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腊八究竟怎么过?各地都是“城会玩”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5-01   浏览次数:

文/秦人、昱儒

腊八会是流行于陕、晋、豫一带的庙会活动,其实质是物资交流会,为即将到来的年关提供。 腊八会从腊月初八起会,小年(腊月二十三日)收会,会期半月,形成惯例。陕西省三原县的腊八会因其规模宏大有“关中第一大集”之称。建国前,会上有大型驼队贩运,蕃人(即对藏胞等少数民族的旧称)赶马,喇嘛卖药及北路瓷器,南路山货,西路药材、皮货,东路干果等,尚保持“丝绸之路”的浓厚遗风。

腊八会——腊八节的另类过法

旧时三原腊八会盛况(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晋豫陕百姓大赶集

腊八会场里按行业扎帐设棚,形式各异,大小不一,自成街巷,纵横交错,错落有序,宁夏、青海、内蒙的群马结帮而来,日上市数以千计,为陕西省内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 耀州瓷器大至缸瓮盆罐,小至盘碟盅碗,一应俱全;驼队为数众多,运来青盐、药材、皮货,贩走茶叶、丝绸、百货,他们是腊八会的大宗买卖货主。还有山货干 果,木材枋板,各色小吃,不计其数。大会设南北两台大戏,相向对唱。河南的马戏团,河北的“鼓楼杆”,跑江湖的卖艺,拉洋片的唱喊,说书、卖唱、算卦、抽 签、赌博,三教九流,杂于其间,冠盖如云,游人似织,热闹非凡。即使隆冬烈风、飞雪满天,亦不例外。清末有诗云:“扑面尘沙眼不开,八面仕女似风来。驾牛 驾马车如许,扎遍南台与北台。更从何处问繁华,演武亭前各自夸。公子冶游争似锦,美人姿态艳如花。”描绘了腊八古会的昔日盛况。

腊八究竟怎么过?各地都是“城会玩”

更从何处问繁华(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驱傩除疫求平安

相传,黄帝的曾孙颛顼有三个儿子,但一生下就都死掉了。一个去了“江水”,变做“疟鬼”,专门传播疟病,害人发冷发热;一个去了“若水”,化做“魍魉”,专门仿效人的声音,扰人心魄;还有一个变成“小鬼”,常常躲在人们屋内的角落,不但让人生疮、害病,还不时吓唬小孩子。这三种虽不算“恶鬼”,却都是“害鬼”,均被列入辟邪驱疫之神方相氏驱逐鬼疫的黑名单。

腊八究竟怎么过?各地都是“城会玩”

驱邪除疫(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方相氏是个由人装扮的威武鬼王,头套一个大面具,四只用金箔做成的眼睛,熠熠生光,背披熊皮、黑衣、红裤,右手执戈,左手握盾。每年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便要带领十二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扮成十二只稀奇古怪的怪兽,震天慑地地唱歌吓唬魑魅魍魉,把制造疾病灾害的鬼魅.驱赶到偏远的地方。这个腊八驱鬼避疫的仪式叫作“傩”,乡民们在扮傩的同时还要敲击腊鼓,以象征驱逐瘟疫,保泰平迎新春。

扮傩击鼓逐疫的仪式由来已久。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吕氏春秋•季冬记》:“命有司大傩”,高诱注为:“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关于鸣腊鼓的风俗,《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二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以逐疫。”其中“胡头”即假面具,戴上可以恐吓疫鬼。现在湖南地区还有傩这种巫术形式的留存。

三、献冰吃冰忙腊月

在青海,腊八节时有献冰、吃冰的习俗。腊月初八,正当三九,天寒地冻,河床坚冰如铁,天亮前人们便到河床取来如白玉水晶似的冰块,供献在粪堆、地头、庭院中心、槽头棚圈中、果树枝杈上,以示来年雨水充足,风调雨顺。青海谚语云:来年测丰收,先看腊八冰。男女老少不怕牙冷舌冻,如吃冰糖一样,“嘎巴嘎巴”嚼食几块冰下肚,寓意消病除灾。腊八过后,就要辞旧岁、迎新春,开始“忙腊月”了。

腊八究竟怎么过?各地都是“城会玩”

嚼食几块冰下肚,寓意消病除灾(资料图 图源网络0

这种“四野里献下”白冰的仪式,据说能迎来瑞气,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相传唐僧取经东回过通天河时,经卷掉进激流,猪八戒急持钉耙打捞一些上来,师徒四人急忙到一大石上晒经。谁知高原天气多变,瞬时经文上的水珠皆成白冰,大雪纷飞,北风阵阵,他们只好卷经赶路。恰在腊八这天到了日月山东麓,天气放晴。孙悟空拿出经卷,小心抖落上面的白冰。第二年,凡白冰撒入的地方,金灿灿的麦捆比牛毛多,活泼泼的羊儿比星星多。另一种传说是,有一年王母生气一跺脚,天上银河流到了西宁,天寒地冻就结成了冰,天河之水被称为神水,人们争相取用。于是,老人们又说,吃了腊八冰,百病不缠身。不少地方还有男 女老少吃冰的习惯。

腊八究竟怎么过?各地都是“城会玩”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