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9   浏览次数:

段建珺简介:

段建珺,生于1973年,是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油坊什八台村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拥有中国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剪纸艺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家等称号,是南京大学特聘剪纸高级创作研究员。2004年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邀请展中被授予“十大神剪”荣誉称号。他的众多剪纸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剪纸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收藏。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段建珺出生在一个剪纸世家,奶奶和姑姑都是村里的剪纸高手,他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酷爱剪纸、绘画、泥塑等当地民间美术,并表现出超凡的天赋。在长达30多年的剪纸传承实践中,形成了刚柔相济的鲜明剪纸艺术风格,达到了粗犷厚重、意趣深邃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充满生命张力、充满浓烈的北方草原生命气息的文化意蕴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艺术创作剪纸“马”被誉为“中华剪纸第一马”。段建珺是中国北方草原剪纸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剪纸艺术家。

多年来,段建珺与和林格尔剪纸有着难以割舍的浓厚情结,在保护、抢救和传承中,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编著出版多本剪纸画册和论集,《论和林格尔剪纸》被中国剪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集收录,他积极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民俗剪纸的艺术魅力带到全世界。

采访实录:

问:段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来到您的工作室拜访您,这里摆放的剪纸很漂亮。

答:欢迎你来参观,你现在还是中学生,能这么关注剪纸,从北京到内蒙古来采访,我真的很高兴。

问:您现在是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这个组织的日常工作范围是什么?

答:内蒙古剪纸学会是我们内蒙古唯一一个以剪纸命名的民间学术组织,主要针对全区范围内的民间剪纸,进行抢救、传承、学术研究等一系列活动。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我在拜访剪纸艺术家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都是童年时就开始学习剪纸了,不知道您从几岁开始学习剪纸?

答:我出生在农村,我的奶奶和姑姑都曾是村里的剪纸高手,在她们的影响下,我记忆中是从5岁时就开始捏泥人、画窗花,跟着我的姑姑学习剪纸,所以这样算来也有将近40年的时间了。所以从小就和民间艺术有一种血缘关系,在记忆里面就特别喜欢这些民俗艺术,因为喜欢,所以学得很快,直到今天,我从事的工作和剪纸还是密不可分。

问:我觉得5岁的小男孩正是好动的年龄,怎么能安静地坐在那里学习剪纸呢?

答:还是兴趣使然。由于在物象造型方面表现出的悟性较高,我在短时间内便学会了很多传统熏样的剪制,尤其对各种花鸟动物纹样感兴趣,如马、牛、鹿、骆驼等。每当过年时,村里人驻足在姑母的剪纸花窗下啧啧称赞时,年幼的我便有了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剪出一个让人夸赞的剪纸花窗啊。10岁那年的腊月,这个梦想实现了,我在姑母的白麻纸窗上,满满贴上了自己剪的窗花。在冬日阳光照耀下,白纸映着红花,红艳艳的剪纸美丽极了。小村沸腾了,我受到全村人的夸奖,从此,对剪纸的兴趣与日俱增。

问: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加上奶奶和姑姑的启蒙教育,这对您以后读大学选专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现在看来最初的学习还是一种自发的被动学习,1992年我在海拉尔师专美术系读书,学的是西洋美术。在艺术院校学习期间,感觉自己是学院派了,感觉好像脱离了那片土地,对民俗艺术有一种看不起的观念,并扬扬自得,好像高人一等似的。实际上还是对民俗认识不到位,甚至是有误解和偏见。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是觉得民间艺术太乡土,难登大雅之堂吗?

答:那时是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看来是很可笑的。大学毕业后我回到故乡的中学任美术教师,正式开始了系统的剪纸教学与剪纸组织工作。其间,我不遗余力地收集散落于乡野的和林格尔剪纸,并把它融入剪纸教学。现在想来,正是在19年前开始的和林格尔剪纸课堂教学与民间剪纸收集工作,为今天的剪纸卷的筹备奠定了一个历史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一个可能。而我又重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价值与旺盛的生命力,觉得真正的艺术的根还在民间,尤其是剪纸真的有学不完的东西。

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您认为对剪纸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怎么做?

答:1998年7月,和林格尔剪纸学会成立。之前,和林格尔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在和林格尔民间已经处于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停滞和休克状态。而面对此状,当时人们所能做出的唯一回应便是熟视无睹、任其生灭。于是,在人们的观望与非议中,我在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筹备成立和林格尔剪纸学会,旨在全面抢救、保护这一行将消亡的宝贵的和林格尔剪纸艺术。

我觉得民间的东西,如果咱们传承不好、保护不好,那就会一去不复返。我一有时间就到乡下去,我毕业后在学校工作,后来调到博物馆,但一直喜欢下乡。一到村里,我的心态是静的,还能找到和他们息息相通的那种气脉,也能找到儿时的那种感觉。在窑洞里、在板石房里,我和那些年迈的老大娘们在一起,吃饭,聊天,陪她们去地里捡柴,感觉特别享受,所以我觉得剪纸不管传承到什么程度,根不能丢掉,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把上千年的这种气脉和灵魂尽可能多地传承下来,这是我的传承观。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说的不遗余力地收集乡野剪纸,是经常去乡下采风吗?

答:我是从1994年开始系统地对民间剪纸进行抢救和收集的。迄今为止,已经有十余万件宝贵的民间剪纸得以保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剪纸只被看作是窗花或廉价的装饰品,而从事剪纸的创作者,那些世代生活在农牧区的劳动妇女,曾长期被漠视,更无艺术地位可言。但我认为,她们才是真正的民间高手。我经常到牧区、到村里去看望她们,在剪纸技艺上向她们学习,在生活上给予她们力所能及的帮助,随时修补、抢救收集来的老剪纸。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问:但传承与保护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像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您的学生,他们也愿意经历您这样的过程吗?

答:和林格尔剪纸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性的、具有深厚农耕与草原历史文化内涵的典型地域性剪纸文化遗存,其生存和发展并不容乐观。我认为传承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情感问题。

我在2006年时曾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一起下乡采风,那时去的一个村子叫前坝村,中午我们在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家剪纸,老太太就把她最好的、舍不得吃的那种腌猪肉和土豆做成馅,给我们包包子,我感觉到有些学生不吃,嫌不卫生。回来的车上我就考虑,现在让年轻人去传承原汁原味的剪纸,第一关就很难过,就是和老传承人的感情观,他和这片土地和这些老传承人没有情感,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一个苍白的表面的模仿。所以我们现在搞剪纸进学校,就经常带学生去农村,和老大娘们尽可能多地生活在一起,让他们能出感情。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比较完整地继承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情感观是传承剪纸当中的第一关,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问:除了带学生下乡采风,近距离体验民间剪纸艺人的生活,还有其他的传承方式吗?

答:采风是后来我教学当中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经常的形式,因为不可能要求学生和老大娘们经常生活在一起。但采风是目前我觉得唯一能跟土地接近、能够亲近老大娘的一种形式。2004年,成立了“段建珺剪纸传习所”,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个人剪纸传习所。面向社会长期吸纳爱好剪纸艺术的民众前来学习、交流剪纸技艺,我来义务传授剪纸技艺。今年正好成立10年了,传习所共教授了600多名剪纸爱好者。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与百岁剪纸大师张花女老人(1999 年)(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在学习剪纸技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您在其中比较担心的是什么?

答:情感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最重要的就是方法问题。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为什么到头来还是传承得不够味或者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东西?

首先我觉得学习民间剪纸,就是老老实实把老花样剪好学好,这是基本功。把这个基本功学好了,才能够把你传承的第一步路走好,路走对了,越走越宽,所以剪好传统的老花样是学习剪纸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剪法,这个大多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比如粗犷,因为和林格尔剪纸的风格和南方或者跟陕西、山西比,它还是比较粗犷、简约的。但这个简约和一般意义上的简约还不一样,像剪一匹马,山西的马和陕西的马静态的居多,马身上的花纹非常的繁华。而和林格尔的马剪得极其粗犷,几刀下去就把马的动态与神韵,把马的那种文化内涵,也就是那种信息量全给你表现出来。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大气天成的表现效果,极其简约与古拙。

问:您的意思是说,剪纸风格应该受地域影响较大,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影响了民间艺人的创作风格?

答:对,这和我们草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我曾研究过阴山岩画,有很多的动物造型。和林格尔剪纸的很多题材都是以动物为主的,马、牛、羊、猪、老虎、狮子、骆驼、老鹰、蛇、狼等,有很多这样的动物。后来我发现阴山岩画上面有很多也是动物的样,而且阴山岩画因为制作工具和其他一些审美因素,动物的造型是一块一块的,有像剪影一样的效果。

有北方游牧民族以前没有纸,都是拿兽皮剪下来然后贴在衣服上,贴在马鞍上,贴在他们生活的一些器具上面,因为是皮子,不可能装饰得很华丽,尽可能简约的美,几刀下去一片一片地把它缝上去。所以这种长期的地域性、历史形成的审美风尚和习俗与和林格尔是一样的,和北方游牧民族的那种气脉是相通的。最远说到阴山岩画的表现效果,最近说到蒙古族的剪皮,包括鲜卑族的青铜石牌。因为鲜卑在和林格尔待了130多年,它的首都号称草原第一都,就在和林格尔。他们崇尚佛教,所以他们对莲花、对佛教的这种文化信息的传承也影响到了剪纸,比如在和林格尔有很多鹿的剪纸,鹿回头、豢养鹿、鹿头花,还有金鹿踏莲,等等,都是从远古时候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传承过来的。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在塞舌尔为小学生教授中国剪纸(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是不是可以说,这样的剪纸都有它的文化寓意?

答:和林格尔剪纸当中真的有很多宝藏,现在在我们的传承中把这个剪纸当成一种手工艺,其实剪纸的真正价值是文化价值。

曾经有一个电视台的记者过来做采访,他说您在剪纸教学当中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我说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不是只教他们剪纸的手艺、技艺,而是培育孩子们从小接近我们的非遗文化,用中国特有的符号来培育他们的民族情感。当然,民族情感有多种载体和信息,而剪纸我觉得是最有中国味的。你不拿这个培育他们的情感,生硬的说教效果不好。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剪纸教学这么多年来一个最深刻的体会。

问:能详细说说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他们感受到剪纸的文化价值?

答:我在剪纸教学中始终围绕民族情感去开展,而不是什么手工艺、开发智力、开发想象力的教学目的,不是这些。比如讲老鹰踏兔,鹰崇拜是我们古代民族的一个符号,他们崇拜鹰,鹰是他们的象征,兔在地上,是地的象征,属阴,老鹰属阳,阴阳哲学是和林格尔剪纸当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哲学思想。

孩子们开始不懂,但他懂老鹰是代表天,代表一种精神力量。兔子代表多子的含义,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信息。莲花是在和林格尔北魏佛教当中盛行的符号,娃娃坐莲花,不是说莲花上面没事了就坐个娃娃,是当时老百姓花不起钱做铜佛像,拿纸剪了一个放在那儿供奉,这是他们从小对莲花的崇拜。这样的文化传承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我们中国民俗剪纸的文化底蕴,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我认为,这比技艺的传承更加重要。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的启蒙老师、姑母段莲老人(89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说到技艺,您曾被誉为“神剪”,您的高超技艺是如何磨炼的?

答:从临摹样子到传承样子,再到融入自己个性,这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你反复地剪就有了自己的思维,你剪一匹马剪一头牛,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上你自己的创新,这个创新不是没根的,它的根就在你从小传承的那个老花样上,是文化血脉当中孕育出来的。你的理解慢慢地就会变成一种创新。

我从12岁后,童年积淀的剪纸基础随着艺术感性和理性认知程度的提高,我的剪纸表现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并开始跟着姑姑和村里的老人学习剪“笨瓣子花儿”,一种在表现上呈现粗犷简约风格的花样。由此,在剪纸表现个性上开始更为自由地积淀和尝试。我20多岁后,就几乎掌握了家乡岁时节令中所有剪纸的表现内容和技艺,并努力做到运用已经掌握的个性表现特征和深厚的传统剪纸文化基因,来表现现实生活题材和地域性民俗民风内容。

问:这个过程长达30多年,其间有困惑吗?

答: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真的传承也好,怎么让它普及也好,弄不好就会走偏,最后社会对剪纸的认识很肤浅。我现在一个苦恼是好的剪纸为什么让人看不到?平时看到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反而充斥着市场,充斥着人们的眼睛。有一年我去看冯骥才先生,是兔年,我给他剪了一幅兔子,他很喜欢,他说,这个兔子比街上看到的好。我说冯先生这个是我带着感情给你剪的,市场上的没有温度。他赞同我的看法。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那么您如何判断剪纸作品的优劣?什么是好的作品?

答:什么是好剪纸?什么是坏剪纸?剪得粗就是坏的,剪得细致的就是好的?不是这样的,要看它的情感含量有多少,手的温度有多少,这是我区别好剪纸和坏剪纸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创作每一幅剪纸都是带着感情的,马的鬃毛,牛的细纹花纹,都是很心静的时候去剪,我剪一次最多剪3张,不会像用机器刻一下就几十张。我和儿时的传承的心态是一样的,不为功利,小时候就是贴到窗户上自己用,一定要弄得好好的,不能哄自己,就是这样一种情感。现在很多从商的人,能凑合就凑合,能省工减料就减,这样做出来能一样吗?

问:我了解到您参加过很多展览,获了很多大奖,参加展览有什么样的收获?

答:举办展览的目的还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尤其我这个人还比较好胜,还想获个奖,就会下功夫剪好它,这就培育了一些人才,确实在展览当中也能脱颖而出,出来很多好作品,让你坚定你的信念,一定继续剪好。

这几年我很少参加展览了,有时候参加也是当个评委什么的,去相互交流,把真正的好剪纸选出来。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塞舌尔旅游文化部部长阿兰·圣当杰接见段建珺(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参加展览当然都希望能获奖,如果落选也会不高兴?

答:这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尤其是对年轻的参选者来说。但这几年受邀做评委也感觉到,现在剪纸评奖有些乱,像最近又搞了一个戏曲剪纸展,收到将近2000份的剪纸。现在的剪纸作品越搞越长、越搞越大,一剪几十米,有的甚至上百米,但是一细看其实精品很少,那么长,人物的动作,包括内容的结构都经不起推敲,毛病很多。但很多长的剪纸反而获金奖。

其实真正的好剪纸不说大小,有的就巴掌大那么一点儿,但表现出的神采耐人寻味,原汁原味,很经典。所以我们评奖的时候就尽量压制这种现象,特别设立了特等奖给一些老剪纸艺人。过去他们在剪纸队伍中没有地位,所以往往入选不了。所以我们有几个评委提出来,一定要把好的东西评选出来,不能助长哗众取宠的风气。

问:我听说您现在是国内个人收藏剪纸第一人,您收藏的剪纸数量是非常多的,是这样吗?

答:不敢说是第一人,因为也有很多人收藏。我的藏品从我小的时候就留意,因为习惯把它夹在那些废旧的课本里,一直到现在。当初是有限的范围内收集整理的,包括我的姑母的作品,当时有几百幅。大学毕业后做抢救保护工作的时候,才真正开始收集。当时还比较好收集,但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在剪纸教学中我就发给学生们一个表格,做成暑期实践调查表的形式,上面印有老大娘的姓名、年龄、住址等信息,学生们在假期会到不同的村子里或者牧区,每人收集几幅,逐渐积累,在我教书的将近17年中就收集了五六万幅。

问:那么现在您的收藏有多少幅?如何保存呢?

答:有12万多幅。我以前放在租的仓库里,做好防潮、防虫工作。后来我积蓄了很多年,盖了自己的个人艺术馆,就是家庭式的小型剪纸艺术馆,还有两间没盖出来,但是三间基本上盖出来了,总共是500平方米,有一个陈列室。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冯骥才先生和段建珺(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没有给它起一个名字?

答:就叫段建珺剪纸艺术馆,冯骥才先生也给我提了一个名字,但是我还没有发布,等全部做完后再发布也不晚,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我有一个家庭式的剪纸艺术馆,我最陶醉的事就是有十几万幅剪纸就在我身边,我能随时研究它,天天看到它。我希望有更多喜欢剪纸的人能够看到这些精美的剪纸。

问:很期待啊,什么时候能参观?这些藏品中有您个人的作品吗?

答:2015年就可以参观了。作为私人家庭式的艺术馆,我欢迎大家都来参观,免费参观,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也会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剪纸。这些展品大多来自民间的收集,是很珍贵的老剪纸,其中不乏张花女、康枝儿、王燕女、王枝女、刘金莲等老一辈杰出传承人的珍品,也有一部分清代剪纸花样,以和林格尔为主体的占到6万多幅,其他的是全内蒙古范围内的,蒙古族剪纸有很多种,和林格尔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个人作品只有1000多幅。

问:除了展示收藏之外,您认为修建这个艺术馆的意义在哪里?

答:我认为这是对剪纸的一个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因为有些老剪纸没了,很多老人都去世了,没有就无法传承了。所以我保存这么多的好东西,给后人留下一个资料,现在我还顾不上整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我抢救了将近20年,在以前没有人自觉地去抢救的时候,我就自发地去抢救了,到牧区、村子去收集。我找到一位老人时,她96岁了,我一直跟随了她7年的时间,直到老人家102岁去世。这7年时间我抢救了她将近360个品种,近2000幅剪纸作品,大部分是她98岁到100岁剪的,真的非常珍贵。最让人惋惜的是,到了某一个村子、某一个牧区,当地人会说,你们怎么不早来,有个老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能剪,但刚刚去世。这让我感觉到,非遗的抢救工作很急迫。抢救工作我已经做了20多年了,不做就没法谈保护。馆里除了剪纸藏品,还有与剪纸相关的民俗物3000余件,有与剪纸相关的较为完整的数据库。我认为这些都会对内蒙古民俗剪纸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战士讲授民族剪纸(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在抢救过程中,会有哪些收获?这些来自民间的作品打动您的是什么?

答:刚开始是为了剪纸教学,自己爱好,收着玩儿,后来就意识到如果不收集,这些好的作品就都没了,所以就带着这样的心理努力去抢救。抢救的同时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和他们感情接近的过程。我个人的艺术价值远远不如我整体抢救这么多剪纸的价值大,和我所抢救的上百位老传承人的作品没法比,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感受。它的文化底蕴,它的艺术性,深深打动我并真心觉得好。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在收集的过程中能去伪存真,什么是真正的正本清源的东西,在你的传承当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排斥掉那些粗的东西、杂的东西,把好的东西保留下来。我现在很多的精力都用在抢救上面。

问:抢救、保护、传承,这是您这些年来的主要工作内容吗?

答:对,所以我感觉我有承上启下的责任,要做好继承发扬和传承教授工作。有时候我会担心,有的传承过程中变了味,传也没传好,还怎么教授给人。应该既有剪纸的语言和味道,又能把剪纸当中的传统文化信息传给下一代,让他们有正确的民族情感。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给剪纸补钙》,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剪纸界面对各种诱惑,有时候真是变味变形。所以我们传承的责任很重,要把路子走正,方向把握对,才能传承好,你自己都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剪纸坏剪纸,你怎么能传承好呢?所以现在剪纸看上去花里胡哨,这儿一个展览那儿一个活动,这儿一个大师那儿一个名家,好像很多,其实真正想通这个问题的不多,透彻考虑这些问题的人更少。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为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剪生肖(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很喜欢剪纸吗?

答:我很忧虑他们在传承中变味,他们静不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去学习,就想融入自己的个性,很张扬的个性,那是个人艺术品,这就和我们传承的剪纸是两个概念了。但是理想的传承是什么?根不能丢掉,就是既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古老的文化信息,还要有你多年磨炼的自然而然形成的风格,这样你这个剪纸就有艺术性,有价值。不然的话,老是模仿老人的东西,你就是个复印机。

你看我们内蒙古的作者剪花花鸟鸟、草草鱼鱼,再剪也不可能是陕西、山西的,你一定要把握住内蒙古草原的生活,你去体验那些东西,真正有心的人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是一个有思考的艺术家、剪纸传承人,那么你这个艺术就有价值,你这个艺术家也有价值。

问:听您讲这么多,受益匪浅,我期待您的家庭式艺术馆开放后,我还会来参观,再来拜访您。

答:欢迎你常来,希望有更多喜欢剪纸的朋友来参观。

作者手记:

8月17日,暑假还未结束,我却凌晨4点多就起床了,因为要赶6:20的早航班。我听说早航班非常准点,也许是红眼航班的原因,机舱里的乘客不满一半。果然,飞机准点起飞,不到7点半我已经走出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

眼下应该是内蒙古最美的季节,天空高远,大朵的白云犹如棉花糖般在蓝天上静止不动,我似乎闻到了大草原的青草香气,真的很想到草原上去撒欢。但我只是使劲深呼吸了一下清新的空气,就换乘汽车赶往和林格尔县。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作者和段建珺(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南边。和林格尔系蒙古语,意为20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间房子而得名。我要拜访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的工作室就在和林格尔。

段建珺先生的工作室很像一个剪纸作品展,墙壁上挂满了与剪纸有关的图片,展示架上摆满了各种题材内容的剪纸作品,就连房屋的横梁上都悬挂着红色的剪纸。温文尔雅的段建珺先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解答我请教的问题,讲述他深厚绵长的剪纸情结。

段先生告诉我,人的一生中自有乐趣,剪纸如春花灿烂,自有赏花之人。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他的最大人生乐趣便是在田野间的每次采风和意外收获,尤其是与剪纸老大娘们在一起相伴的美好时光。他认为,只有这样,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着一种真挚的情感去学习和传承本地域真正的本原的剪纸文化,那出来的东西才有含金量,才厚重,不然只能是做作、浅薄、苍白无力的表面模仿,最终变成一种“作秀”。这也是我们在剪纸传承和学习中最为致命的危险,尤其是对于一个真正想成为有着丰厚传统底蕴的剪纸作者来说更为重要。

在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段建珺先生一直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不仅在当地从事剪纸教学工作,而且走出国门推广剪纸文化。他曾远赴非洲,组织中国剪纸培训班,一个月内有近300名当地剪纸爱好者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系统学习了中国传统剪纸技艺。在这些学员当中,有大中小学生、教师、艺术家、公司职员等,其中年龄最大的已70余岁,最小的仅6岁。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段建珺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段建珺先生至今难忘小时候去姑母家学剪纸时所看到的景象。腊月里,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村里的人们都要做剪纸贴门窗。那时候窗子都是那种木格子窗,先在上面贴上白生生的白麻纸,然后再贴上大红色的剪纸窗花。他躺在姑母家的大炕上,看到冬日阳光照在窗子上,红彤彤的窗花,白生生的窗纸,外面天寒地冻,但透过红色剪纸照进来的阳光却温暖美丽。那种美好的感觉强烈得无法形容。童年的美好记忆早已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的采访过程中,段建珺老师多次动情地回忆这样的场景,让我有点奇怪的是,我早已远离那个贴窗花的年代,也从未看到那样的场景,但在听他讲述的过程中,我却同样感觉到了那种熟悉的直达心灵的温暖与美好。

作者简介:

张京羽,1997年8月10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在北京中关村二小读完小学,在清华附中度过了愉快的初中生活,目前是北京人大附中1B班高三学生。善良温和,热爱美术、写作和生物,梦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动画制作工作室,能生产出令人惊叹喜爱的动画大片。

没有情感的传承只是苍白模仿

(腾讯道学网络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