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资讯 > 时事聚焦 >

亳州:畅谈老庄思想 探讨社会治理
栏目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日期:2016-07-13   浏览次数:

  编者按:7月7日,中国·亳州老庄思想与社会治理学术论坛在我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老庄优秀思想文化与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分别从以德治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等多个方面作了精彩发言,共同探讨老庄思想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渊源、影响及紧密联系。现将有关专家学者的主要发言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治理中国要“以道莅天下”

  中国社科院文哲学部副主任、研究员李景源认为,中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在世界文明史上,老子是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比肩的哲学家。《道德经》中蕴含着解决人类发展问题、世界治理问题的深邃智慧,我想从历史观的角度对老子“以道莅天下”的思想谈几点看法。

  一、《老子》一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老子的《道德经》是对道的赞美诗,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家文化在中国建立起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哲学体系。

  二、《老子》一书集中阐述了两种超越者之间的关系。世界上只有两种存在具有超越性,一个是世界本身及其规律,老子称之为道,另一个就是人。所谓道的超越性,它超越了人的主体性,对人的生存构成必然的、无法超越的限制。

  三、人的价值选择内在于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作为现实性的展开,是世界普遍尺度即“道”与人的价值尺度辩证、历史的统一过程。

  四、“以道莅天下”何所指?在道家那里,天道与人道、事天与治人相通。老子不仅把民心向背作为天下兴亡的晴雨表,而且强调了民生的荣枯决定着民心的厚薄和向背。就政府与百姓的关系而言,民生就是善为道者的枢,基本民生的托底保障,是“爱民治国”的重中之重。

  “道法自然”思想有助现代社会治理

  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陆勤毅认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影响中国社会2000多年,充分显示出它在中华文化派系中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讨论社会治理这个话题,仍然能从老子思想中得到一些启示。

  启示之一:现代社会治理应该以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遵循。老子将天地万物的产生归结于自然之“道”的运动,其中当然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有其统一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统一性和社会性并存的关系。

  启示之二:现代社会治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核心。老子思想把“人”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心是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了突出位置。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治理当然要围绕“人”来做工作。

  启示之三:现代社会治理应该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和谐社会是包括老庄道家学派在内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社会治理法制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原则和前提,也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

  老庄思想对王安石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副主任刘丰认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从儒学的角度来说,批判、吸收道家思想是推动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的儒学是义理之学,其义理来源之一就是道家思想。在这一点上,王安石也是如此。王安石及其荆公学派的门人弟子对于老庄思想的重视,对整个思想界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北宋的性命之学与老庄思想的关系。受老庄思想影响,王安石对于北宋性命之学的发展以及北宋性理学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对士人以及整个学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王安石的思想与老庄思想。王安石的思想宏大,一般来说,对中国古代思想家而言,天、道都是最高的范畴,在王安石的思想中也是如此。王安石认为道有本有末,有体有用,是自然与形器的统一体,因此他对老子的“道常无为”、否定礼乐制度的观点提出批评。

  第三,王安石的经学(三经新义)中,也融合了道家思想。在《庄子》一书中,“心斋”与“祭祀之斋”有本质不同,但王安石又将二者调和起来,这恰好也反映出王安石综合儒道的思想倾向。

  “道”的多项发展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承贵认为,“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20世纪和20世纪以前所讲的“道”是不同的,我想讲一下20世纪之后对“道”的诠释。

  20世纪的中国学者们借助西方的文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观念、思想、命题等进行理解,老子的“道”也在其中。从治理的角度、和谐的角度、生态的角度等来理解老子的“道”都可以。

  20世纪以来,对老子“道”的一个诠释,可以划分为三大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第二个方向,刚才我们很多的专家、学者、领导都提到,人文主义方向;第三个方向是科学主义方向。不管你怎么样的诠释,怎么样具体的解释,我都可以把它归类到这三大方向之中。

  老子提出的“道”,第一是对现实的超越,对现实的关怀;第二是反对战争,体现人文关怀;第三是对人类文明的检讨,我们现在有物质财富,有高楼大厦,有核武器,可是又有多少人去关心它对人身的伤害呢?第四是对平等公正的追求;第五是对人性与生命的关切;第六是对民生的重视;第七是对处事方式的思考;第八点是对人格的尊重和保护。

  “无为”与“自然”的治国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研究员陈静认为,我们站在现在的立场去看战国时期的思想局面,从我自己的研究出发,可以说当时有三个比较大的思想动机,一个就是功利主义的思想动机,一个是道德理想主义的思想动机,还有一个我认为是庄子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思想动机。

  孟子和庄子在反对功利主义的立场方面是一致的,反对的理由不一样,孟子是道德主义立场的反对,庄子认为道德主义反对功利具有历史局限性,是有弊病的。庄子认为,道德作为规范人际关系的原则,它可能以外在的权威来对人进行束缚;道德可能工具化,作为安顿社会的方式。

  庄子在谈治理天下时,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主要是“无为”和“自然”。“无为”是对管理者说的,自然的主体是普通人、老百姓,或者说被管理者。庄子认为,应该是管理者的“无为”成就普通人的“自然”。

  庄子的思想对现实社会的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对治理限度的提醒,不是说什么都需要管理者去治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第二是治理的目的。我觉得主要是安顿社会。总之,我认为本次论坛从老庄思想来探讨社会治理,非常有意义。

  怎样解读《道德经》

  安徽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臧宏认为,这是个老问题,又是个常新的问题。因为历代注家尤其是当代读老的人、解老的人中,能够对《老子》或《道德经》作出正确解读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作了错解或曲解者却比比皆是。这是为何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个方法论的问题。

  应当如何给《老子》、《道德经》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呢?我认为,它应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宇宙——生命”系统的“大学”。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告诉大家,老子也是十分重视“知”这个观念的。“知”是全书的总纲,这是多数注家所持的观点。

  既然这个“知”是《老子》第一章的核心,是第一章的“纲”,那么“知”也自然成了把握整个《老子》的一把钥匙。因为《老子》全书就是讲一个“知”字的。

  为什么读老与读庄要相结合?因为庄子绝对是《老子》或《道德经》的权威解释者。

  《道德经》与《庄子》相映交辉,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经》是描绘“体”的典范,而《庄子》则是描绘“用”的楷模。请记住:二者全不是为了教育别人而写的学术著作,二者全是对自心的描绘。

  评说当代新道家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刘仲林认为,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当代新道家,都必须以“道”作为核心概念。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道”是当代新道家的最核心概念,也是当代新道家最主要的理论特征,更是安立价值世界的根本意涵。

  一、人文之道——以人文为背景的“新道家”思潮

  构建当代新道家的六个方面,“道”论,“德”论,伦理价值学说,修养论与境界论,个人自由论与社会和谐论,社会国家管理学说。

  二、科学之道——以科学为背景的“新道家”

  道家思想的现代形态,总结归纳为四个基本论点: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无为论。

  三、创造之道——以综创为背景的“新道家”

  以综创为背景的“新道家”,主要指传统道家观与综创观结合,进行思想创新和理论建构的发展思潮。

  应当指出,以综创为背景的“新道家”,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一方面,以综创为背景的“新道家”坚持以“道”为最高追求,在道的框架下建构理论,符合道家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因为综创论中的“综合”不仅主张中国诸子百家综合,而且主张中西文化综合,已经超越了传统道家的边界,所以归入广义的“当代新道家”为宜。

  道家文化对法治的启示

  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霞认为,从表象来看,道家文化与法治的关联并不十分紧密,但是从思想实质来说,道家的精神恰恰十分契合法治精神。

  譬如,道家的天道思想触及到了法治公正性这一灵魂,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揭示了法治科学性的需求。总之,道家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同理论形态与法治相关的融合,为今天的法治建设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道家文化的法治启示:

  一、道家思维方式的法治启示:人类法治须以公平正义为准则。道家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推“天道”以明“人道”。道家之所以确立这种思维方式,是要在思想层面反映“天道”为“人道”立法、自然为人类立法这一宇宙秩序。

  二、道家生命观念的法治启示:法治建设须以保护环境为职责。道家生命观是一种宇宙大生命观,它始终将人类生命活动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就我国现阶段的环保形式来说,要加强环保立法,在环保立法中要强化人对自然保护的责任,要强化国家公权力机关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责任,要加大环保法治宣传力度。

  三、道家治国理念的法治启示:依法治国须以尊重规律为基层。首先要坚持科学立法,其次要坚持严格执法,第三要坚持全民守法。

  道家思想与社会治理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立柱认为,老子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思想之本在于“道”,司马迁说“老子修道”,《道德经》中“道”和“德”用得最多;另外,像“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经验性的总结也很多。

  老子的治理思想方面,首先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一分子,如果有修养这个社会就好治理,这种思想被儒家运用得很多,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实际上也是老子思想的引申、学习和发展。

  亳州人曹操能够成功,发挥了老子思想中的“俭”,“俭”让他得到了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最后也得到了天下,深刻理解老子思想,以道治理天下并取得很大成就的人就是曹操。

  老庄道家思想的精髓,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在“道法自然”,它使人们认识到自己作为自然之子的本源,保持纯然朴实之心的重要。后来进入后工业文明,道家思想有了新的生机。

  简单而自然地生活,是淮河流域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这也是中国文化追求大美精神的根本所在。

  将老子研究上升到新高度

  福建省老子研究会会长李德建认为,亳州这个论坛从老庄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生态建设、到法治中国,到今天的社会治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建议利用这个神圣的平台,加强对《道德经》的基础研究、体系研究、现实意义的研究。

  道就是中国文化当中的文化理想,我们只有建立在对这种文化理想的追求上,才能形成文化自觉,才能形成文化的力量。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和谐社会理论模型的建构,这也是综合国力中的基本要素。

  老子在我看来,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能够通过精炼的语言把宇宙万物的规律解释得这么清楚。老子是哲学之父,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光辉,他的思想是整个人类的里程碑。

  老子是科学之母。他靠的是心灵的思考,老子《道德经》中的相对论等,受到世界上一大批科学家的认可。

  老子思想蕴含管理哲学,“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就是老子天人合一的宇宙学思想。道还有宇宙万物核心机制的内涵,其最大的贡献是宇宙本源的发现与描述,这是独一无二的。

  在老子文化体系研究方面,希望能够推出现代化的大道科学思想体系,由基本的研究上升到体系的研究,从而到现实意义的研究。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