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鲁迅研究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苏州论坛”会议综述
栏目分类:道教动态 发布日期:2016-08-17 浏览次数:次
2014年11月21日至22日,由国际鲁迅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鲁迅研究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苏州论坛”在苏州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以“鲁迅与东亚文学”为中心议题,在鲁迅与传统文化、海外鲁迅研究、鲁迅文学经典与文本细读、鲁迅生平及相关史料考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一、鲁迅与传统文化
鲁迅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关系,历来为学界关注。浙江大学黄健教授通过回顾和分析东亚地区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儒家文化在提供阐释资源,促成东亚地区“鲁迅经典”的生成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他指出,发扬鲁迅精神,创造性地转化儒家文化传统,将成为东亚文化深层次沟通和交流的新的切入点,东亚文化和学术发展将因此迎来新局面。同是探讨鲁迅与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关系,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朴宰雨教授将研究视域转移至中国,并以域外学者的身份和视角,探究了鲁迅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及当下儒学复活潮流里的鲁迅价值。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先生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弟兄》对于儒家经典《诗经》的“暗引”艺术,一方面考察了鲁迅小说创作过程中有关“诗”与“真”的处理原则,另一方面对鲁迅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反省与批判等问题进行了延伸性探讨。
二、鲁迅与海外研究
鲁迅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不仅表现在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多重互动中,同时也表现在其与域外世界的广泛联系与影响上,此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关于“鲁迅与海外”的主题讨论。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孙郁教授围绕“鲁迅何以进入托尔斯泰的语境,又何以离开”这一话题,对鲁迅与托尔斯泰的“反凌辱”意识、自我牺牲意识、有关“人的解放”的思想及学术关联作了细致而详尽的论述。孙先生认为,鲁迅从动的尼采传统,完成了静的托尔斯泰的梦想,但又对托尔斯泰主义有所保留。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洪昔杓教授以鲁迅、柳树人、时有恒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为透视点,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三位先生的交往过程,论述了中韩知识分子于文艺观、人生选择方面的立场和价值倾向问题,洪教授的研究和发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近代东亚知识分子交往史的空缺。同样来自韩国,东西大学的金彦河副教授将韩国理想人格的代表人物丹斋与鲁迅进行比较,分别指出两位“民族之魂”在自我理想方面所具有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金彦河先生总结:基于彻底又非妥协的斗争和深刻又完整的自觉这一自我理想的特异性,丹斋与鲁迅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时代和民族要求的自我理想,即反帝民族主义战士、反封建启蒙主义战士的范畴,直到今天依然能够成为韩中两国探索真的爱国者和真的人之路的思想资源。在追溯鲁迅与日本现代文学的渊源时,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秋吉收副教授重点强调了左藤春夫这样一位“不仅是日本文人,同时也是东方诗人,并且在这两个本质的基础上,又是一位具有近代欧洲感觉的诗人”的日本学者在译介鲁迅作品、介绍鲁迅思想、推动中日文化发展时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大正时代的期刊杂志等纸质媒介,于秋吉收教授看来,也对鲁迅作品在现代日本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藤井省三先生从比较文学的角度,以“夜晚支那人”事件与女仆系谱为中心,对夏目漱石《哥儿》与鲁迅《阿Q正传》中的创作语境、主人公形象、故事设置作出了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对读。来自越南河内师范大学的阮氏梅筝、陈氏秋香女士,通过梳理出版鲁迅作品的情况,各个编译过程、各项研究工程研究鲁迅作品的情况,描摹了21世纪鲁迅学在越南的接受情况并对鲁迅学在越南发展已经遭遇的和将要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提出“解法”,为域外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对《记忆,暴力,辫子:鲁迅解读中国》、《鲁迅的革命》等五本新专著的细读和研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寇志明先生介绍并讨论了英语世界研究鲁迅的新“热”以及新的动态。长期从事鲁迅翻译文学研究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吴钧教授,此次会议从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谈起,阐述鲁迅大力提倡引进西方儿童文学的目的、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对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做了分析概括,并对鲁迅与安徒生相关作品的异同做了比较分析的初探。吴钧教授强调了翻译在鲁迅文学活动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她指出,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自觉和文体独立及鲁迅自身创作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鲁迅的文学世界与文本细读
如果说以上学者的鲁迅研究具有了宏观的全面的透视化特点,那么也有不少学者从某一维度,或某一视角展开了对于鲁迅文学文本的层层剖析,他们深入鲁迅的文学世界,对隐藏在文字作品中的鲁迅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有关鲁迅先生的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与艺术资源予以挖掘。
中国人民大学李今教授、杨联芬教授分别以《伤逝》和《离婚》为个案,探讨了鲁迅小说作品的反讽艺术和“吊诡的现代性”,张洁宇教授则以《野草》作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源头”,详细论述了散文诗的本质特征:它并不是更有诗意的散文,也不只是散文形式的诗歌,它必须是一种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的文体,这个文体本身的形式特征即是它的精神的体现。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吴耀宗先生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创作语境,整理了鲁迅的“隐形书单”——《青年必读书》,以说明鲁迅做《青年必读书》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说明此作长期以来不断引发新的诠释之因由。韩国外国语大学徐臻先生以“怪诞·恐怖·死亡”为视角,重点论述了《呐喊》、《彷徨》中的审美焦虑。同是研读小说集《呐喊》,苏州大学文学院黄轶教授将关注点集中于“文白”话语的文化身份隐喻与歧义性。黄轶教授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语言变革中三套语言系统——传统文人话语、民间白语、新启蒙话语(新知识分子话语)系统的厘清和比较,进一步指出,《呐喊》的语言形式既隐含着启蒙者仍然不属于“新话语权”的拥有者,也隐隐传达了鲁迅对启蒙未来命运的担忧。研究《呐喊》中“文”与“白”的文化身份隐喻,有助于认识中国文化—文学现代转型的广阔性和复杂性,辨析知识与权力的离散与勾结,对理清文学史与思想史的深刻关联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学者们借助于文本细读和文本重读,就鲁迅小说、杂文作品的艺术审美和精神价值层面提出了新的富有创设性的观点,具有了学术推进性意义。
四、鲁迅生平与原始资料考证
在有关鲁迅生平等原始资料的整理和考证方面,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之孙周令飞先生,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葛涛教授和陈洁博士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陈洁博士对鲁迅先生钞古碑与教育部职务之关系进行了详细考证,葛涛教授则以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史料辑存选录》为中心,梳理了萧军在延安期间传播鲁迅的史实,指出萧军不仅借助官方力量传播鲁迅,而且也注意在民间普通读者中播下鲁迅的火种。面对鲁迅的丰厚遗产,作为鲁迅的后人和鲁迅文化基金会的重要成员,周令飞先生在谈及许广平、周海婴之于鲁迅的贡献后,提出推广鲁迅精神和鲁迅方向的期望:从物质上的保存到精神上的弘扬,鲁迅家属彻底奉献鲁迅的期望是,鲁迅从个人到家族,从小家走向大家,从民族走向世界,从“鲁迅为公”的理念还诸社会,还诸大众,还诸世界。这也是此次国际鲁迅研究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苏州论坛”会议,以及整个鲁迅研究界的研究宗旨和重要目标。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