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资讯 > 道教动态 >

2015年国内宗教十大热点
栏目分类:道教动态   发布日期:2016-08-09   浏览次数:

  “一带一路”:宗教文化交流更活跃

  2015年,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宗教与其他领域一样,热烈响应与参与。中国宗教界人士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一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在“两会”期间积极建言,发挥宗教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佛协发声,佛教将搭乘“一带一路”推动文化传播;中国伊斯兰教界讨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角是商贸而不是宗教,但基于宗教的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商贸往来。

  古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文明及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之路。随驼铃声响与帆船进出的不仅是货物,也有往来经商的世界各地人等,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这其中也包括不同的宗教信仰。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从古印度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伊斯兰教、基督宗教的传播使得古丝绸之路上一些地方呈现出多样的文化特征。“一带一路”战略的两个“核心区”——新疆和福建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古丝绸之路上这些多元宗教信仰并存的现象,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这些点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色,也是当今这些地方文化魅力的表现。

  同根同祖同患难:两岸宗教界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

  

  2015年9月4日上午,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佛教界人士在北京龙泉寺举行和平祈祷法会。(本报记者蓝希峰摄)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4日,由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倡议,全国性宗教团体积极响应,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和祈祷。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宗教界和平文告》。中国宗教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祭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遇难者,同时,祝福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祈祷世界持久和平。

  70年前,宗教界是抗日战争的一支力量。宗教界上层人士和广大宗教徒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灾难。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宗教界爱国人士在“出世”和“入世”间,表现出对信仰的执着和庄严国土的情怀。

  今天,和平依然是各宗教的共同关切。中国宗教界呼吁弘扬和平、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主张宽容、对话、交流,并积极为消除战争、化解冲突、维护和平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坚持中国化方向: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提出宗教工作新精神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新精神的论述引起了宗教界的热议,得到了宗教界的积极回应。一些宗教团体召开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回顾各自宗教与中华文化共生共融的历史、途径以及逐渐被中国社会认同的过程。

  于中国宗教而言,除了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外,其他几种宗教都是外来宗教。在进入中国后,这些宗教都进行了中国化与本土化的努力,积极探寻与所在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并形成了各自适应中国社会的理念、方式。因此,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而言,中国化并不需要进行“另起炉灶”的努力。

  其实,各宗教都有调适自己、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中国化是始终要坚持的方向。

  “美美与共,灯灯互映”: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举行

  2015年10月,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同愿同行,交流互鉴”,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佛教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中国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也是外来宗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各种文明应交流互鉴的观点,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要秉持文明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原则。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秉承了这种精神。通过创建多层次、多角度、跨领域、可持续的机制,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对话的高层次长效平台。这次论坛是佛教界的“达沃斯”,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宏大愿景付诸现实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推动。

  “少林危机”:宗教公众人物需自警自醒

  2015年7月,一则《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这则署名“释正义”的帖子举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并在各大门户网站迅速传播,引发了网友持续关注。7月26日,“中国嵩山少林寺”官方网站发布报案材料,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对造谣者依法进行查处”。此后,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先后对释永信被举报一事作出回应,要求河南省宗教事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了解核实情况。7月31日,登封市宗教局公开表示将尽早查明真相,以正视听。

  释永信是一个公众人物,尤其是作为佛教文化名胜的少林寺方丈,人们印象中应该和“清静”、“清修”等佛教文化相联系,当然也就对其寄予了较高的道德与修为期望。“少林危机”有力昭示了宗教公众人物更需要谨言慎行,需要结合所在的宗教文化,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与提升。身在宗教中,如果总是被花边新闻、负面新闻缠身,或者成了“国际明星”的形象,显然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宗教公众人物形象的塑造靠个人的自警自省,靠其所在的宗教文化的浸润,更靠社会与法治的监督。

  政教和谐:十一世班禅坐床20周年

  

  2015年12月8日,十一世班禅坐床20周年庆典在历代班禅驻锡地——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1500多名僧俗群众和高僧大德参加了庆典。图为扎什伦布寺高僧向班禅敬献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达。

  2015年12月,西藏自治区为十一世班禅举行坐床20周年纪念活动。20年前,出生于西藏那曲地区的普通藏族儿童坚赞诺布被认定为十世班禅的转世灵童。1995年12月8日,遵照十世班禅的遗愿与藏传佛教的历史仪轨,在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十一世班禅举行了坐床仪式。

  藏传佛教在活佛转世上有一套制度和仪轨。这套制度和仪轨是在藏传佛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藏传佛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十世和第十一世班禅大师,是爱国爱教、引导藏传佛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典范。十一世班禅坐床20年,他身体力行为遭遇天灾的人们举行祈福法会、向灾区捐款,到23个省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为藏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塑造了宗教界人士带领信教群众积极调适自己,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典范。十一世班禅勤勉精进,向世界和信众展示了藏传佛教大活佛的良好风范,受到了僧俗信众的爱戴与拥护,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勉励。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接见十一世班禅时,勉励他刻苦学习、努力修行,秉承十世班禅大师遗愿,秉承佛教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理念,积极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成为一位具有精深佛学造诣和深受僧俗信众爱戴的藏传佛教活佛。

  西藏的快速发展与藏传佛教展现的良好风貌,充分展现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良性关系。

  基督教中国化:来自基督教界的发愿

  “基督教中国化”并不是一个新命题。但自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之后,这一议题又一次成为学界、政界、教界关注的热点。基督教界发起了多场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讨论。

  基督教中国化在基督教界已形成共识。基督教界从“处境化”方面认识中国化的必然性。“处境化”要求基督教接受各国各阶层文化的“诠释”,要求必须适应所在国的文化、社会与政治的要求。中华文明有独特的价值体系、精神世界与话语体系,对于中国文化,基督教是外来文化,是“异质”的东西,不结合中国文化,它很难在中国生根、发芽、繁盛。清代因“礼仪之争”而造成的“百年教禁”则从反面论证了中国化的必要性。

  基督教中国化不只是精神和理念层面,更应该体现为具体的行动。因而,基督教界的努力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江苏省基督教协会会长丘仲辉认为,基督教参与社会服务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

  宗教慈善与扶贫济困:爱德践行30年

  

  2001年,爱德基金会开始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委、政府合作实施农村社区综合发展项目。此后,爱德基金会援助项目进驻沧源县,助推当地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图为整洁、清新的沧源县佤族新村民良村广场上,佤族妇女跳起了佤族舞。(本报记者蓝希峰摄)

  宗教慈善是宗教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方式与体现。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向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中国宗教界于2015年12月23日联合发出了《关于宗教界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的共同倡议》,呼吁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中来,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一份力量,献一片真情,争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促进者、践行者。这是宗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宗教界践行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各宗教履行教义、教规、教理的自然体现。

  宗教慈善除在教义教理中挖掘宗教慈善的思想资源外,还要在宗教发展的实践历史进程中寻找宗教慈善的社会资源。爱德基金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1985年,践行宗教慈善理念的爱德基金会成立。这是由已故主教丁光训等基督教界人士发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宗教公益团体。今年,爱德基金会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30年。

  30年来,爱德基金会在捐资助学、医疗卫生、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灾害救助等方面作了持续不断的努力。爱德通过规范、专业的社会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民间组织之一。爱德为中国基督徒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也树立了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的榜样。

  大数据描述中国宗教:《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发布

  

  《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

  201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这一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联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该报告一经出炉,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报告》所依托的调研样本容量大、代表性高,信度高。调研历时两年,以县级单位作为初级抽样单元,在全国243个县、市、区的4382家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调查,抽样比达8.5%。

  《报告》的科学性强。例如报告注意民族地区宗教与汉族地区宗教之间的差异,注意到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异。

  《报告》在结果与内容的呈现上很好地注意了传播的规律。尽管调研者在调查问卷中对每一个主题都设计了多维度的考察,比如在对“宗教场所”问卷中的一个板块“宗教场所与政府的关系”上,设计了“与主管部门交往、所获荣誉与拥有的政治联系、国家在场、政府支持、宗教管理状况、对政教分离的态度、对政治参与的态度”等多角度的考察。《报告》化繁为简,用“中国宗教与国家之间更多呈现出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关系”来概括。这种大众语言有助于通过媒体向大众宣传其调研内容。

  《报告》显示,中国五大宗教各具优势:基督教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环境适应得最好的宗教;佛教在公益慈善方面贡献最多,是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传统宗教;最为本土的道教,却具有很强的国际性,11%的道观开展了国际交流,独占鳌头;43%的天主教教务负责人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远远超过五大宗教的平均数18%;95%的清真寺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伊斯兰教是制度建设最为完备的宗教。

  人事有代谢,往来有更新:中国佛协、中国道协换届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加强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宗教界人士是党做好宗教工作所倚重的“三支队伍”之一。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宗教界人士组成的队伍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

  2015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以学诚法师为会长的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6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道教协会也换届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会议选举李光富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

  换届后,新一届佛教协会领导机构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开展佛教文化建设、加强教风建设、积极服务社会、开展对外交流、弘扬优良传统,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作贡献。中国佛教应在新时期作出新发展、新建树、新贡献,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贡献优秀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思想智慧,增强自觉自信,创造条件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为解决世界性危机和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佛教的思想智慧。

  新一届道教协会领导机构表示,要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道教自身建设,努力承担弘扬中华传统的历史使命。(王冬丽、本报记者蓝希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2016年1月5日《中国民族报》)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