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太乙五行拳(原名:武當太乙五行擒撲23式)拳譜
栏目分类:太极八卦 发布日期:2017-07-09 浏览次数:次
此拳路技巧高,拳理深。其步法身法,均貴柔而用剛,樸實而無華。其技擊方面則注重擒拿,其掌勁多沉重而具爆炸性,以鬆柔為基,勁從內發,充分表現出武當內家功夫之特色。常練可以調劑、改善生理功能,增進身心健康,延緩衰老。 此拳係明弘治(孝宗朱佑樘年間
此拳路技巧高,拳理深。其步法身法,均貴柔而用剛,樸實而無華。其技擊方面則注重擒拿,其掌勁多沉重而具爆炸性,以鬆柔為基,勁從內發,充分表現出武當內家功夫之特色。常練可以調劑、改善生理功能,增進身心健康,延緩衰老。
此拳係明弘治(孝宗朱佑樘年間(1488—1504)),由武當山道教龍門第八代宗師張守性,根據武當丹士張三丰《太極十三式》,並上溯漢末名醫華陀《五禽戲》,及道門流派中吐納、導引、技技等融煉而成。
它極注重身法,貴柔而用剛,樸實無華。又善於「插搥」,近似蔡李佛「陽插搥」,惟因身法步法均不同,故插搥有異。
金子弢(原名愛新覺羅‧溥儇;為清皇室子弟,宣統溥儀乃其長兄)。於1929於武當山隨李合林學此拳,一直秘練不傳,於1980年才公開表演,震驚四座。後被邀返饋武當山,傳趙劍英,劍英傳現任武當拳術教練鍾雲龍道長。鍾雲龍傳袁康就。
起式 ﹏ 混元一氣,旋轉乾坤
1. 白猿出洞,雙峰拜日
2. 懸崖勒馬,海底頂雲
3. 蛟龍溟蒙,雷劈山洪
4. 犀牛望月,轉身托天
5. 青獅抱球,閃耀金庭
6. 豹子含美,仰頸驚林
7. 大鵬展翅,群獸震驚
8. 花鹿采芝,俯飲清泉
9. 黃蟒含津,戲引眾猛
10. 鯉魚打挺,波浪滔天
11. 雄鷹探山,雙擒雞群
12. 仙鶴騰空,飛舞風雲
13. 金猴竊丹,爐火皆平
14. 鯨鱷探月,波平浪靜
15. 黑熊反掌,威震森林
16. 金蟾脫殼,醉臥瑤池 後坐,雙掌順時針繞斜下插。左轉,左腳尖外擺。重心前移,成左歇步,同時左掌劈、扣,收至左胯旁,右手上托下按掌,置於大腿旁成圓弧形(眼視東南方)。
17. 喜鵲登枝,寒立梅蔭 右掌於左耳前方劈、扣,收置右胯旁起身重心右腳,左切掌(腰高)。左鏟腿,落步。右轉坐胯,雙手環抱式;左轉戳掌。
18. 蒼龍入海,意守心寧
19. 野馬抖鬃,烈性飛騰
20. 神猿入洞,性歸心田
21. 彩鳳淩空,百鳥齊鳴
22. 伏虎靈台,永守黃庭
23. 抱元守一,正氣共存
24. 收式 ﹏ 動靜結合,反轉乾坤
一、拳理﹕
全套共有七大組,前五組為五行各一,後一組為五行相生,另一組為相剋。
由「白猿出洞」至「勒馬懸崖」為「金」。
由「蛟龍溟濛」至「大鵬展翅」為「水」。
由「花鹿採芝」至「雄鷹探山」為「木」。
由「仙鶴騰空」至「黑熊反掌」為「火」。
由「金蟬得道」至「蒼龍入海」為「土」。
由「野馬抖鬃」至「神猿入洞」為「相生」。
由「彩鳳凌空」至「伏虎靈台」為「相剋」。
二、功理:
其一,以五行的形態、性能、方位為基準,將基本拳式組成五行系統,作為拳種各拳式的基本元素:如人體的前、後、左、右、中五個方位,將「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為五行。太乙五行拳從動作編排和動作路線上,緊扣五行之理,井井有序的穿行於九宮中。
其二,以五行結合人體。常用的有以五行配五臟,內外五行相互聯繫,又與技擊聯繫。「內五行要合,外五行要順」。「心息相依,任其自然」,依其五行相生相剋之數,調節陰陽平衡。正是人有陰陽,成於五行,以道理為指導,以養身為宗旨,以技擊為末學。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觀點,意在追求自然,返樸歸真。「以靜為基,以柔為形」,養生與技擊的有機結合就是太乙五行拳的基本指導思想。
其三,以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規範拳術。太乙五行拳碾轉繞環,環顧八方,分陰陽定五行,踩八卦,穿九宮,「使氣力之所到,架勢即隨之;架勢之所至,而氣力即注之」。一招一勢陰陽相滲,在八卦陣中千變萬化,在太極圈和四方四隅變化,形成九宮穿遊的格局;手是環抱式,腳走括弧式,腰隨胯轉,肩胯相對,旋胯擰膀,在方丈之地行雲流水,勁勢無窮,暢流不息,而元氣按人體五行(迴圈)遍佈之意,使內氣流暢和聚集,有助於內功的形成。這種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的提煉和昇華。此乃一曰養身健體,二曰禦敵防身,是修煉之宗旨。
三、基本技法:
以靜為基,以柔為形,神足而意遠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尚意不尚力
動中求靜,靜中求動,重意不重形
意氣勁形,心息相隨,化勁不硬抗
辯位於尺寸毫釐,制動於擒撲封閉
四、基本特點:
樁式沉穩,架勢緊湊
腰隨胯轉,肩胯相對
兩手環抱,腳走弧線
綿軟纏繞,走圓化柔
動如蛇之行,柔似蠶作繭。
五、養身特點
呼吸自然,周身放鬆;心靜意專,神態精神;
內外三合,節節貫通;任憑陰陽,身法中正;
意到氣到,氣隨意行;內外合一,神形兼備;
奇經八脈,暢流全身;太乙五行,旨在養身。
張老師武術示範教學影片
﹙一﹚手型 ﹙二﹚手法 ﹙三﹚腿法 ﹙四﹚步法
1. 八字掌
2. 劈空掌
3. 虎爪掌
4. 龍爪掌
1. 劈掌
2. 戳掌
3. 按掌
4. 插掌
5. 砍掌
6. 纏掌
7. 靠肘
8. 擒撲手
1. 含雞襠
2. 鶴步襠
3. 熊步襠
4. 鹿步襠
5. 虎步襠
6. 獅步襠
7. 盤龍襠
8. 鴉雀襠 1. 上步、退步
2. 進步
3. 擺步
4. 扣步
5. 插步
6. 跪步
7. 碾腳
8. 蹬腿
9. 踹腿
10. 鏟腿
11. 撩腿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上一篇:全真龙门派发展和历代宗师高道
下一篇:武当太乙五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