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赞美峨眉山道教的那些优美古诗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7-10 浏览次数:次
仙山道坛惹人羡
峨眉山道教遗迹“大峨”石 赠峨眉山弹琴李处士 韦庄
峨眉山下能琴客,
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
一片愁云颺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
世上长游天地窄。
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
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
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
余今正泣杨朱泪,
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
为我尊前横绿绮。
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
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
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
广陵故事无人知,
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
乌啼鬼哭空伤悲。
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舞。
为君吟作听琴歌,
为我留名系仙谱。
出生于唐代京兆杜陵(今属陕西西安市)的韦庄,字端己,担任过五代前蜀王建的吏部侍郎同平章事。这首诗见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全唐诗》。处士本指不仕之士,后来常作道士的别称。绿绮,古代名琴,因琴首嵌有碧玉而得名,被后人用为琴的代称。韦庄这首长诗共36句,生动地描写了峨眉李处士的精湛琴技,文采斐然。其中李处士弹得似醉似狂,韦庄听得入迷入痴。猛雨暴注,飞雪飘洒,风撼松涛,水流幽咽,都从李处士的指尖和琴弦间奔泻出来。月下的花草树木和林中的鹤蜂马鱼,无不在静悄悄地倾听。就像嵇康弹奏《广陵散》和钟子期听俞伯牙演示《高山流水》那样,简直是绝响。实际上,这首诗正是在赞扬道众中拥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像李处士这样的音乐才子为仙山道坛留下了名气与荣誉。
孙真人庵 范成大
何处仙翁旧隐居,
青莲巉绝似蓬壶。
云深未到淘米洞,
雨小先寻炼药炉。
涧下草香疑可饵,
林间虎伏试教呼。
闲身尽办供薪水,
定肯分山一半无?
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累官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他在结束了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任期后,游历了峨眉山、乐山,并写下了许多诗文,后来都收在了《石湖集》里。这首诗即是其中一篇。孙真人指隋末唐初医药学家孙思邈。他从事医药研究80多年,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世称“药王”。他也是一位道士,并被崇道的宋徽宗追谥为“妙应真人”。孙真人曾两度到峨眉山采药、炼丹,并收一弟子名勾度,住牛心寺(延福院,又称后牛心寺),也就是本诗题目所称的“孙真人庵”和第一句的“仙翁旧隐居”。唐代段成式《西阳杂咀》卷二载:“玄宗幸蜀,梦孙思邈乞武都雄黄,乃命中使赍雄黄十斤,送于峨眉山顶上。中使上山未半,见一人幅巾被褐、鬓发皓白,二童青衣丸髻,夹侍立屏风侧,以手指大罄曰:‘可致药于上,有表录上皇帝。’中使视石上朱书百余字,遂录之。随写随灭,写毕石上无复字矣。须臾,白气漫起,因乎不见。”可见,唐人已将孙思邈神化为仙翁了。相传牛心寺后的药王洞,就是当年他炼太乙神精丹的地方。至今峨眉犹流传孙思邈用峨眉老鹳草为农民治风湿病的故事。
青莲,指与牛心寺相对的青莲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勾度,峨眉人,与孙思邈隐于青莲峰下。”蓬壶,指东海三神山之蓬莱。淘米洞,也写作淘米泉,又称洗药泉,相传为孙思邈居牛心寺时淘米蒸炊洗药之泉峡。炼药炉,指孙思邈炼丹的器具。范成大在《峨眉山行纪》中写道:“有孙仙炼丹灶在峰顶,又淘米洞在白云峡最深处,去(牛心)寺数里,水深不可涉。独访丹灶,灶旁多奇石”。清《峨眉山志》:“双飞桥亭名白衣观音阁,有孙真人药臼、药罐,又有茂真尊者禅杖,先在后牛心寺,继移阁上,后为川南道陕西李公一鳌取去。”又云:“药罐铜制,大容数升;臼乃铁质,有六足,重二十余斤。”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鸿胪卿王士性《游峨眉山》一文载:“(牛心)寺僧出真人丹鼎与继业三藏锡杖焉。”又明嘉定知州袁子让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游大峨记》:“(双飞)桥亭二僧,一持茂真尊者禅杖,一捧真人药臼,曰:‘是藏于牛心后寺者,后有司命移贮于此,便游客观也’。予取玩之,果非近代有者。”以上说明孙思邈的药臼、药罐,在1588年王士性游山和1602年袁子让游山时尚存。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翰林院侍读学士井研胡世安的《登峨山道里记》提到二药具“今随婪吏去矣”。
第六句“虎伏”,是讲虎溪名字的来历。用的是唐僖宗乾符年间江陵高僧慧通禅师在峨眉的一个典故。范成大《峨眉山行纪》:“始,开山僧(慧通)寻胜至此,溪涨不可度,有虎蹲伏其旁,因遂跨之,践流而济,故以名溪。”最后两句是说,当我退休成为闲人时,峨眉山肯分一半场地让我居住吗?看来,峨眉仙境令范成大有了效仿孙思邈隐居峨眉的冲动。
诵咏峨眉孙思邈遗迹的,还有北宋苏轼的《题孙思邈真》:
先生一去五百载,
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
不应尸解坐虻虫。
苏轼相信孙思邈在峨眉山成仙了。“真”是写真,指画像。
北宋蜀郡公范缜《题真人洞》:
天柱嵯峨到五峰,
连云接岫郁重重。
问津偶得神仙宅,
何日投闲便寄踪。
这位出生于成都华阳,曾经是端明殿学士知谏院的高官也想一旦“投闲”就到峨眉的“神仙宅”来寄踪。峨眉仙山的魅力可谓大矣!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