀祭,庙中有三口大刀,分别重八十斤、一百二十斤、四百斤,相传是嘉庆年间打磨厂三元刀铺所铸。
北京西四和崇外茶食胡同均有“双关帝庙”。关帝成双也是趣闻。其实,庙中供奉的除了关羽外,还有岳飞。民间相传岳飞是关羽转世,所以能够“精忠报国”,还传说岳飞也是武圣人。似乎抗金名将岳飞倒是沾了关羽的光,所以庙宇也就称为“双关帝庙”了。
西琉璃厂铁鸟胡同有关帝庙,在大殿鸱吻上安装一个铁鹳,铁鹳可以随风转动,用来驱赶鸟雀。这种建筑方式在庙宇中是很少见的,所以老百姓干脆把关帝庙称为“铁老鹳庙”了。西河沿万寿关帝庙,又称“粗旗杆庙”。该庙虽然没有独特的建筑,但却是当时行政区划分的界线。庙的东边属于中城,庙的西边隶属北城。倒座关帝庙在西单西安福胡同。关羽享帝王之尊,依旧礼制其庙可用黄琉璃瓦并应面南背北,此庙却座南朝北,故称倒座庙。此外,宣武门外上斜街有连排三座关帝庙,所以第一座又称“头庙”或“上庙”。
北京体育馆西四块玉有“五虎庙”,供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后来庙被火焚,重修后庙中只供奉关羽,但是庙宇仍称“五虎庙”。“一等于五”也属少见。南横街有阎王庙,前身却是关帝庙,此为关帝变阎王之一例。白纸坊有“子林院”,供奉的是关羽。
金鱼池有“姚斌关帝庙”。相传姚斌原是黄巾将领,相貌类似关公,其母病,想吃良马肉。姚斌知道关羽的赤兔堪称良马,于是投奔麾下,伺机盗马。后来得机会偷了赤兔,假作关羽出城,守门官吏听其口音不对,就拿住送往关羽处。姚斌慷慨请死,临刑时大哭其母。关公问明始末,很受感动,就释放了他。清震钧《天咫偶闻》记载:“姚斌关帝庙,在药王庙东。相传始于隋代,盖无可考。其像塑威严生动,绝非后代工人所能梦见。帝君正坐左顾,怒形于色视斌。斌袒裼赤足,系发于柱。勇悍不屈之色可掬。七将皆仰视帝旨而意属于斌。马在右而左顾,若长鸣仰诉者。马身装饰甚奇古,尾亦有饰。合一殿人物,如古画一帧,不似神像。或其初竟从古名人卷轴中来,而其塑手之高,恐非刘供奉(雕塑名家刘銮)不能办也。”可惜这组生动的塑像,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付之一炬了。
万寿西宫,位于宣武区盆儿胡同南口,建于明万历年间。该庙原名护国关帝庙,因其东原有正一玄教总廷敕建宏仁万寿宫,故曰万寿西宫。该庙原有山门、关帝殿、吕祖殿及斗姆阁等建筑。解放后因斗姆阁年久失修而拆除,现存关帝及吕祖二殿,皆为硬山顶,关帝殿前有明神宗御制碑文。房山南尚乐乡有关夫子庙,庙中有“风雨竹”诗碑两块,“风雨竹”是用竹叶组字的一首诗,相传是“汉关夫子手笔”。
北京还有许多关帝庙被人们用口语赋予了更为通俗的名称,如西城区太平桥的“鸭子庙”、自新路的“万寿西宫”、安定门的“红庙”、东直门的“白庙”、朝阳门的“大庙”、长巷胡同的“高庙”、东单的“红庙”、东安门城根的“金顶庙”等,都是关帝庙。昔日北京关帝庙从旧历五月初九起,进香者日渐增多,到五月十三达到高潮,其中,广渠门外十里河关帝庙,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年年如此,六月二十四祭关帝,场面像过年一样热闹。另外,清军八旗兵营中都供奉关帝,有的也建立了庙宇。
关羽的形象变化,和三国故事流行的时代是关系。早在唐朝就有了三国的故事,李商隐的《娇儿诗》中就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句子,但是思想倾向并不明显。到了宋代,三国故事流传更广,《东坡志林》记载: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
此时,“扬刘抑曹”的倾向已经很明显。元朝三国杂剧更多,关汉卿的《单刀会》是代表。剧中关羽高唱:“我是三国英雄汉云长,端的是豪气三千丈。”“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皇叔却是甚枝叶?”“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此时的刘备是汉族正统皇族的化身,关云长是维护汉族正统地位的英雄化身,关汉卿的作品,正反映了元朝社会人们反抗民族压迫的感情。那么人们对关羽的不断神化,实际寄托的是人们追求的某些精神价值。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