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祖西行——西行札记(三十九)
栏目分类:道教动态 发布日期:2016-08-20 浏览次数:次
山东莱州市城东10公里处有一座海拔并不高的山,它的名字叫大基山。此山呈半环状,四周群峰环抱,故又称掖山。《掖县志》:“掖水出焉,中为邃谷曰道士谷,刘长生修真处也”。这里是全真七子刘长生(1147—1203)的家乡,他于1198年在大基山谷中修建了昊天观。
远看这座山没有什么特色,一进山谷才发现此处别有洞天。山下有湖,湖边有道院,山谷中绿荫如茵,树木参天,这里是难得的清修之地。重阳祖师的七个子都谙熟诗书,精于书法,他们平时在这里谈经论道,吟诗作赋,山里留下了许多诗文和石刻。
我们拜谒了七真殿,院子里还有一眼清泉,泉水很旺。院中的两通石碑引起了我的兴趣,《道教源流宝经》,它对于研究道教的发展历史脉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拾阶而上,行不多远,抬头望见昊天观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昔人已去,唯有古观留存。殿前的那块石桌,当初的七子可否在此品茶论道。沿山路盘旋而上,一路上有楼有亭还有几处大殿,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上到山顶,回身远望,竟然发现对面山峰的半山腰处还有一座高塔,塔下还有一处道院。走了大半天的路,人已累得气喘吁吁,看见了对面山腰间的景致,让人又有了前行探访的动力。
丘祖1191年从陕西重阳宫回到家乡,在他的号召下修建了太虚观,四方道众云集在他的周围,信众日盛。丘祖教化信众,设坛斋醮,他经常徜徉在莱州昊天观、潍坊玉虚观和栖霞太虚观。
1219年四月他来到昊天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小的大基山昊天观一时间竟然在成了诸国关注的焦点,几个国家的使者争相前往的地方。八月李全和彭义斌两人奉南宋皇帝之命前来请丘处机出山,随后金人也奉其主之命前来召请,12月刘仲禄带来了成吉思汗的召书。大家都觉得丘祖的选择应该非金非蒙,谁知丘祖看了成吉思汗的召书之后,竟然应允了这位蒙古大汗的召请。
丘处机的这一选择决定了全真教的命运,前途无法预知,只有走下去才能看清前途。此时全真七子硕果仅存丘处机,振兴全真教的重任就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了。
刘仲禄寻访丘祖颇费周折,1219年5月1日奉成吉思汗之命从新疆额尔齐斯河畔出发,一行人走了七个月才来到了山东。当时的山东为南宋控制,南宋与蒙古是盟国。刘仲禄在益都府安抚司官吴燕和蒋元的引见下见到了丘祖的高足李志常。李志常又带他到潍坊见到了尹志平,三人一同到大基山昊天观拜见了丘祖。
1220年正月18日,73岁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带着他的十八个弟子离开了昊天观,2月初到达济阳。
刘仲禄和丘祖一行必须经过河北才能到达蒙古人控制的燕京。河北当时被金人占据,金国与蒙古是敌对国家,要经过河北诸地只有靠武力强行通过了。于是刘仲禄率兵直取衡水的深州和武邑,随后他又安排人在滹沱河修了一座桥,丘祖一行这才顺利到达燕京。
我们摄制组一行由莱州到济南,然后直奔河北省赵县。
金大定十五年(1175),郝大通于赵州行乞时突有所悟,于赵州桥下苦修六年,人称“不语先生”。
我们到赵县的时候正好下雨,阴雨连绵的赵州桥倍显凄凉,瓢泼大雨在桥面跌碎成水花,水顺着桥面滚滚而下。雨滴敲打着桥面,水花四起,行走在桥上,裤腿一会就全湿了。雨下得很大,桥下的河水明显涨起来了。想当年华山派祖师郝大通稳坐于赵州桥下,形同槁木,心如死灰。河水上涨,漫过膝腰,他不为所动,最后竟然安然无恙。
丘祖于1220年2月22日到达燕京,他们一行过卢沟桥,由丽泽门入宛平城。
离开赵县的时候天一直在下雨,路上就担心卢沟桥那边的天气。老天有眼,到了卢沟桥的时候,西沉的太阳破云而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沐浴在夕阳余辉下,庄严雄壮的身躯倒影水中,如水墨画般的美景将人带到远古的回味之中。
傍晚时分,夕阳在天际间留下一抹红晕,宛平城的上空一轮明月若隐若现,卢沟晓月,多么富有诗意的情景。大雨初晴,凹凸不平的桥面上还有积水,天边的余辉在积水上洒下点点金光。
这座修建于金代的古桥曾让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崇拜不已,称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桥。桥上有501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它们在默默地守护着京畿门户――宛平城。
流逝的岁月在石头桥面上留下了斑驳陆离的身影,一座古桥记录了一部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
中国道教协会特别委托陕西德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拍摄大型纪录片《丘祖西行》,《丘祖西行》剧组与道行天下网携手将西行路线上拍摄花絮及时在该网站和本公司的微信平台播出,给大家一个先睹为快、感知西行之路的机会。预计本片将在2016年春天在《中国网》上播出,届时敬请关注。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