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白玉蟾的《道德宝章》不仅所传老子文本与汉代“河上公章句”及王弼注释本存在许多不同,而且其断句也是别出心裁的。

文/詹石窗

著书弘道 白玉蟾编纂《道德宝章》

基于归本大道的信念,白玉蟾特别注意老子《道德经》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为此,白玉蟾编纂了《道德宝章》。此书影响甚大,世有多种版本流传,诸如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年)平水中和轩王氏刻本、《四库全书》本等。杨绍和《楹书隅录》卷三尝谓:“金本《德道宝章》一卷,昔得诸京师书肆,书高二尺一寸有奇,字径一寸五、六分,作欧虞体,古秀遒劲,镌刻极精。”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道德宝章》(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说明该书或又称《德道宝章》,此“德道”之称与汉代马王堆帛书所出《老子》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排序似乎存在着某种传承关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随文标识,不训诂字句,亦不旁为推阐,所注乃少于本经,语意多近于禅偈,盖佛、老同源故也。”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此书颇有可取”,可见它的价值早已被前人所重视。

《道德宝章》断句别出心裁

白玉蟾的《道德宝章》不仅所传老子文本与汉代“河上公章句”及王弼注释本存在许多不同,而且其断句也是别出心裁的。例如《养身章第二》,通常第一句读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而白玉蟾则在“为”与“美”之间断开,读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对于前半句,白玉蟾注曰“求为美名”,而在后半句又注曰“不得美名”,由此可见,白玉蟾是反对刻意追求,他所倡导的是遵循自然。

再如《无源章第四》,他的读法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修道者(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书中多样符号增进教内人士识“道”

这一章的注释,不仅用字措辞特别虚少,而且用了许多符号,例如“道”之后用一个圆圈“○”表示,而“冲而用之”则用虚实两圆“ ”表示,该章的最后“象帝之先”依然用一个圆圈“○”表示,在教外人士看来,这也许显得颇为神秘,但在教内人士看来,则是一目了然,分明是在表征“道”化万物而万物又复归于“道”的宇宙发生论,以此复归的精神来指导修道。

“心”:《道德宝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统观全书,可以发现白玉蟾注疏的立宗旨趣乃是“以心合道”“身心一如”,通过调心养气,融通大道。就修持的角度看,全书紧紧围绕一个“心”字做文章,从第一章开始,白玉蟾就以“心”为主题,提出了意味深远的关键词组,诸如“虚心无念”,“知道见心”。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以心合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后各章,“心”依然是《道德宝章》除了“道德”之外最为重要的概念,如《无源章第四》的“藏心于心”“混心于物”,《虚用章第五》的“以天地心为心”,《成象章第六》的“此心本无生死”,《韬光章第七》的“此心长存”,《易性章第八》的“心亦如此”,《运夷章第九》的“放下身心”及“潜心勿用”。

如《能为章第十》的“无事于心,无心于事”以及“心同太虚”,《检欲章第十二》的“见色明心”,《厌耻章第十三》的“此心泰然”,《赞玄章第十四》的“心无形象”,《显德章第十五》的“心与道冥”,《归根章第十六》的“道即心,心即道”,《淳风章第十七》的“平常心是道”,《俗薄章第十八》的“自昧固有本心”。

如《还淳章第十九》的“心兵不起”,《异俗章第二十》的“心若死灰”,《虚心章第二十一》的“即心即道”与“即道即心”,《益谦章第二十二》的“以心尽心”以及“存心不昧”,《虚无章第二十三》的“了心而已”,《苦恩章第二十四》的“心如墙壁”,《重德章第二十六》的“持心抱一”与“心超物外”,《巧用章第二十七》的“死心忘形”,《反朴章第二十八》的“心宽体胖”。

如《无为章第二十九》的“心之所居”,《俭武章第三十》的“心与物驰,事与心战”,《偃武章第三十一》的“不可师心”,“心死神存”,《圣德章第三十二》的“心之在我”,《辨德章第三十三》的“以心合道”,《任成章第三十四》的“心无方所”,《任德章第三十五》的“心安则性平”和“从心不踰矩”,《微明章第三十六》的“游心于物”,《为政章第三十七》的“心生于道”,《论德章第三十八》的“无所事于心”。

如《法本章第三十九》的“性者心之本”,《去用章第四十》的“以心全性”和“以我全心”,《道化章第四十二》的“心念所形”,《遍用章第四十三》的“冥心合道”,《洪德章第四十五》的“心无其心”,《俭欲章第四十六》的“知有此心”,《鉴远章第四十七》的“心包太虚”,《忘知章第四十八》的“心不在物,无物无心”,《任德章第四十九》的“不以我为我,乃见心中心”,《贵生章第五十》的“此心自若,本无生死”。

如《养德章第五十一》的“心全”,《归玄章第五十二》的“以心契心”,《益证章第五十二》的“心不正”,《修观章第五十四》的“心中心”,《玄符章第五十五》的“无心”,《玄德章第五十六》的“观心非心”,《淳化章第五十七》的“心之所富”,《顺化章第五十八》的“心不可测”,《守道章第五十九》的“道即心也”,《居位章第六十》的“心境两忘,物我一空”,《谦德章第六十一》的“净心”。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道即心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为道章第六十二》的“心者造化之源”,《恩始章第六十三》的“心不外物”,《守微章第六十四》的“知此心即道心”,《淳德章第六十五》的“心乱”,《后己章第六十六》的“心为万法之王”,《三宝章第六十七》的“身心不动”,《配天章第六十八》的“小心翼翼”,《玄用章第六十九》的“当下心息”,《知难章第七十》的“不知心”,《知病章第七十一》的“三界惟心”,《爱己章第七十二》的“人不能究心”,《任为章第七十三》的“心易悟而不易于了”。

如《制惑章第七十四》的“不可以我心代他心”,《贪损章第七十五》的“以其心之情不尽”,《戒强章第七十六》的“心杂则道愈远”,《天道章第七十七》的“心之性,性之神”,《任信章第七十八》的“心无为则天道乃见”,《任契章第七十九》的“以心契心,以道契道”,《独立章第八十》的“心心相照”等等。这些引述表明,《道德宝章》八十一章仅有少数几章未出现“心”字,足见“修心合道”乃是南宗道教立宗行世的教理基础。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遵循“以心合道”的思路,白玉蟾还对《常清静经》作了注疏,今所见《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题“海南琼琯子白玉蟾分章正误、终南隐微子王元晖注”,说明其基本框架是由白玉蟾确定的。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清静(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与《道德宝章》的风格相同,《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的正文夹注文字也是非常洗练、高度概括,并且配有符号图像,当出自白玉蟾之手。全书五章,分别是《先天大道章第一》《造化自然章第二》《全神合道章第三》《贤愚见识章第四》《应现无方章第五》。全书从大道性状特征的阐述入手,进而归到心性修养上来,最终落实到“清静”二字上,白玉蟾对此是心领神会的,他以一个圆圈为表征,且化用《周易·系辞传》的言辞,谓“清静”即是“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指明了清静之教即归本天地、导人去欲合道,其精神旨趣与《道德宝章》相同。

白玉蟾祖师一生的道学记忆——《道德宝章》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相关内容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