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试论檀君神话与道教的基本文化精神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7-02   浏览次数:

       哲学向来被认为是无前提的科学,而要解读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包括宗教思想),无论如何是不能脱离该民族根源性的神话传说,也曰故乡的经验。这主要是因为,在经验的范围内所理解的神话传说,不仅培育了我们的存在、与我们的现在存在着联系,而且它还将在我们之中继续保持着持久的活力。庞蒂也曾明确指出:传说的历史,它可用一篇哲学论文的深度来看世界。”(1)应该说,在别无他途的情况下,神话的历史功能为现代人们全面体验”、理解”本民族当时的生活,确实提供了某些比较可信的依据。

       另一方面,创造性的哲学思维,就其本质来说,需要同神话的思维联系起来,同时,还要从那里解脱,获得自我解放。但这种解放和自由化的运动,始初又停留在无意识的水平上。”(2)由此看来,如果无视神话、传说的意义,那么,作为韩国式生活所表现的韩民族哲学思考,也就无从理解了。因此,为了理解韩国人生活准绳和思维的关系,了解韩民族最初的信仰状态,不能不从代表着大韩民族全部神话原型的檀君神话谈起。

       一、檀君神话代表着韩国全部神话的原型

       韩国道教研究知名学者都 淳先生认为,檀君神话至迟是反映公元前1000多年前韩民族的思想状况。《三国遗事》卷1所记载的檀君神话大致如下:

       昔,桓因上帝之子桓雄每有意于世事,渴望实现。其父知之,俯视三危太伯,谓那里适合于弘益人间”。桓因即授桓雄王颗天符印,使其下凡。桓雄率徒众三千来到太伯山顶神檀树下,此乃神市。桓雄率风伯、雨师、云师,主管谷、命、病、刑、善恶等一切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他就是桓雄天王。时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于桓雄,愿化为人。神雄给其灵艾一炷和蒜头二十枚,并告诫道: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二十一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故而不得人身。熊女者因无与为婚之,故每于神檀树下,咒愿有孕。雄乃假化为人而婚之。孕后生子,号曰檀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檀君王俭建都阿斯达山(今弘达山),建朝鲜国。治国一千五百年,后隐于阿斯达山,成为山神(仙),享年一千九百零八岁。

       二、檀君神话蕴含着韩民族原始道教”的基本内核

       根据上文不难看出,檀君神话已蕴含着韩民族的原始信仰的雏形,并与道教神仙信仰有相同之处:

       檀君神话已初步具备了神仙谱系。神仙信仰是韩国原始的、固有的思想。(3)檀君神话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圣凡不同的多神世界。最上界是桓因、桓雄天王,桓因、桓雄在韩语中是天绅、天仙的拟音;其中桓因是最高神,犹如存在于后世中国道教中的元始天尊或玉皇上帝。”(4)次界有风伯、云师、雨师等,他们的称谓及功能同中国道教中的天神如出一辙:再次界的就是神众三千;最下界的就是有熊、虎等地仙。

       檀君隐退而成仙,享年1908岁等记载,充分表明了檀君神话已开韩民族神仙信仰之先河。天符印是早期道教重要道具,是风伯、云师、雨师等神仙道士,实施呼风唤雨、禳灾治病、祛恶劝善等神功不可或缺的法宝,它也是中国道教符派的道具。服食一直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道术,在中国道教中,服食信仰自成一派,即服饵派。檀君神话中,服食灵艾、大蒜能化熊为人,已初显道教与服食成仙的相同之处。

       道教三一信仰在檀君神话中也有相似之处。中国道教向来奉《道德经》为立教之本,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看成是万物生成的基本模式。檀君神话中多处提及三”这个数字,如桓因、桓雄、檀君三神在韩民族宗教信仰中,就有王位一体的意思;三危太伯在韩语中就是神仙之山太伯山,以及三天符印等。这种用三”来表示天地造化的神妙法则,应该说与中国道教不谋而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檀君神话中的化熊为人、神人互化,弘益人间、咒愿有孕、隐退山林等思想,无不暗示着道通为一”、任运自然”、功成身退”等道教基本修炼原则。从中我们还能看出反映朝鲜基本信仰的檀君神话,具有着入世和出世的双重情怀。檀君神话通过檀君王俭最终长寿而成仙的修炼实证,极大地激活了人们修道的信心和热情,为中国道教在韩国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心理基础和群众基础。它对后来的韩民族基本人格的形成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知,虽然檀君神话与中国早期道教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为韩国吸收中国文化提供了一座天然的平台。韩国道教学者都淳就曾指出:神仙思想”起源于韩国,是韩国主体性思想,它在后世吸收外来的三教时期,成了吸收三教的温床。因此,可以说中国神仙思想传到韩国,它一开始就具有从韩国传到中国后重又传到韩国的意味。(6)

       三、中韩神仙思想的交流与互动

       神仙思想在韩国,它还代表着韩国原始信仰的原型。地处东夷的大韩民族,早在2300多年以前,就在以白头山为中心的地域建立了朝鲜国家。由于其主要居住地域是山岳地带,这为神仙思想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而神仙思想又同天神信仰、山岳信仰、山神信仰等有关,所以说,神仙思想是韩族固有的宗教思想。都淳在《韩国的道教》一文中一再强调,神仙思想”是韩国原始的、固有的思想。

       古代中国的许多神仙方土,前往韩国求学神仙方术。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四、入朝道教韩国化的必然趋势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韩民族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檀君朝鲜(7)。由此可知,韩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也颇为深厚。朝鲜半岛三面环海,西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韩民族自古就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又由于他们对华夏文明向来采取择善而从的态度,所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佛、道三教思想很早就传到了韩国。

       然而奇怪的是,在中国本土与儒、佛鼎足而称三教的道教,入朝后却远没有儒、佛名声显赫,甚至处于几近被人遗忘的境地。一方面由于道教本身就倡导无为”、不争”的宗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由于韩文化本身的特点,导致入朝道教个性的消失,即中国道教韩国化成为理所当然。

       当然,道教在韩国个性的消失可能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例如儒、佛的蓄意歪曲,使得道教被视为下等的迷信和异端,而一度遭到韩民族的排斥。另一方面又由于,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道教为了谋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得不渗入韩国的一些新兴宗教中去,从而使得道教进一步丧失了独立性等。

       总之,就主要方面来讲,在中国与儒、佛分庭抗礼的道教,入朝后与韩国古代土生土长的神仙信仰和神仙思想融合一体,已完全变成了韩民族自己的民俗信仰和民俗思想。在韩国人看来,与儒、佛不同的是,入朝的道教完全成了自家产品,即韩国道教。也就是说:韩国道教在半岛固有的神仙信仰,即檀君神话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道教的内容,逐渐融合成自己的祈福禳灾的科仪道教(祭祀礼仪)、体内有不死灵药的道教(内丹)和俗信杂术的道教(民间信仰),并体现出韩国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8)

        

       注:

       (1) M.梅洛•庞蒂《认识的现象学》,第16页。加利马尔出版社。

       (2) 韩国哲学会编《韩国哲学史•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64年12月第1版,第9页。

       (3)(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藏》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47页。

       (4)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藏》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53页。

       (5) 《道德经》四十二章。

       (6)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藏》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47页。

       (7) (韩)金贞培著《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2页。

       (8)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1746页。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4年第2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