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用偏方 养生莫“走偏”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6-11 浏览次数:次
偏方,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多少年来,它流传于民间,在医疾除病方面发挥了显著功效。但民间也有因滥用偏方而致病情加重,甚至中毒者。
刘大爷患有慢性关节痛的毛病,迷信中草药偏方”、验方”,长期多处求方,熬药服用,家人多次劝其到正规医院诊治,可他总是说偏方”管用。前不久,刘大爷发现双下肢浮肿,腰部及小便也有不适感,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肾炎”,医生告诉他可能与长期服用中草药偏方”有关。
研究表明,中药木通、厚朴、细辛、防已等所含马兜铃酸,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和坏死,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同时还伴有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等损伤症状。此类患者初期无明显感觉,继之可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治疗极为困难,往往逐渐走向终末期肾衰。有一些中草药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远曲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可引起中药性肾病”。专家提醒,必须提高人们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
很多病人到处打听民间偏方,病人和病人家属互相交流,四处打听来民间偏方,把偏方当作救命稻草”。一些未经临床验证的民间偏方也同样被当成正规治疗之外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保健品、中草药副作用不大,所以更加放心食用,有的甚至比吃医生开的药还上心。很多患者也不问疾病早、中、晚期,更不辨病人体质,千人同一药、万人共一方。病人抱着不妨试一下”、有效就有效,无效也无害”的心态,殊不知很多病是治好不容易、治坏很容易”。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其毒性并非不存在。
中医学早就对中药的毒性有较深刻的认识。《神农本草经》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记载有下品多毒,不可久服”。轻信偏方以毒攻毒,会导致严重后果。在使用偏方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药名、药量要准确
偏方大多为中草药,不少药物有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同时这些药物在采集季节、炮制方法等方面也有一定讲究。因此,对偏方中的药物不能以讹传讹,使用时应注意识别;在药物用量上也应格外注意,偏方中不少是含有剧毒的药物,如大剂量使用轻粉能抑制真菌生长,使一些皮肤病症状得到控制。但是轻粉的主要成分是无机汞,毒性很大,在体内蓄积可造成慢性汞中毒,实属弊大于利。一旦轻信或长期应用,往往会给病人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害。
辨证选用是关键
中医学讲究辨证论治,使用偏方也不例外。大多数偏方只能够对某一个病症进行治疗,但相似的症状其病理基础不一定相同,因此需要的药物也必然不同。如腹胀可见于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山楂可以助消化、消除胃肠疾病引起的腹胀,却不能治疗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腹胀。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各有差异,因此同样的病症别人用了有效,自己用了就不一定有效
毒副作用要警惕
一般来说,偏方、土方、小验方都是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药理实验的非正规药方,其疗效并不十分肯定,而且其毒副作用也不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有些偏方药物配伍不合理,也会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
配伍禁忌别忽视
在使用偏方的同时服用其它治疗药物,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以免出现毒性反应。如糖尿病病人服用优降糖,则忌人参、甘草,它们之间可能产生拮抗作用,从而减低降糖药的效应;即使没有配伍禁忌,两者的服用也最好间隔1~2个小时以上为宜。
因此,大家在使用偏方时,必须树立科学用药的意识。即使是从一些媒体上看到的偏方,也要慎重鉴别,不可盲从。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有病找专业医生,而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吃药最好遵医嘱。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