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30   浏览次数:

避暑山庄是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它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留存的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避暑山庄匾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园中景点集南秀北雄于一体,其中的宗教建筑包括了佛、道、儒以及民间各教,而道教建筑更是别具一格。康熙和乾隆二帝分别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和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四字和三字为名为避暑山庄各自命名了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借用了道教称神仙所居胜地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真是人间天上,尽入君怀。避暑山庄内的道教建筑包括广元宫、斗姥阁、凌太虚和仙苑昭灵,全部位于山区的松云峡内。

道教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

在避暑山庄的西北部,是雄踞山庄五分之四面积的山区。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如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风的侵袭,调节了山庄的气候。山庄的山,连绵起伏,郁岭葱秀,平中寓奇,奇中溢美。稍一变换观赏点,人目景象迥然不同。春夏秋冬,朝暮晴雨,景色各异,具一年赏四季、一天赏四时之妙。山区在地形上,从南而北,被榛子峪、西峪、松林略、梨树峪、松云峡所分割,成为相互关联而又独立成章的几个景区。这里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沟谷间有潺湲的溪水流出。在这五条纵横交织、邃远幽深的山谷沟壑中,依山就势点缀着40多组建筑,这些建筑或依山跨谷,或踞岗临崖,或掩映于林木之中,或起伏于峦坡之上,或悬谷安景,或山怀建轩,或绝瓛坐堂,或深谷架舍,巧借自然形势,施以人工心匠,异态纷呈。

山庄山区之最北山峪为松云峡,四座道教建筑便坐落于其中。这里山势高峻,东北部呈突起之势,西北部落差较大,邃密幽深,整个山势颇具泰山风韵。古松凌云,漫山苍碧。松云峡景观布置多仿泰山风景。乾隆帝游泰山后,命李世传作《对松山图》,乾隆帝在此画上亲笔题诗一首,其中有“却携泰岳人归装”之句,足以说明此举在松云峡的景观布置中得以实现,这就是乾隆年间在此仿泰山碧霞元君祠而建的广元宫。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避暑山庄(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松云峡北面,宫墙蜿诞于北山巅之上。登临山之顶峰,内望山庄,浓荫如画,层峦叠嶂。浓荫之下,古寺隐约,高敞之处,轩阁置列,仿佛“亭阁寺观皆能语,自有会意仍用言”。北山之巅随山势起伏蜿蜒的山庄宫墙,仿佛浓缩了的万里长城,不是长城,胜似长城。山庄对怀柔蒙疆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四组道教建筑,或隐或显,使山区增加了几分神秘,它们所寓意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使景观的意境得到了深化。

统领山区的标志性建筑广元宫

广元宫是避暑山庄松云峡内唯一一座以琉璃材质建造的道教寺庙,建于乾隆时期,是避暑山庄内统领山区的标志性建筑。广元宫是仿泰山碧霞元君祠而建,其建筑布局及形制与碧霞元君祠几无二致,只是规模略小一些。这与避暑山庄的造园思想相契合,即追求与环境相适应,宜人体量。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广元宫(资料图 图源网络)

碧霞元君祠是泰山的象征,乾隆皇帝将避暑山庄的山区与泰山相提并论,提高了避暑山庄的政治地位,升华了避暑山庄的景观效果,也体现了承德作为清代陪都的重要地位。避暑山庄作为清帝的离宫别苑,在景观设计上有仿有创。乾隆皇帝曾祭泰山十次,其中六次登顶礼元君。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适逢乾隆帝八十大寿,春三月,特东巡谒岱庙,登岱祀元君。礼毕后,大宴群臣,犒赏三军。回銮所经沿途减租税, 赐银与父老数以万计。乾隆皇帝对碧霞元君崇礼有加,在山庄内松云峡北山之巅酷似岱顶的理想之地建广元宫,自是在情理之中。

广元宫是一座布局严整的大型寺庙,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坐北朝南,南、北、东、西都有山门。其南面山门面宽三楹,上面有乾隆御题“广元宫”匾额,山门之北列钟、鼓二楼。再北为二门,面阔五楹,额曰“ 仁育门”。二门内有重檐香亭,其上额曰“馨德亭”,下额曰“灵昭长养”。香亭的北面有正殿,其额曰“ 仁育殿”,又曰“普佑资生”,殿内供奉碧霞元君塑像。碧霞元君是我国古代的女神,是泰山精神的象征,传说是后土的妻子,道教经典中说她是泰山东岳大帝的女儿,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泰山奶奶。因广元宫仿泰山碧霞元君祠而建, 故主神为碧霞元君。据道教的说法,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证位仙真,统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 彻査人间一切善恶生死之事。

仁育殿前有东、西两座配殿,东曰“邀山室”,西曰“ 蕴奇斋”。殿后为花园,假山重重,苍松郁郁,山花野草,掩溪埋径。北出山门,沿曲径可达山之顶峰,峰上有笠形“ 古俱亭”。登亭下视,见山庄内外,无界无垠,浑然一体。山古、松古、寺亦古,似有不尽之古意’盎然生趣,仿佛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张力向外扩充。

广元宫在屋顶的装饰上追求的是皇家气度,全部为黄色琉璃瓦覆顶。其红墙和屋顶上耀人眼目的黄琉璃瓦,与周围翠绿奔腾的群山,形成颜色互动的鲜明对比。而作为寺庙,广元宫的静穆端庄与自然风光的摇曳多姿,亦动亦静,亦实亦虚,亦主亦客,亦形亦韵,亦近亦远,亦衬亦借,为避暑山庄的山区景观增色不少,成为游人心向往之的胜境。

据《钦运热河志》载:广元宫庙门南向,恭刻御书“广元宫”额。东西山门各三楹,左右有钟鼓楼。内为仁育门,更内为香亭,重檐复起,额曰“馨德亭”,又曰灵昭长养”。联曰:“广化佑天齐无远忽届,元功叶仁育有感斯通。”东西配殿各三楹,东曰“邀山室”,西曰“蕴奇斋”。正殿五楹,额曰“仁育殿”,又曰“ 普佑资生”。联曰:“岱顶仰神庥功宣长育,塞园崇庙祀福荫蕃昌。”

《承德府志》对广元宫也有记载:广元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敕建,庙制仿自岱宗,门南向,东西山门各三楹。内为仁育门,更南为香亭,额曰“馨德亭”,又曰“灵昭长养”。东、西配殿各三楹,东曰“邀山室”,西曰“蕴奇斋”。正殿五楹,额曰“仁育殿”,又曰“普佑资生”。山门外有亭一,额曰“古俱亭”,为重檐攒尖顶大方亭,仿照泰山玉皇顶之形势而建。玉皇顶为古代皇帝祭祀封禅之所。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古俱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广元宫的建立,完备了清代承德府的祭祀制度,同时也是帝王祈请元君护国庇民,特别注重其教化功能的体现。这种思想在乾隆皇帝《广元宫六韵( 己亥)》诗中表述得十分清晰。此诗作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诗为:“元为善之长,生物主东方。因肖岱宫式(注:碧霞元君庙,在泰山顶,北方祠祀极广,屡著灵应。京师建庙城外,有五顶之称,而中顶、南顶、西顶尤著,皆官为葺治,兹仿其制为之),落成灵宇庆。万家烟火庶,兆姓息男昌。承德令升府,兴文并设庠。祈年协旸雨,希佑富耕桑。惟以民情愿,无非祖迹蕃。”诗的大意是:“元”是最大的好,它滋生万物,主管东方。于是仿泰山碧霞元君祠的样式修建,神灵的道观落成会带来福祉。万家烟火,人口众多,百姓休养生息,生活昌盛。承德的建制由州升为府,兴办文化教育,并且设立了学校。祈求丰收,晴雨协和,风调雨顺,希望碧霞元君护佑农家富裕。只以百姓情愿与否为标准,百姓愿意的事,就按照皇祖法度勉励自己去做。广元宫承载的帝王殷殷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2004至2005年,承德市文物局在原址重建了广元宫古建筑群,此举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恢复避暑山庄山区的标志性建筑,统领全园, 更迎合了保护和传播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的需要。原址重建的广元宫古建筑群包括仁育门、馨德亭、仁育殿蕴奇斋、邀山室、钟楼、鼓楼等主要古建筑,保护修复了清代假山,整修了道路,对院内园林景观也进行了恢复。

斗姥星君与天神太岁

在避暑山庄松云峡的北面山麓有斗姥阁,正殿三楹,南向,殿之前檐额曰“慈荫天枢”,殿内额曰“巨光普润”。殿中神龛三个,中龛供斗姥之神,两侧龛内供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此殿前有东、西配殿,东曰“万籁青”,西曰“ 蓬山飞秀”。此外,东有值房两楹,西有净房两楹。此寺髙踞崖巅,似与霄汉相连,风清气朗,景象超然物外。据《钦定热河志》记载:在山庄内青枫绿屿之上,南向殿三楹,前檐额曰“ 慈荫天枢”,殿内额曰“ 巨光普润”,联曰:“献寿千年外,来朝数月间”,并圣祖御笔。西配殿皇上御题额曰“蓬山飞秀”,阁冠崖巅云霄尺五,万象皆呈如依斗极而拱北辰也。

此殿中所供奉的主尊斗姥星君是太岁的上司,太岁是掌管一年凡间事务的天神,由六十位天界大将军轮流值年,即中国的六十花甲。要知太岁的来历典故,还是要从太岁的上司—斗姥元君说起。“斗”即北斗星群,“姥”即众星之母亲。斗姥原为远古时代一位国王的妃子,号紫光夫人。紫光夫人供奉元始天尊,祈求生得圣子,补裨造化,统率乾坤。一年春天,紫光夫人在后园九华曲池沐浴,忽然池中现出一宝座,紫光夫人登于宝座之上,得宝座灵气修炼得道,经七日七夜,化生金莲九苞,莲苞开花,放射光芒,化成九座大宝楼阁。大宝楼阁直上天界,形成众星群,即斗姥所生九子。斗姥九子为勾陈、北极、北斗三大星座,当中有六颗星即为六十大将军,掌管人间每年事务,即为六十太岁。

众星在星座中有不同位置,而这些位置古人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代表,对应每年的生肖。由于每年太岁与十二生肖有可能出现刑、冲、破、害,会出现所谓的犯太岁,故此每年年初三,均有生肖与当年太岁刑、冲、破、害的善信到太岁殿拜祭作福,祈求一年顺景。

凌太虚、仙苑昭灵与其他建筑

(一)凌太虚

进人松云峡,在南侧山上有一方亭,高耸云巅,大有拔地倚天,危乎高哉之感。登亭,则仿佛已经飘然凌空了,故而名为“凌太虚”。这是一所道教建筑,是“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二十八景。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凌太虚遗址(资料图 图源网络)

据《钦定热河志》记载:北山之巅,亭曰凌太虚,拔地倚天,岩峦如揖,凭虚构极,颢气清英。登之飘飘然,有凌云之致。亭居北岭之腹,孤峰拔地,群山环拱。登斯亭者,如陟阆风,俯悬圃御冠,泠然未足为喻。而乾隆皇帝在《御制凌太虚诗》中,对凌夭虚的景致发了这样的感慨:“冠峰亭子倚嶙甑,与颢气俱六位乘。设使步兵曾到此,应闻长晡发孙登。”

(二)仙苑昭灵

位于松云峡北面山麓,也叫山神庙,内供奉山神,守护着避暑山庄的群山。因资料鲜有记载,建筑形制不详,现仅存遗址。亦为一所道教建筑。

(三)其他建筑

在避暑山庄湖区金山岛上,有三层髙的金山上帝阁,第二层内供奉的真武大帝亦为道教之神。二层题额为康熙皇帝御题的“元武威灵”,元武即北方之神玄武,其与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合称四方神。古典小说《北游记》讲的就是真武得道的故事。因避暑山庄位于清王朝的北部,故用玄武神来庇佑。

另外,在山区榛子峪内的龙王庙、松云峡口的灵泽龙王庙,以及湖区的汇万总春之庙(花神庙),有人认为是道教建筑,有人认为是宗祠有待进一步研究商讨。

总之,避暑山庄内的道教建筑,充分体现了清帝对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推崇,也印证了道教也是清帝巩面封建统治的主要宗教之一。

避暑山庄里别具一格的道教建筑

》2012年。)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