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占:定州花张蒙道教音乐第二十二代传人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4 浏览次数:次
用30余年的时间搜集十余首花张蒙道教音乐曲目,如今,定州市花张蒙道教音乐第二十二代传人冯英占仍然没有停止对道乐的传承。1988年,他自费购置传统道教音乐器材和服装,同20余名爱好者组建了花张蒙道教音乐班,道乐班每年组织下乡演出活动都能在当地引发不小的轰动。现在他收集整理十余首曲目,传承着花张蒙道教音乐文化。
花张蒙道教音乐第二十二代传人冯英占
增加乐器 古风犹存
他们在演奏中不断地丰实这种古老的音乐,在保持古乐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将原本演奏道乐的七八种乐器增加到十几种,演奏时琴瑟齐鸣,古风犹存。“管子、笙、唢呐乐器相和,演奏出来的曲子更好听了。”冯英占说,由于花张蒙道乐和民间祭祀有关,所以里面蕴含着很多民俗的东西,因此十分受老百姓喜爱,每次乐班下乡演出时都能引起一阵轰动,乐班成员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大家演出都十分卖力。
给孩子教授乐理知识道乐文化
如今,冯英占在组织乐班演出和继续搜集道乐曲目之余,还到给有兴趣的孩子们教授乐理知识和道乐文化。“学生们学习道乐的兴趣都非常高,我觉得自己有必要继续搜集老一辈传下来的音乐,并和年轻人一起把这些音乐传承下去。”冯英占饶有兴趣地说。
冯英占:道教音乐第二十二代传人
从事道教音乐的学习和演出冯英占,1971年4月出生于定州市周村镇花张蒙村,道教音乐第二十二代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州市花张蒙村道教音乐会负责人。道教音乐于清同治年间传入花张蒙村,由在定州城隍庙作道士的郭甲明回村传授并组建乐班,属全真派道教音乐。流传至今有140年历史。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音乐悟性很好 得到多方指导
冯英占音乐悟性很好,14岁开始学习道教音乐,其爷爷冯智贵曾任村里道教音乐会会长。在爷爷的悉心教导下,对传统道教音乐的演奏技巧、记谱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学会了“工尺”谱,掌握了管子、锁呐、笙、胡琴以及打击乐的演奏方法,会演奏“正调”“反调”“上已调”“下已调”“哑乙调”等各种调式。学艺期间还得到了赵老偏、郭志英、郭东临的指教悉心传授。
技巧娴熟 细腻诠释
初中毕业之后,冯英占将主要精力投入道教音乐的学习和传承活动中。经过多年刻苦努力,他已将花张蒙道乐的传统曲目和演奏方式全面继承。在管子、唢呐、笙等乐器的演奏技艺方面日益纯熟。其演奏的传统曲目有《大官调》、《宝上台》、《庆寿》、《清华赞》、《三点酒》、《三行板》、《尾束》、《丰都中》、《三宝赞》等。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其对传统曲式曲目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除了演奏技巧娴熟,音色圆润之外,更有一种细腻的诠释,能够完善表达道家音乐深沉庄秀、清幽恬静、悠扬飘渺三种艺术风格。
定州道乐班仅存花张蒙村
定州历史上曾有过四个有影响的传承有序道乐班,现仅存花张蒙村这一个。他的家就是乐班的活动基地,教学基地。他带领乐班成员到定州、新乐、曲阳、无极等地的城镇和乡村演出,还数次到鹿泉县的施方院宋智如道长处学习交流,2005年后开始培养道教音乐新学员,有苏路顺、苏和平、孙文学、白兴杰、冯二建等人,在冯英占指导下学习道教音乐和管子、笙、唢呐、胡琴、打击乐技艺,开始迈入音乐殿堂。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口传心授 灌输至心
从传统的“工尺”谱起步,打下民族民间音乐的坚实基础。冯英占学艺时,沿用口传心授的方法,系统学习传统的“工尺”谱和各种曲式,师付的口传,更能把道家音乐的神韵,直接灌输至心。冯英占经过多年刻苦努力,全面继承了花张蒙道乐的传统曲目和演奏方式,在管子、唢呐、笙等乐器的技法上日益纯熟。传统曲目《大官调》、《宝上台》、《万年欢》、《小二番》、《庆寿》等节奏明快而稳定,情绪欢快而内敛,华丽中带高贵之气。
希望建设道教音乐学校
今年,他还注意把演奏河北梆子曲目《大登殿》、现代革命戏《龙须沟》、现代歌曲《篱笆墙的影子》、《说句心里话》等作为创新道教音乐曲目来做尝试。“我希望能够建设一所占地3亩左右的道教音乐学校,让100余名喜欢道教音乐孩子们有学校来学习道教音乐,为把定州花张蒙道教音乐传承下去打好基础”。冯英占动情地说。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