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民间艺术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9 浏览次数:次
徐阳简介:
徐阳,1949年生,北京市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工艺美术一级大师,享受市政府专家津贴,是北京市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剪纸艺术家。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生班。2004年获中国“十大神剪”称号,2007年获北京工艺美术“德艺双馨”大师称号。
徐阳先生(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徐阳大师从艺30多年,1000幅剪纸作品在中外60家报刊上发表,50多次参加中外展览,并频获金奖。他的剪纸曾获2001年中国文联最高奖“山花奖”,2004年、2006年、2008年分获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2009年被收入《六十年中国剪纸目录》。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部中国对外展览中心、加拿大美术馆、瑞士银行等收藏。
曾应文化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政府邀请,赴台湾地区及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沙特等多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现场表演、展示剪纸艺术。他曾为中国国务院、中国外国专家局、丹麦文化贸易公司、加拿大EW国际文化交流公司、壳牌中国公司、中国奥委会等100多家单位设计、制作剪纸礼品、纪念品。在北京大学、首都图书馆、京西国际学校等20多家单位举办剪纸讲座。
采访实录
问:徐阳老师您好,今天来拜访,主要是想请教一下有关剪纸方面的问题。
答:你来找我是找对了,我对剪纸的理解比较客观,对国内的艺术家也都比较熟悉。提起剪纸,有些陕西、山西的农村老太太可会说了,说得可好了,剪的是什么东西啊?滔滔不绝地讲给你听。但是她们只会说方言,好多话听不懂,语言是障碍。
问:在中国,哪个地域的剪纸最厉害?
答:陕西、山西、甘肃、山东这四个是剪纸大省,剪纸大省是什么概念呢?一是会剪纸的人最多,传承得最好。内蒙古现在也不错,但是在传承等各个方面没法跟这四个省比,这四个省最好。二是剪纸史的概念,剪纸这种艺术形式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术,其镂空艺术的发源是无从考究的。在纸出现之前,人们就开始用薄片材料来剪刻镂花,最早可追溯到商后期(约前1300—前1046年)的太阳神鸟金箔。剪纸的出现约在公元105年前后,当时蔡伦发明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唐代时,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人们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他工艺中,如帽子图案、金箔刻花图样等。到了宋代随着造纸业成熟,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瓷器、蓝印花布中,并出现了专门以“剪纸”为业的艺人。到了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达到鼎盛时期。无论是民间灯彩上的花饰,还是扇面上的纹饰,抑或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现在的状况是远远比不上明清鼎盛时期,从剪纸的艺术角度来说也比不上那个时期。
纵观剪纸历史,会发现它似乎是中国生命力最顽强的民间艺术。无论是烽烟四起的战争,还是政治、文化的变化,民间剪纸的发展都没有停止过。或许就像今天一样,不管全球化的来临,还是西方文化的冲击,那个福字依然牢固地守护着中国人的家门。
徐阳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很多人认为刻的不能算剪纸,您怎么认为?
答:在没有纸之前,就已经有镂空艺术了,镂空艺术它主要体现在皮革上,也有树叶、木板和大量的丝绸,另外就是金银薄片。成都的金沙文化遗址出土了3500年前的商代太阳神鸟,现在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中间是个12个齿的太阳,上下左右4只悬鸟,是用金箔片刻的,就是把金子砸成很薄的薄片,然后拿刀子刻出来的。刀具不是金属刀具,是鸟禽类的骨头,禽类的骨头比较薄,有韧性。然后到东汉的时候,我们才发现U字形的剪刀,然后才有带轴的剪刀,所以说刻刀在前、剪刀在后。所以说剪纸这个概念,有些人理解错了,说剪纸必须是剪刀剪的,不是剪刀剪的就不是剪纸。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是刻,然后才有剪。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平面材料上镂空,发明了纸之后,就把它转到纸这个平面材料上来,因为纸廉价,普及面广。加工的工具就是除了刻刀还有剪刀,然后这两个都是属于剪纸的大范畴,广义上来说剪纸它包括刻纸,说刻纸就不叫剪纸,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问:这四个剪纸大省的艺术特色有明显的区别吗?
答:陕西和山西两省的特色比较接近,没有太明显的区别。大体来说北方的剪纸比较粗犷,南方的剪纸比较细腻。一般是北方以剪为主,南方是以刻为主。比如说浙江的乐清和江苏的金坛,刻纸刻得非常精细。但这是大概的一个总结。实际上河北蔚县是北方,它的剪纸是刻的。陕西剪纸,普遍来说都比较粗犷,可是陕西榆林的剪纸有一部分特别精细。所以说剪、刻、粗、细不能绝对地说,我们用具体的作品一眼就能看出来。山东的剪纸最大的特点是阳刻、阴刻对比关系非常强烈,陕西剪纸的变形夸张特别大胆,甘肃剪纸的锯齿纹特别明显,就是我们说剪纸的语言是锯齿纹。
剪纸语言就是表现方法,就像是我们汉语一样,我们汉语是词素、词、词组、句子到文章。剪纸语言的基本元素是三个:圆、尖、方。那么圆有大圆、有小圆、有椭圆、有正圆,那尖是月牙纹、锯齿纹,然后一头尖一头圆就是麦点纹、水滴纹,两头尖是柳叶纹。最能体现剪纸语言的就是尖,月牙纹、锯齿纹、水滴纹是用得最多的。
徐阳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很多人觉得这个很精细,就认为这个剪纸做得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对吗?
答:剪纸不是说越精细就越好,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国画泼墨那多粗啊,工笔那个多细啊,你说工笔就比泼墨的好?齐白石的画就只有几笔,艺术水平却非常高,从艺术角度说不是以粗细来鉴别好坏的。不管任何画种都是来源于生活,由心里头发出,有艺术的想象。例如河北蔚县剪纸名气很大,但是在全国来说,从艺术的角度、传承的角度排不上。为什么它出名呢?它主要是商业剪纸做得相当好。
问:商业剪纸指的是?
答:蔚县剪纸厂家特别多,有全国唯一的染色剪纸;但是根浅,在全国的地位并不高。原因就是文化沉淀太浅。整个蔚县创作人员少,很多蔚县的剪纸为了突出经济效益,就是把照片、国画很多漂亮的图案制作成剪纸。我们剪纸的本源是意象造型。你看山东的剪纸,它不是按真实的剪,很多地方都是想象的,然后用比喻、夸张、谐音的方法比喻,年年有鱼、龙凤呈祥用这形式来表现的,而蔚县就是直白的表现。
问:您是北京剪纸传承人,现在还在带徒弟吗?
答:2003年北京市政府授予100多位北京艺术家大师称号的要求就是带徒弟。为什么给大师发津贴呢?我一年享受6000块钱的津贴,我又是最高级别的大师,那么大师必须要带徒弟,政府给你钱就是让你传承下去。所以我现在是三年一批,现在已经带了三批了,每一批是两个人到三个人,现在我的徒弟是9个人,每一期是3个,是注册徒弟。
徐阳教奥运会前主席罗格的夫人剪纸(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什么叫注册徒弟?
答:就是徒弟的名字在相关部门那里登记过,每年他创作、学习剪纸方面的情况,都要向政府汇报。我每年都要拿着大师证和我的总结向政府汇报,你不汇报不会把津贴给你的。徒弟不用缴学费。
问:那您收徒弟有没有什么门槛?
答:不是门槛的问题,这是一个双向选择,首先这个徒弟要有兴趣。你喜欢向我学,我也愿意教你,这就行了,咱们签一个协议,注册徒弟以后你每年向政府写,我向徐老师学了什么,我参加了什么活动,我在什么展览当中得了什么奖,你把你的情况要向政府汇报。我们一般收的徒弟都是有剪纸基础的,我们也办了很多剪纸培训普及班。但从大师的角度说,收徒不是普及培训,而是有提高的目的。比如你有美术基础,你又会剪纸,我收你为徒弟,那么我指导你创作,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起点高。
问:您的剪纸技艺是跟谁学的呢?
答:所有的艺术都包括在内,剪纸是一个综合艺术的体现。我母亲曾当过全国运动会的编导,从小我就看她画画、排练,一会儿看戏剧,一会儿看舞蹈,接触很多艺术种类,她的同事们也经常组织讨论很多有创意的东西,我长大后才觉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重要。1979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美院不招生,没有美术系,我就考了汉语言文学系。因为民间艺术要虚心向民间学习,剪纸、泥人、面人、风筝都是民间来的,你必须向民间学。包括你要从事艺术行业,你不向民间学可能吗?不可能的。
很多民间艺人我们在一起搞展览搞活动,我向他们学得非常多。接触了很多农民作者,有一次我认识了山西的一位老太太,她就拿了十几幅剪纸给我讲故事。什么含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剪,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才知道原来剪纸是这么回事,是有吉祥寓意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委婉的曲折的发自内心的愿望,这样的剪纸才叫真的剪纸。
徐阳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是怎么喜欢上剪纸的?
答:1985年,陈竟老师在乌鲁木齐办了剪纸函授班,我就报名参加。1990年从安县回到北京工作,后来从中央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班毕业,也在清华大学北京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进修过。直到我55岁退休后,我就专业搞剪纸了。实际上我喜欢剪纸是因为我本来就喜欢书法、漫画、油画、连环画等。1969年我从北京到安县当知青,分配在当时的安县黄土公社人民大队。白天和农民一起劳动,闲时就画画。
在这个特殊的课堂里,见识了很多在北方见识不到的东西,尤其是典型的川西民居,还有杂技、高跷等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这些都让我很喜欢。后来因当时的黄土中学缺老师,我进入学校教美术,也教语文。有次我在街边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画画。时任安县文化馆馆长吴继光和安县民俗专家高一旭注意到了我。一个月后,我就调到安县文化馆,作为美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吴继光是画版画的,但我基本功太差了,没有教材,学习版画很吃力。有天突然想用剪刀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构想。我见过老乡们剪过各种各样的图案,还有一个原因是,剪纸的成本便宜,工具简单。从那以后对剪纸着迷起来,没事的时候就在办公室摸索,即使是下乡去采风,兜里也经常揣着一把小剪刀。后来,还有人据此戏称我为“剪刀干部”。
问:什么契机让您成了剪纸名人?
答:1980年,我的一幅反映川西农村民俗民风的剪纸作品在《四川文化报》上发表。这一次成功,让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大量的剪纸作品。那以后,安县文化馆的领导开始刻意在这方面对我进行培养。我没交一分钱学费,就学习到了素描、色彩技巧。我到现在都认为,虽然安县是个小地方,但对文化的重视,却是很多大地方没法比的。
还有一件事让我难忘,1989年12月,绵阳市文化馆特地在绵阳为我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展览,展出剪纸艺术作品100余件。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引起了四川省美术界的关注。经绵阳美术界推荐,1990年2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绵阳市美术家协会、安县教育局联合在四川省展览馆,为我举办个人展览。展出的200余件剪纸作品,囊括了安县所有的民俗风情、民间文化,也有在乡下的生活体验,在3个月的展览中,每天都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参观,成为那几年成都最轰动的一次艺术展览。我当时就是个无名小辈,如果不是绵阳艺术界同行的提携,哪有我的今天?
徐阳为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所做剪纸(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安县这个地方您后来又回去过吗?
答:我回去过,我在安县生活了21年,那里就是我的家乡。剪纸在安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为使剪纸这项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我曾回安县举办培训班,但艺术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我计划每年回一次安县,培养、发现更多的剪纸艺术人才,只要有需要,我随时听候家乡的召唤。
问: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习剪纸这门艺术需要注意什么?
答:我们所有的民间艺人,都是从小看着爷爷奶奶剪花样,跟他们学,实际上就是临摹。从临摹开始,剪多了就把自己的东西融进去了,剪纸有很多元素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古代传承之外,很多艺术家不断加入自己的成分,加着加着就变成自己的了。你学剪纸的话,第一向民间学,第二从临摹开始,临摹你还要临摹民间的东西,不是临摹油画和现成的剪纸,要跟民间艺人交流。
问:如何激发创作的灵感呢?
答:创作灵感的积累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学习民俗,比如我们节日礼仪、宗教礼仪、生活礼仪,为什么过年要送压岁钱,为什么大年三十要吃团圆饭?我剪一个瓶子,上面剪一个牡丹什么意思?平安富贵的意思。你到故宫、天坛会看到很多二龙戏珠的图案,这个皇家文化大的图案是这几种,第一种龙凤呈祥,第二种二龙戏珠,第三种蝙蝠。那么其中一个最难理解的就是二龙戏珠?我问十个人都不知道。
问:那二龙戏珠什么意思?
答:龙本身它是汉民族的图腾,龙是代表皇权的,所以说皇帝是真龙天子,二龙戏珠是两个龙在抢在玩宝珠,一个是天上的龙,一个是水里的龙,这个宝珠就是太阳。它第一个意思代表皇权;第二个意思是扭转乾坤;第三个意思是本意,就是在抢宝珠时,口吐龙涎,涎就是口水。老百姓说老天爷下雨了,老天爷是谁?是龙吐出的口水,那么就是下雨了,下了雨以后万物才能生长,万物生长国家才能繁荣,国泰民安。所以二龙戏珠在皇家园林当中大量存在。所以你学剪纸啊,一定要学背后的民俗文化,这个比拿剪刀剪还重要。
问:听您讲这些觉得了解了很多知识,感觉剪纸艺术已经占据了您的生活和工作。
答:可以这么说,原来是个爱好,现在变成嗜好,是我的生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深厚了,要学很多知识,还要学很多技艺。其实我比较忙,今天还推掉了一个电视台的采访,但因为你是学生,能够关注民间艺术很难得,所以咱们才坐在这里聊。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我本身来讲,我也很想在有生之年做点事。像采风展,在国内和国外采风,国内我们去得多了,2008年我们是到瑞士,把瑞士的风土人情全部以剪纸的表现形式做成了一本册子,用来庆祝中国和瑞士建交60年。
徐阳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我们到美国去表现印第安人的生活,表现美国人民的现代生活,我们叫采风展。还有一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目前我在做的工作,就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出本画册。主要读者对象是面向国外,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第一集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然后是中国的丝绸、茶叶、功夫、陶瓷、中医药,还有一个是中国老字号,用剪纸的形式一年出一本画册。
问:现在剪纸的用途已经很宽泛了吗?
答:对,剪纸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发展。通过发展深入到方方面面,比如说原来的剪纸就是真正地剪一个剪纸,逢年过节以及民俗活动使用,现在不是这样了。我给晚会设计的剪纸,只需要把剪纸设计图通过光打到背景板上。给黄金公司设计的十二生肖剪纸,变成金币上的剪纸花纹。还有一个网络游戏叫《寻仙》,就是用我的8个剪纸人物形象做的。现在中国邮政正在以我的剪纸作品出版一套邮票,叫《中国神话》。从剪纸形式上说,它已经深入到很多方面了,比如剪纸图案用在陶瓷、服装上的也很多。这使民间艺术普及更宽了,而且充分利用了剪纸的民俗性和它的镂空这种穿透性的审美特点。现在我都不想用镜框装了,就两个玻璃夹起来,更加突出剪纸的特点了。
问:作为民间艺术,剪纸在北京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剪纸在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过去还是北京女红的必修课之一。北京的剪纸销售大多是由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完成的,他们背着大包袱,吆喝着:“小猫儿小狗儿小公鸡儿;狮子巴儿狗窗户花儿!”听到小贩吆喝,胡同中的妇女三五成群将货郎唤到院内围观选购。北京的工艺美术分为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两大类别,两者之间最明显的界线就是宫廷艺术为了凸显它的华贵,不在乎工艺成本。然而只有剪纸,这种最廉价的民间艺术品跨越了这条清晰的界线,即使在最奢华的皇帝婚礼中也贴着廉价的大喜花。剪纸在北京民间更是遍地开花,在数千年间它从未因任何原因而消失过。每年春节,无论王爷还是百姓,每家每户置办年货时一定少不了剪纸。
徐阳为赤道几内亚总统夫人制作的剪纸像(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剪纸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剪纸是民间工艺,它的创作者众多,老幼妇孺都可以从事。剪纸作品大都不标明作者的名字,也没有著作权一说。一个好的剪纸作品诞生后,一经传播便会出现大批临摹、变体的作品,原创者也就被融入“劳动者”这一群体概念中。剪纸是靠记忆模拟的方法传承的,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和审美爱好对原稿进行改动。我自己的剪纸老师就是那些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即使在今天,北京剪纸销售依然繁荣,不过很多人为了降低成本,现在的北京剪纸作品大多数成了印刷品,手工剪纸越来越少了。虽然看似繁荣,也有问题,印刷品的出现让剪纸的品种创意越来越少。
纵观剪纸历史,会发现它似乎是中国生命力最顽强的民间艺术。无论是烽烟四起的战争,还是政治、文化的变化,都没有停止过民间剪纸的发展。或许就像今天一样,不管全球化的来临,还是西方文化的冲击,那个福字依然牢固地守护着中国人的家门。
作者手记
终于可以在家门口采访徐阳老师了,心里有了点放松的感觉。徐老师的工作室在京城百工坊里,百工坊是展示中国传统宫廷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和品种的专门场所,包含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百工坊的看点之一是大师。已经入坊的大师有:景泰蓝大师张同禄,玉雕大师李博生、郭石林,泥人张传人张昌教授,器料大师邢兰香,工艺美术大师李邦秀等。2003年年底,北京百工坊开张,剪纸大师徐阳受邀入坊开办工作室,成为百工坊的第一批签约大师。
走进徐阳老师的剪纸工作室,迎面而来的除了剪纸还是剪纸。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剪纸作品挂满了墙壁,整个房间犹如剪纸的世界。被美丽剪纸簇拥着的徐阳老师爽朗直率,一双眼睛格外地明亮有神。他说,因为看在我是中学生的份上,他把今天电视台的专访给推掉了。
徐阳先生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听徐阳老师讲剪纸的历史以及剪纸的工艺时,感觉生动有趣极了,他娓娓道来,有故事也有技艺。我想心中之所以有故事,与他多年来的积累与沉淀是分不开的。而能把自己的爱好坚持数十年,并变成自己的职业,这样的现象在我采访的剪纸大师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徐阳老师也不例外。30多年的剪纸生涯,他对剪纸艺术的喜爱却越来越深厚,深感剪纸大有可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索。他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的状态让我深深羡慕。
徐老师说自己之所以喜欢剪纸,是因为它来自民间,很朴实、很简单,但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剪纸艺术更强调作品的意境,造型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他非常喜爱剪纸这种东方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多次采访剪纸大师后我了解到,传统剪纸题材和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徐阳老师的剪纸大部分是自己创作的样式和图案,他还自创叠彩剪纸技法。他说,叠彩剪纸就是把彩色纸一层层剪,一层层贴,这样原本单色剪纸也能剪出多种色彩。此外,徐阳老师还创造性地在玻璃上创作,在玻璃上贴上一种叫即时贴的塑料彩纸,照着小样直接用刀刻出图案。
由于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徐阳老师能剪出复杂的线条和人物众多的大场面,这种像绘画一样内容丰富的剪纸作品,让徐阳老师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作品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新加坡中国学会、丹麦文化贸易公司等外国单位也找上门来,向徐阳老师订制剪纸。
在徐老师工作室里,我一眼就看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的头像剪纸,轮廓清晰,表情逼真,在我看来剪得很传神。徐老师说,那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期间,专门创作的剪纸头像,并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们。他说礼物送出后,罗格本人也十分喜欢。
徐阳老师介绍,中国的剪纸是群众面最广、最普及的一门传统艺术,不仅工具和材料简单便宜,而且剪纸的最大特点在于吉祥这个寓意。同时,剪纸也是生活的反映,就像心中的歌一样,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他对我说,虽然农村的剪纸看上去不太写实,但正是这样才达到了艺术反映生活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
张京羽,1997年8月10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在北京中关村二小读完小学,在清华附中度过了愉快的初中生活,目前是北京人大附中1B班高三学生。善良温和,热爱美术、写作和生物,梦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动画制作工作室,能生产出令人惊叹喜爱的动画大片。
(腾讯道学网络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