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木刻版画“茶马古道的记忆”
栏目分类:道教动态 发布日期:2016-01-08 浏览次数:次
山间铃响马帮来之古栈道
山间铃响马帮来之雪域高原
采茶欢歌
茶之韵
采茶图
山间铃响马帮来之古牌坊
有些历史,注定无法忘记,譬如茶马古道。一条由马帮走出的崎岖小路,从唐宋走到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云贵走到西藏乃至印度,穿过千年历史的烟云,穿过高山峡谷和急流深涧,勾连起万里长途上村村寨寨的商贸往来,也勾连起二十多个民族赖以生息繁衍的起居饮食……
茶马古道,以其厚重、古朴和神秘,成为当今文人墨客青睐的表现题材。它被写进小说,被摄入荧幕,当然,也被画进画里。陈楠不是第一个画茶马古道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长时间、成系列地用美术作品表现茶马古道上的故事,迄今为止却只有陈楠一个。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5澜沧江·湄公河国家文化艺术节”上,推出了陈楠的绝版木刻版画展“茶马古道的记忆”。展出的二三十幅作品,乃陈楠“茶马古道系列”的精品。一幅幅看过去,就如侧身走进了茶人和马帮人的生活:新芽在枝,采之深山;风晾日晒,萎凋为茶;压制成饼,装车上路;马蹄声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羁旅客愁……版画上那红浓金亮的色调,正如普洱茶泡出的汤色;那古拙遒劲的刀法,又如陈年普洱般醇厚悠长。
与有些画家走马观花地描摹茶马古道不同,茶马古道之于陈楠而言,不只是传奇、故事,更是生活、信仰,是无处不在的风景。出生于普洱、工作于西双版纳的陈楠,小时候还能看见马帮来去的身影,那几乎是最后的马帮了。听着老人们讲马帮的故事,摩挲着家传的茶乡旧物,他总幻想着长大后也像马锅头一样行游四方。成年后,陈楠到南方打拼,见识了世界的精彩,但最终选择回归家乡——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家乡的那抹茶香。
“自小生长在这茶马古道的源头,喝着全世界最好的普洱茶,对这片奇妙树叶的热爱当然过之于常人。”陈楠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陈楠就喜欢骑着单车到处写生,那时候马帮已进入了他的创作视野。只不过,一来年轻、技艺未熟,二来对茶马古道的了解不深,彼时的创作稍显粗糙。不过,陈楠不急,他笑言,刻茶马古道就是玩儿,玩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为名不为利。想不到,这一玩儿,就是二十载光阴。其间,他多次重走茶马古道,以古普洱府为中心,南到易武古茶山和打洛,北到独克宗古城和雅安,东到建水古城和河口,西到糯扎古渡口和丽江。他收集了大量马帮物件和老照片,寻访了众多赶马人,还根据他们的口述,一笔笔勾勒出昔日马店、商铺和古镇的风貌。渐渐地,普洱茶从种采到制运的过程,他都了然于胸。
陈楠创作的绝版木刻版画,被称为“最老实的工艺”,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云南孕育发展起来的木版雕印新技法。多亏陈楠创作时常怀玩耍的赤子之心,否则在外人看来这是件不胜其苦的活儿。因为不同于那些可以反复刷印的传统版画,绝版木刻版画需多次套印,创作者在第一版上色印制后,须毁掉第一版形的部分,洗掉其颜色,才能继续第二版的创作。以此类推,进行多版雕刻、多版套印。因此,作品完成时,木板上只留下最后一道颜色的版形,前面的工序已不可复制,故称“绝版”。
且不说雕刻的过程中一旦刻错了就要全部废掉重来,单说这不断上色、洗版又刻印的过程,听来就极为繁琐。“的确是慢工出细活,一年也就出那么七八幅画吧。”陈楠轻描淡写地说。说这话时,他沉静温厚、不疾不徐的姿态,感觉就是一壶醇浓的普洱老茶的味道。
普洱茶要细品,陈楠的版画亦如是。他的版画套色最多可达二三十种,反复的颜色堆积、不可逆转的唯一性,赋予了其浓墨重彩、千回百转的独特艺术魅力。陈楠说,他的“茶马古道系列” 还会延伸,向着生命不息、奔走不止的马帮精神开凿下去。他的这趟艺术之旅,正如他诗歌所描绘的马帮征程一般壮阔不凡——
“好茶出深山,壮士行云端。踏歌过村寨,豪情越深涧。马蹄声声碎,人语渐渐远。休道千般苦,且看星满天。”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