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五行(上)
栏目分类:太极八卦 发布日期:2017-11-16 浏览次数:次
预备势:无极势,设面南背北方向,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肘微曲(肘肋相距约一拳宽),两手掌指自然分开呈八字掌,中指贴对裤缝,掌心朝里, 虎口朝前;上体沉肩、平胸、直背,头部下颏内收,虚灵顶劲;眼平视正南。 起势:混元一气 旋转乾坤 ①两腿尖外展如“八”字形,宽与肩同, 继之两脚跟外转,与两肘尖上下相对,脚尖微向内扣如“八”字形,两脚呈开步站立,膝部微屈;上体与双臂仍成上势不变。 ②两脚不动,两臂由体侧向前向上屈腕,徐徐提起,高与胸平,两臂屈肘呈圆弧形,两掌松垂,掌指朝下,掌心朝里,虎口相对,与胸同宽;眼平视前方。 ③紧接着,两肩向后松沉(即肩关节微向上提起约三分,复向后沉,使肩胛自然缩靠贴近)的同时,两掌上翻,坐腕,翘指,高与肩平,掌心朝前,拇指相对,两臂仍为圆弧形;眼平视前方。 ④紧接着,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的同时,两掌下按,掌心朝下(意在中指),虎口相对成圆,高与上腹平,两臂仍为圆弧形;眼平视前方。 ⑤紧接着,胯向左旋,两腿由马步转换成左弓步,上体随胯转向正东的同时,两臂仍呈圆弧形向左划弧摆动,两掌随之由八字掌变为扣指掌(劈空掌),手腕内扣,中指相对,掌心朝下,高与腰平;眼平视前方。 ⑥紧接着,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成左虚步的同时,两肩后沉,两臂自前向后分开至身体两侧,两掌随之按至胯旁,手腕内扣,掌指斜朝前方,掌心朝下,面朝正东;眼平视前方。 ⑦⑧动作与⑤⑥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 ⑨紧接着,胯向左旋,两腿成半马步,上体随胯转向西南的同时,两臂仍呈上动姿势,随胯向左转动,两掌仍按于两胯旁,掌心朝下;眼平视西南。 ⑩动作与⑨相同,惟左右相反,眼平视正南。 一、白猿出洞 双峰拜日 ①承上式,胯稍向左旋,左脚向后,向右脚内侧作括弧式收步,脚尖点地,脚面绷平,成左丁步的同时,两臂不动,两掌由扣指掌变八字掌,在胯旁以腕为轴向后旋转上翻,掌心朝上,掌指对胯;上体随胯右旋,遂仍转向东南;眼平视正南。 ②紧接着,右腿伸直立起,左腿在体侧屈膝上提,脚尖朝下,脚面绷平,成独立步的同时,两手从胯旁向前向上至胸前交叉成十字掌(右内左外),掌心朝里,沉肩垂肘,上体随之偏转向南;眼平视正南。 ③紧接着,右腿下蹲,上体随之下沉,左脚下落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左丁步的同时,两臂内旋,两掌仍成十字掌,翻转向外下按至左膝上,左掌心朝南,右掌心朝东,眼平视正南。 ④紧接着,左脚从右脚内侧经左向正南方作括弧式上半步,脚尖微内扣,上体随之转向正南,重心偏移至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的同时,两掌由八字掌变扣指掌,分别向东南、西南前上方劈出,掌心斜相对,掌距稍宽于肩,指与眉平;眼平视前方。 ⑤紧接着,两掌随之向下向里旋腕,拇指亦向下张开成八字掌,掌心朝下;胯随即右旋,上体随胯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由后向东,向左脚内侧作括弧式收步,脚尖点地,脚面绷平,成右丁步的同时,两臂外旋,以腕为轴,使两掌拇指向里翻转上挑,拇指朝上,掌心斜朝里,左手高与胸平,右手稍低于左手,两臂曲如环抱式,沉肩上提;眼平视正西。 ⑥紧接着,右脚自左脚内侧向前,向正南方作括弧式上步,脚尖微内扣,左脚跟随之内转,左腿屈膝微蹲成右虚步的同时,上体随胯左转,两臂仍成环抱式,使两掌向左搬托,掌心朝上,眼视右掌。 ⑦紧接着,上体随胯右转向南,重心向前偏移至右腿,屈膝前弓,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的同时,两掌以腕为轴,向上向里向下翻转成虎掌,断而边转边向正南前方伸指顶戳击出,成扣指掌。右掌在前,掌心朝左,高与胸平;左掌在后,掌心朝右,护于右肘内侧,两臂微曲,眼视右掌。 二、勒马悬崖 海底顶云 ①承上式,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微蹲,右腿自然伸直成右虚步的同时,两臂仍同上势,两手随之向前屈腕垂掌,掌指斜朝下,右掌高与胸平,左掌高与脐平;眼平视正南。 ②紧接着,右脚尖翘起外撇,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北,两腿成交叉步,膝微曲,左脚跟抬起的同时,右臂内旋,右掌随之由胸前向下向右胯后侧变虎掌,反手(掌心朝后)擒拿,继之,臂外旋翻腕,使虎口朝前,掌心朝上;左臂外转,左掌随之由脐前向上向右向下劈掌,小指一侧朝下,掌心斜朝里,高与腰平,两臂微曲;眼平视西北。 ③紧接着,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上,右胯上提,伸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上顶,左脚随即向西北前方蹬出,脚尖钩起朝上,劲贯脚跟的同时,两臂仍同上势,右手稍向上提;左手稍向下切按,上体正直;眼平视西北。 ④紧接着,胯稍向右旋,左脚向西北前方落步,脚尖微内扣,上体随胯转动,重心仍在右腿,成左虚步的同时,两臂成环抱式,两掌变八字掌上托至胸前,掌心朝上;眼视左掌。 ⑤再接着,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动,重心向前偏移至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的同时,两掌以腕为轴,自上向里向下翻转成虎掌,继而边转边向西北前方伸指顶戳击出成扣指掌。左掌在前,掌心朝右,高与胸平;右掌在后,掌心朝左,护于左肘内侧,两臂微曲;眼视左掌。 三、蛟龙溟蒙 雷劈山洪 ①承上式,胯先稍向左旋,复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北,右脚随即收靠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脚面绷平成右丁步的同时,两掌变八字掌在体前作抱球式,右掌在上,高与胸平,左掌在下,高与脐平,掌心相对,两臂仍曲如环抱式;眼平视东北。 ②紧接着,上体随胯稍向左转,右脚自左脚内侧向南向东作括弧式上步,脚尖内扣,右腿随即屈膝前弓,左腿自然伸直成横裆步的同时,上体随胯复向右转,重心偏移至右腿,右掌随之由胸前向右膝前下按,掌心朝下,左掌自下向上斜提举至左胸前,掌心斜朝上,两臂微曲;眼平视正东。 ③紧接着,右脚不动,胯向左旋,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随胯转向西的同时,左掌在胸前变扣指掌向左上方斜劈,掌心朝外,小指一侧朝上,高与眉平;右掌以腕为轴,从外向内上翻,掌心朝上,掌指对胯,两臂微曲;眼视左掌。 ④紧接着,胯继之左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南,左脚尖亦随之外撇落步,脚尖对向东南,右脚跟抬起,两腿微曲成交叉步的同时,左掌由扣指掌变成虎掌,顺势向左向下擒拿至左胯旁,虎口朝前,掌心朝里;右掌随之由胯旁变扣指掌,向右向上向左划弧至东南前方下插,掌指斜朝下,掌心朝左,手腕高与肩平;眼平视东南。 ⑤紧接着,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微曲站立,右腿随之屈膝提起向东南前方下踹,高与左膝平,脚内侧斜朝上,脚尖钩起;左手仍同上势不变,右手仍成插掌稍向前伸;眼平视东南。 ⑥紧接着,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正东,右脚向东南前方落步,脚尖微内扣,左脚随之碾转,左腿屈膝微蹲成右虚步的同时,两臂成环抱式,使两掌变八字掌向左搬托,掌心朝上,眼平视正东。 ⑦动作与第一势“白猿出洞 双峰拜日”中第⑦节动作相同,惟方向朝东南。 四、犀牛望月 转身托天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右腿微屈膝站立,左腿在后屈膝抬起,随即下落,脚尖点地的同时,两手向前屈腕垂掌,指尖斜朝下,两臂仍成环抱式,上体正直;眼平视东南。 ②紧接着,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北,左脚亦随之以脚尖为轴,脚跟内转落地,脚内侧朝西北的同时,左掌由右肘内侧向左上方斜劈,掌心朝外,小指一侧朝上,高与眉平。右臂下落,右掌以腕为轴,从外向里上翻,掌心朝上,掌指对胯,两臂微曲;眼视左掌。 ③紧接着,胯继之左旋,上体随胯转向正西,右脚随即由后经左脚内侧向西北向北作括弧式上步,脚尖内扣,腿自然伸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的同时,左手变虎掌从上向左下方擒拿至左胯旁,虎口朝前,掌心朝里,右手变八字掌,由胯向前穿出至腹前,虎口朝上,掌心朝里;两臂微曲,眼平视正西。 ④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北,重心偏移至右腿,屈膝前弓,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手随上体向西北前方伸出,虎口朝前,掌心朝上,高与肩平,左手姿势仍同前不变;两臂微曲,眼平视西北。 五、青狮抱球 闪耀金庭 ①承上式,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两腿由右弓步变成左虚步的同时,右臂西北向上向正南屈肘扣腕、垂掌,掌指朝下,掌心朝后,腕高与胸平,左臂姿势仍同前不变;眼平视正南。 ②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东,右脚尖亦顺势外撇;左脚跟抬起,两腿微曲成交叉步的同时,右掌自胸前向下经右肋变虎掌,擒拿按至右胯后侧,虎口朝前,掌心朝下,臂微曲;左手亦随之变为八字掌,由左胯旁向左向上成环抱式举至身体左侧,虎口朝上,掌心朝里,高与肩平;眼平视东南。 ③紧接着,上体与两手姿态仍同前不变,重心前移至右腿,微曲站立,左腿屈膝向后向上尥踢,脚面绷平,脚底朝上,与右掌心相对,高与膝平,眼平视东南。 ④紧接着,右脚跟微抬起,以脚前掌为轴,胯向右旋的同时,左腿由外向里屈膝前提,脚尖钩起,脚内侧朝上,随胯转至正西落步,脚尖内扣,屈膝微蹲,右腿自然伸直成横裆步;上体亦随之转向正北,双手臂姿势仍同前不变,左掌心朝上,高与胸平,右手变八字掌,按于右胯旁,掌心朝下;眼平视正北。 六、豹子含美 仰颈惊林 ①承上式,右脚自东经左脚内侧向后作括弧式退一步至正南,重心后移至右腿,屈膝微蹲,左腿在前自然伸直成左虚步;胯随即稍向右旋,上体转向正东的同时,右手由胯旁向前向上向右向后上方架掌靠肘,掌心朝外,小指一侧朝上,臂微曲;左手随之屈臂内旋按掌至颈部前,虎口朝上,掌心朝里;眼视右掌。 ②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随之转向东北,重心偏移至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伸直成横裆步的同时,右手向前下落,与左手一起向左斜捋至胸前托起,掌心朝上,两臂屈成环抱式;眼视右掌。 ③动作与第一式“白猿出洞 双峰拜日”之第⑦节动作相同,惟两手前伸顶戳时,右脚尖正对南方,左腿在后微屈膝抬起,脚尖朝下,脚跟朝上。 七、大鹏展翅 群兽震惊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仍在右腿,两掌下垂,掌指斜朝前下方,左腿向前屈膝上提,小腿内扣,脚尖斜朝下,脚面绷平,右腿随之伸直站立,胯稍向左旋成独立步的同时,左掌由下向左向上斜劈架至头额前方,掌心朝外,小指一侧朝上,稍高于头,右掌随之下按右胯旁,掌心朝下,拇指一侧朝里;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南。 ②紧接着,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北,左脚向东北落步,脚尖外撇,身体重心向前偏移至左腿,右腿在后,两膝微曲的同时,左手变虎掌,自上向左向下擒拿至左胯旁,虎口朝前,掌心朝里,右掌随之由胯旁经右腰侧穿出,向上向东北前方下插,掌心朝左,掌指斜朝下;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北。 ③、④、⑤动作与第三式“蛟龙溟蒙 雷劈山洪”之第⑤、⑥、⑦节动作相同,惟方向朝东北。 八、花鹿采芝 俯饮清泉 ①动作与第二式“勒马悬崖 海底顶云”之第①节动作相同,惟方向朝东北。 ②紧接着,右脚尖翘起外撇,胯向右转,上体随胯转向东南,重心仍在左腿;同时,右掌由胸前向右上方斜劈,掌心朝外,小指一侧朝上,高与眉平;左掌随之外旋上举至体前,掌心朝上,高与上腹平,两臂曲如环抱式;眼看右掌。 ③紧接着,胯继之右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南,右脚尖随之撇向西南,身体重心偏移至右腿,左脚跟抬起,两腿屈膝微蹲成交叉步的同时,右掌变虎掌,自上向右向下擒拿至右胯旁,虎口朝前,掌心朝上;左掌随之向上向前下劈,小指一侧朝下,掌心斜朝里,高与腰平,两臂微曲;眼平视西南。 ④紧接着,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右胯上提伸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脚尖朝下,脚面绷平;眼视西南下方。 ⑤紧接着,右腿屈膝下蹲,左腿随之下落成跪步,脚尖在右脚内侧后方点地,膝朝西南,同时,左掌向左膝外切按,小指一侧朝下,掌心朝里,掌指朝前,眼视前下方。
九、黄蟒吐津 戏引蝼群 ①承上式,左掌变八字掌,由左膝外侧向后反掌(掌心朝上)抄起至东北方的同时,胯向左旋,上体随胯左转向东南,眼视左侧方。 ②紧接着,胯继之左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北;左脚随之稍向东北前方移步,脚尖外撇,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随之屈膝提起,向东北前方下踹,高与左膝平,脚内侧朝上,脚尖钩起的同时,左掌外旋上托,再内旋变虎掌,经胸前向下擒拿至左胯旁,虎口朝前,掌心朝上;右掌亦随之由胯旁提起经胸前向东北下插,高与右肋平,掌心朝左,掌指斜朝下,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北。 ③、④动作与第七式“大鹏展翅 群兽震惊”中的第③、④、⑤节动作相同,方向亦同。 十、鲤鱼打挺 波浪滔天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南,右脚尖随之翘起外撇的同时,右掌向右上方斜劈不停,继以腕为轴,使拇指由外向里翻转上挑成八字掌,高与右肋平,掌心朝里,虎口朝上,右臂随之稍向右下沉;左掌随之后收,经左胯旁向左向上划弧至头部左侧,屈腕内扣,高与眉平,虎口朝上;两掌心斜相对,两臂曲如环抱式;眼平视正南。 ②紧接着,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以脚前掌为轴,上体随胯向右旋转至正北的同时,左腿由外向里屈膝前提,脚尖钩起,脚内侧朝上,随胯右转至正西落步,脚尖内扣,两腿屈膝微蹲成马步;双臂姿势仍不变;眼平视正北。 十一、雄鹰探山 双擒鸡群 ①承上式,上体右靠,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之由西收回,经右脚内侧向后向左作括弧式迈步还原至正西,上体复向左靠,重心移至左腿的同时,左掌内旋,向下经体前向上向左上方变扣指掌斜劈,继以腕为轴,使拇指向里翻转上挑成八字掌至上体左侧,高与肩平,掌心朝右,虎口朝上,臂微曲;右臂姿势仍同前不变,眼平视正北。 ②动作与第①节动作相同,惟左右相反,两腿微蹲变成马步。 ③紧接着,步型不变,两腿继之半蹲的同时,双臂由两侧向胸前微合成环抱式,沉肩垂肘,两掌不变,掌心朝里,虎口朝上;眼平视正北。 ④、⑤动作与第一势“白猿出洞 双峰拜日”中的第⑥、⑦节动作相同,惟原地换势,方向朝东北。 十二、仙鹤腾空 飞舞风云 ①承上式,两脚不动,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两腿成右虚步的同时,上体随胯仍朝东北,两掌随之内旋收回,分向腰胯两侧下按,掌心朝下,掌指朝前,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北。 ②紧接着,胯向左旋,上体先随胯左转向西,继之身体重心由左腿后移至右腿,两腿成左虚步的同时,两掌随之旋动变八字掌,由胯两侧外旋上穿至胸前交叉成十字掌式(左外右内),掌心均朝里,虎口均朝上;两臂环曲眼平视正西。 ③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先随胯右转向东,继之身体重心由右腿后移至左腿,两腿成右虚步的同时,两手仍成十字掌内旋,转向正东,左掌仍在外,右掌仍在内,掌心均朝外,掌指斜朝上,两臂环曲,微下沉;眼平视正东。 ④紧接着,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北,右脚自东向右向左腿后作括弧式插步至西北的同时,两掌微上提,向左上方旋动至左肩前分开;右掌经面前向右划弧至右肩前,稍高于肩;左掌向左向上划弧至头部左侧,高与眉平,两掌心均朝外,掌指均朝上,两臂环曲;眼视左掌。 ⑤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重心仍偏在左腿上,两腿成横裆步的同时,两掌由上向右向下擒拿扑按,左掌在前,高与腰平,掌心朝下;右掌在后成虎掌,高与上腹平,掌心朝正南,掌指朝上;两臂微曲;眼视左掌。 ⑥、⑦动作与第二式“勒马悬崖 海底顶云”中的第④、⑤节动作相同,惟原地变换步型,方向朝东南。 十三、金猴窃丹 炉火皆平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胯稍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南,右脚随之由后向前作括弧式上步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脚面绷平,成右丁步的同时,两掌收回在体前变八字掌作抱球式,右掌在上,高与胸平,左掌在下,高与腰平,掌心相对;两臂环曲;眼平视西南。 ②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西,左脚不动,右脚随之由左脚内侧向后向西北作括弧式上步,脚尖翘起的同时,右掌自胸前向右向后下按至右胯旁,掌心朝下,虎口朝左;左掌随之内旋,由腹前向左上方斜举至头左侧,掌心朝里,虎口朝上,两臂微曲;眼平视正西。 ③紧接着,左脚不动,右脚踏实,胯随之左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南的同时,右掌随胯外旋转腕上翻,掌心朝上,虎口朝前;左掌随之变虎掌至头顶上方,掌心朝下,虎口朝后,两臂环曲,眼平视正西。 ④紧接着,胯稍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西,身体重心偏移至右腿,两腿变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向西北内旋转腕上托,高与眉平,掌心仍朝上,虎口朝后;左掌姿势仍同前不变,两臂环曲;眼视右掌。 十四、青娥探月 波平浪静 ①承上式,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的同时,左掌由头顶变扣指掌,向左侧方斜劈,继之以腕为轴,使拇指由外向里翻转上挑成八字掌,高与眉平,掌心朝里,臂微曲;右掌随之由西北上方向下向里屈肘经胯旁变扣指掌上穿至胸前,掌心朝里,掌指朝左前方;眼平视正南。 ②紧接着,左脚继之外撇落步,脚尖朝东,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北,右脚随之由后向南向东南作括弧式上步,两腿成右虚步,双臂姿势仍同前不变,向左斜扳至左胸前;右掌亦随之向左戳指,两掌心均朝里,两臂曲如环抱式;眼平视东南。 ③动作与第一式“白猿出洞 双峰拜日”中的第⑦节动作相同,惟方向朝东南。 十五、黑熊反掌 威震森林 ①承上势,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稍向外撇,胯稍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的同时,右掌向右向后上方斜劈,继之以腕为轴,使拇指由外向里翻转上挑成八字掌,高与肩平,掌心朝里,虎口朝上;左掌姿势仍同前不变,由体前上举至头部左侧,掌心朝里;两臂曲如环抱式;眼平视正南。 ②紧接着,右脚尖内扣落步,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北,左脚随之稍向外撇,两腿变成左弓步的同时,两掌的动作与第二式“勒马悬崖 海底顶云”中第⑤节的两掌动作相同,方向亦同。 十六、金蟾得度 醉卧瑶池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腿,两腿变成左虚步;胯随之稍向左旋的同时,左掌微向后收至左肋前,屈腕下垂;右掌随之经左掌上向前屈腕下点,高与胸平,两掌指均朝前下方,左掌心朝右,右掌心朝左,眼平视西北。 ②紧接着,胯继之左旋,上体随胯稍向左转,左脚尖随之外撇向西南的同时,左掌自右肘内侧上穿至额前上方,变虎掌擒拿,掌心朝上,虎口朝右;右掌随之由前下落至腹前,高与腰平,掌心朝左,掌指朝前,两臂环曲;眼平视西北。 ③紧接着,胯继之左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左脚尖外撇向南,右脚跟随之离地抬起,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使两腿交叉屈蹲成歇步的同时,左掌继之由额前向左向下擒拿至左胯旁,掌心朝后,虎口朝左,右掌随之由腹前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划弧按至左腿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前,两臂环曲;眼视右掌。 十七、喜鹊登枝 寒立梅荫 ①承上式,两腿直伸站起,胯稍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南,身体重心随即移至右腿上,左腿屈膝提起,脚尖朝下,脚面绷平,成独立步的同时,右掌由下经胸前上挑变虎掌,向右向后向下划弧擒拿至右胯旁,掌心朝里,虎口朝前;左掌随之由左胯旁向左向上向前划弧下按至右肋前,掌心斜朝下,掌指朝右,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南。 ②紧接着,右腿直立不动,上体与双臂姿势仍同前不变;左腿向东南前方伸直铲出,高与胯平,脚外侧朝前,脚面绷平,脚尖内钩;眼平视东南。 ③、④动作与第二式“勒马悬崖 海底顶云”中第④、⑤节动作相同,惟方向朝东南。 十八、苍龙入海 意守心宁 ①承上势,动作与第十三式“金猴窃丹 炉火皆平”中第①节动作相同,方向亦同。 ②紧接着,右脚向左腿后作括弧式插步至东南,脚外侧着地,脚尖内钩,左腿随之向下半蹲,胯随即向右后旋,上体随胯转向东北,两腿变成右仆步的同时,右掌自胸前向右向后向东南下方划弧斜砍至右胯旁,掌心朝下,掌指朝东;左掌随之由腹前向右向后上托至左肩侧,掌心朝里,虎口朝上;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南。 ③紧接着,右脚尖外撇,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南,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伸直站立,左腿随之屈膝前提 ,向东南下方伸直踹出,高与膝平,脚外侧斜朝上,脚尖朝右上钩的同时,右掌由胯旁向右向后划弧,屈臂上提至右耳侧,屈腕垂指,掌心朝下,掌指朝前;左掌随之由左肩侧向上向右前方下按至腹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右,臂微曲;眼平视东南。 ④、⑤动作与第二式“勒马悬崖 海底顶云”中第④、⑤节动作相同,惟方向朝东南。 十九、野马抖鬃 烈性飞腾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腿,胯稍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两腿变成左虚步的同时,右掌由左肘内侧向下向后向右向上旋臂划弧至右肩侧,高与耳平,掌心斜朝下,掌指朝前;左掌随之由前向右向后斜插至右肋前,掌心朝里,掌指朝右;两臂环曲,眼平视东南。 ②紧接着,左脚由东南向西北作括弧式退步,胯向左后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北,身体重心向后偏移至左腿,两腿变成左弓步,双臂姿势仍同前,随之左转至东北,继之两掌变虎掌,边转边向西北前方伸指顶戳击出成扣指掌;左掌在前,掌心朝右,高与胸平;右掌在后,掌心朝左,护于左肘内侧;两臂微曲,眼视左掌。 二十、神猿入洞 性归心田 ①承上式,两脚不动,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腿,两腿变成左虚步,胯向左旋,上体随胯转向正西的同时,左掌自前向下,经左胯旁向后搂至臀部后侧,高与腰平,掌心朝后,掌指朝下;右掌变八字掌内旋上提至体前,高与肩平,掌心朝下,掌指朝前;两臂微曲,眼平视西北。 ②紧接着,胯向右后旋,左脚尖随之内扣朝东北,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两腿成右虚步的同时,上体随胯转向东南,左掌由后向左向上向前旋臂划弧至左肩侧,高与肩平,掌心朝下,掌指朝前;右掌随之由体前向右向下按至右胯旁,高与胯平,掌心朝下,掌指朝前;两臂微曲,眼平视正南。 ③紧接着,右脚由东南向西南作括弧式退步,脚尖微内扣,胯向右后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南,左脚随之原地碾转,身体重心偏移至右腿,两腿变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掌下落,与右掌一起变虎掌,边转边向西南前方伸指顶戳击出成扣指掌;右掌在前,掌心朝左,高与胸平;左掌在后,掌心朝右,护于右肘内侧;两臂微曲,眼视右掌。 廿一、彩凤凌空 百鸟齐鸣 ①承上式,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外撇的同时,右掌变八字掌,内旋翻腕上提,高与头平,掌心朝外;左掌亦变八字掌,外旋翻腕下落至上腹前平托,高与腰平,掌心朝上,虎口朝前;上体仍面朝西南,眼平视西南。 ②紧接着,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西北,右脚尖外撇向西北落步,身体重心向前偏移至右腿,左脚跟随之离地抬起,两腿成交叉步的同时,右掌变虎掌,自面前向右向下擒拿至上腹前,掌心朝外,虎口朝左;左掌随之变虎掌,由腹前向西南前方内旋上托,稍高于头,掌心斜朝上,虎口朝右;两臂微曲,眼平视东北。 ③紧接着,胯继之右旋,左脚由右腿后向东北作括弧式上步,脚尖微内扣,右脚随之原地碾转,上体亦随胯转向西北,身体重心偏移至左腿,两腿变成左弓步的同时,左掌下落,与右掌一起在胸前边转边向东北?前方)伸指顶戳击出成扣指掌;左掌在前,掌心朝右,高与胸平;右掌在后,掌心朝左,护于左肘内侧;两臂微曲,眼视左掌。 廿二、伏虎灵台 永守黄庭 ①承上式,胯向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南,右脚收回经左脚内侧向西偏北作括弧式退步,左脚随之原地碾转,使脚尖朝南,身体重心仍在左腿上,两腿成横裆步的同时,两掌分开,经胯两侧变八字掌,向内合抱(如卡物状)至体前右侧,高与腰平,掌心朝后,掌指朝下,虎口相对,眼视两掌。 ②紧接着,右脚尖外撇,胯继之右旋向后,上体随胯转向正西,身体重心偏移至右腿,膝微曲,左脚随之自然伸直在后的同时,两掌仍呈上势向右向后扳按,高与腰平,掌心朝下,虎口相对,眼视两掌前下方。 ③紧接着,胯继之右旋,上体随胯转向正北,右脚尖随之外撇向北,左脚随之向北作括弧式上步,与右脚平行站立,间距与肩同宽,两腿微蹲成开立步的同时,两掌由体前向两侧分开斜垂,高与胯平,掌心朝后,掌指朝下;两臂微曲,眼平视正北。 廿三、抱元守一 正气长存 ①承上式,两腿半蹲成马步,上体随之下沉的同时,两掌由体侧外旋,向下经腹前上穿至胸前交叉成十字掌,左掌在外,右掌在内,掌心均朝里;头随之微向后仰,眼视正北。 ②紧接着,步型不变,两肘上托,高与肩平的同时,两掌内旋分开至面部两侧,高与眉平,掌心朝外,掌指相对,两臂环曲;头正身直,眼仍平视正北。 ③紧接着,两腿站起,膝部微曲的同时,两掌向两侧分开下落至两胯旁,还原成预备式。 收式:动静结合 反转乾坤 ①承上式,两脚跟内转贴靠,继之两脚尖内扣并拢,两腿还原成并步式。 ②继练第二遍时,可从廿三式“抱元守一 正气长存”第③节开始,自北起势,最后至南还原收式,动作皆相反。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