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唐代洞天福地的地理分布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7-07   浏览次数:

  唐代是洞天福地思想最终成熟的时代,尤以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①(下文简称《宫》)与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②(下文简称《名》)两书论述最为详尽。然今人所见两书所载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与七十二福地不尽相同,试在此略加考辨,以探明唐代洞天福地的地理分布。

  洞天考异

  委羽洞天 《宫》载在“台州黄岩县”,《名》则载在“武州”。宋代文献载委羽山位于台州黄岩县境。③由此推测,唐代所论之委羽洞天似在台州黄岩县。

  西城洞天 据《太平寰宇记》载,西城山位于西城县境。则唐后期开始,西城洞天已被明确定位,不复《宫》“未详所在”的模糊说法了。

  西玄山洞 宋代将西玄山确定在华州界,即唐华州与京兆府东部。④未知唐之西玄山是否在该地域之内。

  罗浮洞天 《宫》载为“循州博罗县”,《名》载为“修州博罗县”。罗浮山位于循州博罗县境内。

  句曲洞天 《宫》与《名》皆载在“润州句容县”。句曲山即为茅山,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句曲山跨唐润州句曲、延陵二县境。然句容因山为县名。且自建康前往茅山需经句容县境,而不必过延陵。因此,句曲洞天的准确定位似应在润州句容县。

  林屋山洞 《太平寰宇记》载林屋山位于长洲县太湖洞庭山中。

  括苍洞天 《宫》载为“处州乐安县”,《名》载为“台州乐安县”。据《太平寰宇记》载,临海县有括苍山。乐安乃析临海而置,故括苍洞天似应在台州乐安县境。

  庐山洞 《宫》载为“江州德安县”,《名》为“江州浔阳县”。江州辖下无德安县。且庐山位于浔阳境内,故庐山洞似应位于江州浔阳县境。

  四明山洞 《宫》载在“越州上虞县”,《名》则载在“越州余姚县”。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四明山位于余姚县境。

  会稽山洞 《宫》载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名》载在“越州会稽县”。唐代会稽、山阴二县屡经分合,山阴乃割会稽县西界而设,故二县大致可认为是一地。⑤

  太白山洞 《宫》载在“京兆府长安县,连终南山”,《名》载在“京兆盩厔县”。太白、终南二山皆位于郿县境。盩厔县为郿县之邻县,与太白山距离颇近,长安县则距离颇远。其间亦无名方白山者,因此太白山洞应在岐州郿县,京兆盩厔县似亦有可说之理。

  小沩山洞 《宫》载为“潭州澧陵县”,《名》则为“潭州醴陵县”。唐代潭州有醴陵,无澧陵。

  山洞 《宫》载在“舒州怀宁县”,《名》载在“舒州桐城县”。舒州怀宁县有灊山。⑥

  玉笥山洞 《宫》载在“吉州永新县”,《名》载在“吉州新淦县”。《太平寰宇记》将玉笥山系于宋初吉州庐陵县与新淦县境。由此推测,似将玉笥山系于吉州新淦县境为宜。

  都峤山洞 《宫》载在“容州普宁县”,《名》则唯载“容州”。今都峤山位于容县,似位于唐容州普宁县境内。

  白石山洞 《名》载在“容州北源”。容州所领有北流县,无北源县。且繍州境有白石山,宋开宝六年废繍州,入容州。⑦白石山疑此时入北流县境。

  幕阜山洞 《宫》载在“鄂州唐年县”,《名》载在“鄂州唐军县”。鄂州唯有唐年县,无唐军县。⑧

  紫盖山洞 《宫》载在“荆州常阳县”,《名》载在“韶州曲江县”。据《太平寰宇记》载,荆州当阳县境有南北紫盖山。可知,常阳县应为当阳县之误。且韶州曲江县境无紫盖之山名。似应以荆州当阳县为是。

  福地考异

  地肺山《宫》载在“江宁府句容县界”,《名》载在“茅山”。唐无江宁府之称谓。茅山位于润州句容县境。

  郁木坑(《宫》作“郁木洞”)。据记载,郁木坑或作都木坑,萧子云宅似在都木坑内,非玉梁观内。⑨

  灵墟《宫》载在“台州唐兴县北”,《名》载在“台州天台山”。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天台山位于唐兴县境。两书所指大致为同一地域。

  天姥岭(《道藏》作“岑”,疑“岭”形近而误),《宫》载在“剡县南”,《名》载在“台州天台南”。剡县有天姥山,⑩此天姥山或即是天姥岭。

  陶山《宫》载在“温州安国县”,《名》载在“温州安固县”。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温州有安固县,无安国县。

  灵山(《名》作“灵应山”),《宫》载在“信州上饶县北”,《名》载在“饶州北”。据《旧唐书》载,上饶县属饶州,乾元元年改隶信州。又据《太平寰宇记》载,灵应山似灵鹫山之误,在上饶县。

  泉源(《名》作“白水源”。疑传抄致误,未知何者为是。),《名》载,位于“龙州”。唐代存在时间较长的唯剑南道龙州。《名》著作时期以龙州为名者可能唯有此剑南道龙州。

  东白源 《宫》与《名》(《道藏》版)载在“洪州新吴县”,《名》(《中华道藏》版)载在“洪州兴吴县”。洪州无兴吴县,唯有新吴县。

  毛公坛 《宫》载在“苏州长洲县”,《名》载在“苏州洞庭湖中”。毛公坛位于太湖洞庭山中。长洲县与吴县同为苏州之郭下县,且长洲自吴县析出。故两县似为一地,太湖也为二县所共有。

  绿萝山 《宫》载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名》载在“常德武陵北”。武陵县属朗州或武陵郡,从未隶属过常德。且绿萝山属唐邵州武冈县境。⑪故两书所载似皆误。

  玉峰(《名》作“王峰”),《宫》载在“西都京兆县”,《名》载在“蓝田县”。玉峰疑即是玉山,王峰似应作玉峰。唐代长安无京兆县之名。故玉峰似隶蓝田县境。

  商谷(《宫》作“商谷山”),《宫》载在“商州”,《名》载在“商州上(ミ冬)县”。据《通典》所载,商山或亦名商谷、商谷山,在商州上洛县境。

  张公洞 《宫》载在“常州宜兴县”。避宋太宗讳,改义为宜。县境内有张公山,内有张公洞。

  云山 《宫》载在“邵州武刚县”。唐代邵州有武冈县,无武刚之县名。

  长在山《宫》载在“齐州长山县”;《名》则称之为“长白山”,在“兖州”(《道藏》版所载,《中华道藏》版为“衮州”)。长在山疑长白山之误。长白山位于齐州之章丘县境内。

  中条山 《宫》载在“河中府虞乡县”,《名》载在“河中永乐县”。中条山横贯蒲州河中府的解、虞乡、永乐三县。故二书所载可视为同一地域。

  抱犊山 据《名》所载,位于“滁州上党”,然抱犊山位于潞州上党县境。

  逍遥山 《宫》载在“洪州南昌县”,《名》载在“洪州连西山”。逍遥山位于洪州南昌县,与西山毗邻。故《名》所载似亦无误。所供奉的可能是许旌阳,而非《宫》所录之徐真人。

  马迹山(《宫》作“马蹄山”),《宫》载在“饶州鄱阳县”,《名》载在“舒州”。然马迹山位于饶州鄱阳县境。

  翠微山 《名》载位于“西安府终南太一观”。终南山位于唐长安万年县。长安在唐代从无西安府的称呼。故《名》所载有误。

  崆峒山 《名》载位于“夏州”。唐代以崆峒为名的山有4处,皆非隶属夏州境。

  包山 《名》不载其地理方位。包山位于苏州吴县境。

  金城山 《宫》载在“古限戍,又云石戍”,《名》载在“云中郡”。云中郡为河东道云州。唐代云州无金城山。两处名金城之山岳,皆与云州云中郡无关。未知是否记载有误。

  四明山 《名》载在“梨州”。四明山位于越州余姚县与明州境内。梨州似为明州或越州之误。

  分布及原因

  根据两书记载分析,可发现唐代洞天福地的分布大致有几个中心:黄河流域以长安、洛阳为核心,辐射河东道南部、山南东、西二道北部等区域;巴蜀地区以青城等名山为中心,影响蜀中剑南道大部分地域;长江中游,以江南西道的衡山等名山为中心,辐射至山南东道南部、岭南道北部、黔中道东部的广大地域;长江下游,以委羽诸名山为中心,影响着江南道全境各州、淮南道南部、江南西道东部、岭南道东北部的广大地域。且长江下游的分布中心亦是唐代全国道教洞天福地分布最密集的核心地域。岭南地区则形成了以罗浮等几大名山为核心,波及岭南全境与黔中大部分范围。

  造成此分布特点的原因:其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大发展;其二,道派崛起和发展以及高道名士的涌现带动了所在名山大川地位的提高;其三,边远地区的开发使众多偏远名山成为道教徒修道之所;其四,国家控制地域的变迁,深刻影响着当地的安定与繁荣,并左右着该地域道教的繁盛程度。

  唐代道教洞天福地的分布情况,是与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等种种因素密不可分的。这不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前期与后期的道教流传、信众分布、教区等方面的情况,也为我们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文/周能俊

  [本文为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六朝道教地理分布”(CXZZ12_0023)成果]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