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资讯 > 时事聚焦 >

“宗教社会学2014北京论坛”在京落下帷幕
栏目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日期:2016-07-13   浏览次数: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宗教社会学2014北京论坛”于2014年10月17日-18日在京召开。论坛开幕式由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主持,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致开幕辞。

  曹中建书记回顾了自1964年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宗教现状调研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在宗教社会学经典著作翻译、宗教社会学学科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曹中建书记指出,当前,宗教在国际、国内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宗教并未走向私人化、边缘化,而是产生了重要的公共影响。这一宗教现象,促使学者重新反思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反思启蒙运动以来关于宗教世俗化的理论主张,促生了新世俗化理论、宗教市场论、宗教生态论等诸种理论。那么,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究竟应处于何种位置,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如何,宗教与社会互动、变迁的机制如何等,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变得日益重要,急需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更好地推进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更好地促进宗教社会学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了宗教社会学论坛,并正式出版《宗教社会学》辑刊。尽管论坛才办了一届,辑刊才出了两期,但反响不错,这坚定了我们把宗教社会学论坛及《宗教社会学》辑刊继续办下去的决心。曹中建书记介绍了宗教社会学论坛及《宗教社会学》辑刊。他指出,宗教社会学论坛的目的是为学界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推进宗教社会学学科建设,为构建中国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而共同努力。《宗教社会学》辑刊由中心论题、经典钩沉、理论前沿、书评与学科综述等栏目组成,强调围绕宗教社会学理论某一议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宗教有理论深度的社会学研究。

  曹中建书记强调,宗教社会学在中国是一门较为新颖的学科。30年来,宗教社会学在中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与欧美相比,中国开展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较为短暂,研究水准仍有较大的距离。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仍落后于中国宗教现实,对一些热点问题缺乏研究。总体来讲,中国宗教社会学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一批年轻学者的成长,其未来发展值得期许。

  最后,曹中建书记指出,本届的宗教社会学论坛有一个特点,就是参会的学者当中青年学者占多数,这说明宗教社会学论坛有希望,宗教社会学有希望。最后,曹中建书记寄希望于参加论坛的学者,希望宗教社会学论坛能够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希望参会的诸位学者为构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概念与话语体系而努力。

  “宗教社会学2014北京论坛”的主题是“理论溯源”,旨在对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追根溯源,进行知识考古,厘清其内涵与流变。本次论坛设有以下分论题:理论溯源;宗教类型学;宗教认同;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当代宗教研究。

  论坛的第一场理论溯源(一)专题于10月17日上午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广明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孙尚扬教授评议。该场由梧州学院讲师吴军博士、北京大学张文杰博士、深圳大学讲师邵铁峰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邱永辉研究员分别发言。吴军博士作了题为《论哈贝马斯的“后世俗社会”概念的三重维度》的发言,讨论了哈贝马斯“后世俗社会”概念的批判性、描述性和规范性维度,指出正是这三重维度决定了后世俗社会的世俗性质。张文杰在题为《世俗化理论之前的“世俗化”:概念谱系的初探》的发言中,则对世俗化理论之前的“世俗化”概念进行了谱系学考察。邵铁峰的发言《涂尔干的知识论:宗教与概念》对涂尔干关于宗教与概念的分析进行了知识论的考察。邱永辉研究员的论文《“社区”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初探》,则围绕宗教社会学的“社区”研究及中国“宗教文化与可持续社区”进行了阐述,对其方法、历程、困境及前景做了探讨。

  第二场宗教类型学专题由邱永辉研究员主持,中央民族大学何其敏教授担任评议人。在该场发言的有中国宗教学会副秘书长安伦先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郁喆隽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云峰副教授。三位发言人围绕宗教类型学以及西方宗教学理论对中国宗教理解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安伦的发言《从宗教社会学角度重新审视中国本土宗教》,探析了中西宗教之间的差异,对利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本土宗教可能存在的陷阱作了解析。郁喆隽的发言《中国宗教研究的类型学问题:从江南民间宗教出发》则试图在“西方普适论”和“中国例外论”之间寻求中国宗教学的中层理论建构,尝试建构中国宗教的类型学。卢云峰的论文《解禁之后:略论一贯道在台湾地区的变迁》则尝试利用中国的案例来发展和丰富西方的“教派-教会理论”,认为政府管制对教派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宗教类型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而是一种动力学的过程。

  第三场宗教认同专题由安伦先生主持,北京大学方文教授担任评议人。该场由中央民族大学谢爱华教授、黑颖博士、蔡江帆、张可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杭分别发言。谢爱华教授的发言《“整体的信念证成理论”:对原生信仰的一种后实证主义哲学分析》通过对阿赞德人以及中国纳西族民间信仰形式的分析,认为它们符合“整体的信念证成理论”,从而证明了原生信仰的思维形式与现代理性的思维形式具有逻辑上的同构性。黑颖的论文《宗教认同理论初探》指出,宗教认同的形成和维持是在社会、群体和个体三个层面的载体的建构中完成的。蔡江帆、张可佳的发言《在宗教信仰与多重身份之间:对景颇族的基督教信仰与身份认同探究》,则试图思考和回应具有公民、族群、信仰多重身份的少数民族群体的宗教认同与各种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苏杭的发言《韩国萨满教、基督教和民族-国家认同》指出,基督教在与萨满教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深深影响着韩民族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认同和认知。

  第四场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专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卢云峰副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在该场发言的有:北京大学方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何蓉副研究员,上海政法学院讲师刘芳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郭慧玲。方文在题为《神圣的具身表征:比较研究》的发言中指出,非信徒和基督徒两个群体对于宗教主题的认知都体现出了宗教具身性的特点,两个群体存在最低共识。何蓉的发言《循着经验的脉络思考中国宗教:从宗教与经济之关联角度的范式反思与新探》,则另辟蹊径,试图从宗教与经济关联的角度探讨中国宗教。刘芳的发言《社会学民间信仰研究的结构范式和视角创新》,引入了“嵌入性”概念试图推动社会学民间信仰研究的视角转换。郭慧玲的发言《信仰、意义与不确定性消减:以河北龙牌会香火占卜为例》,则通过对龙牌会香火占卜的个案来说明超自然信仰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可以为信徒提供一种意义系统来克服不确定性的焦虑。

  2014年10月18日,举办了第五场和第六场的专题研讨。第五场的专题为理论溯源(二)。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黄海波博士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曹南来副教授担任评议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后钟智锋、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胡梦茵、华东师范大学黄剑波教授以及台州学院讲师陈锐钢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乌媛博士分别发言。钟智锋发言的题目是《大卫?马丁的宗教政治学》,首次在国内全面介绍了大卫?马丁对政教关系研究的贡献及其对中国学界的启发。胡梦茵、黄剑波的发言《社会科学可以研究祈祷吗?——从莫斯<论祈祷>谈起》,分析了莫斯未完成的博士论文《论祈祷》,讨论了理解“祈祷”的不同可能。陈锐钢的论文《沟通原始与现代:对“格/群”文化理论的再分析》指出,“格/群”文化理论所划分出的文化类型可以成为解释该种社会之所以成为该种社会的原因,以及“格/群”文化理论在沟通原始和现代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乌媛的发言《现代灵性与宗教的关系模式探析》,分析了灵性与宗教关系的五种基本模式,讨论了现代灵性的转变。

  第六场的专题为当代宗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华伟博士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郁喆隽博士担任评议人。中国人民大学曹南来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黄海波博士、郑州大学韩恒副教授分别作了发言。曹南来作了题为《全球化与中国基督教的灵恩化》的发言,以温州基督教为例,讨论了中国灵恩基督教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区域性框架,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成功福音。黄海波的发言《对当前我国基督教“两会”功能的初步思考》,利用莫顿的结构功能论对基督教“两会”的三种功能(政治功能、宗教功能、社会功能)及其转换、协调作了分析。韩恒的发言《多层次功能替代:基督教领域的社会治理》,则根据莫顿的功能论,区分了功能的不同“作用对象”,并分析了基督教领域的社会治理,尝试提出多层次功能替代的治理策略。

  会议得到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郑州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的第二届“宗教社会学论坛”,承接2013年第一届宗教社会学论坛的主题“西方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意在加深对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的理解,对其进行溯源,尝试引导学界关注学科基础研究,夯实学科基础,推进学科积累,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次论坛既关注西方理论,又立足中国宗教与社会实际;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关怀;既探讨西方理论之源,又研究其对中国宗教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局限性,力求在理论溯源和中国宗教现实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积极推进学科发展。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