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浅析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次数:次
风水术源远流长,就其理论根源来说,可以追溯到周易。《周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它雄踞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叙述天地和人的变化及其预测决策,涉及到哲学、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周易》包括经和传, 《易传》里所讲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其意思是说,阴阳交合、互补与平衡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太极图最生动直观地表明了这一点,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与阳之间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无休止地进行着阴消阳长的周期变易,从而实现阴阳交变和合。《易经》所讲到的“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抽象认识。像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就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立派基础,并将天象、地物和人事统一起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学。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天文学、气象学、算学、医学、和音乐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中,又数道家与阴阳家的渊源最深,道家很早就对阴阳家进行了道化,在学术上又可以分为道家化和道教化。道家化就是吸取阴阳家中与道家相近的学术元素来加强、突出自己的个性,如《阴符经》的道家化,而道教化就是把阴阳家中那些巫术性元素加以宗教改造,为道教理论及其道术服务,比较突出的是将《太平经》神话、《老子想尔注》仙化、和《周易参同契》的丹术化。
中国古代风水术就是汲取与发挥周易的阴阳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阴阳观三大原则:
(一)阴阳和合:藏风得水,聚气以生。
(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
(三)阴阳平衡:不湿不燥,冬暖夏凉。
风水术中最主要也是借用《周易》这部经典著作,加上道(主张形神合一,以神守形,以形养神)、释(主张因果报应和轮回思想)巫(主张神灵对人运的影响)、占星(主张星宿对人的影响),促进了风水的发展。
“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其不散,行之使其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所谓风水就是首先是藏风得水。风和水原是《周易》八卦之中的巽卦和坎卦的象征物。《周易》作为研究变易及其规律的中国古代第一本哲学书,认为世界归根结底是分阴分阳的,而且是阴阳互补的,世界又可分为天、地、人三个层面,通称三才。三才都有阴阳,彼此组合而成八卦。周易进而把八卦—乾、坤、艮、兑、巽、震、坎、离看成是构成世界的八种基本物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我们的祖先在世代交替的生活实践中深深的体验到风和水对我们的人生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于是,“风水”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表征词就应运而生。它本身就是一个复合词,自身就体现了阴阳和合。风是气阳,水是气阴。风有气而无形,秉性阳而阳中有阴,水有形而兼有气,秉性阴而阴中有阳。风与水两者皆行气之物 ,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气有个秉性:乘风则散,界水而止。而人却是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因此要聚气以生,就必须藏风得水,风也不是大风、阴风、邪风又不是无风,这样才能保证聚气,气也不是死气、阴气 、邪气而是生气 。从外部风水(选址、地基、毗邻、坐向、路化)结合内部风水(布局、床位、门窗、色彩、面积)从而达到阴阳交变平衡,人房互助的理想气场。
神有庙,人有屋,中国人讲究“安居乐业”首先是安居,而安居就是住宅。住宅是耸立在地面上的建筑物,它介于天地阴阳二气交合的场所,体现着人类生存的空间模式伦理关系。它们是时时刻刻综合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自然条件。而人体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打个比方,像一间屋的西北方就是乾位,乾在宇宙自然中代表天,在方位中代表西北方,在国家机构中代表领导者,在家庭中代表父亲,在人体中代表头部,在动物中代表马,在数字中代表1或6……,如果一座房子在西北方出现缺角、插煞、路冲等,结合理气与形气便能知道这座房子里哪个成员哪个属相哪年会出现什么样的伤灾和病理,如果结合“奇门风水”或“紫微斗数”更能轻松预测出对应的属相,他在与这房子的信息发生互动后产生的财、官、婚姻、身体、运气的种种变化。也能清楚的知道阴阳宅哪个对他影响最大。一个高深的风水师更能合理的结合人的八字巧妙的调整房运、地运、人运,从而达到时运不济,空间来补的最佳状态。因为住宅,作为天人合一的中介,作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主要是通过空间形式(意念空间、围合空间、内部空间)来实现天人合一的。人就是通过内部空间、围合空间和意念空间三个层次跟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关系的准则就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为了实现天人合一,风水术中常常提及“三纲四灵五常”。所谓“三纲”指的是气脉、明堂和水口。要求气脉要旺,明堂要大,水口要“天门开”、“地户闭”,即入水口的水要源源不绝而来,出水口的水要徐徐缓缓而去。所谓“四灵”指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所谓“五常”,指的是龙、穴、砂、水、向。讲究龙要真,穴要得,砂要秀,水要抱,向要吉。此外,还要大搞绿化,以美化和净化环境,使人回归自然。总而言之,风水术的天人观的理想目标是天人合一,生态平衡,藏风得水,气聚人荣。
我们中国首都-北京,在建筑风水文化遗产方面就蕴藏着巨大的风水玄机。北京城之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就是按照先天八卦、之乾南、坤北、离东、坎西的方位来布局的。北京位于北干龙燕山山脉之下,地理位置优越,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北枕居庸,南俯中原,北京城犹如一把宝座,放在这座围屏之下,帝王坐此,如坐堂皇视广庭而尊,所以北京又有“帝王之宅”之称。而举世无双的北京紫禁城建筑就是严格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进行布局的。紫禁城中轴线,是规划紫禁城全部宫殿及北京城的基准线。紫禁城内的朝政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寝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均位于中轴线上。其他宫殿若不建在中轴线上,也是严格按照对称规则,分布在中轴线两端。而紫禁城以及北京城中轴线偏离的缘由也是由于在布局规划中应用了杨筠松的正统风水原则,其坐向(中轴线)按照龙水连珠同卦的要求而刻意所为。整个城市通过巧妙的布局建造,充分的利用了自然山水的生旺之气,达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和谐,对我们辩证地继承与应用中国传统风水遗产精华,因地制宜地建造和谐吉祥的建筑风水环境,具有不可多得的典范与借鉴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阳宅风水术还是阴宅风水术,它都吸收了易经的诸如阴阳交变平衡、天人合一和谐、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论精华,具有神秘性、科学性、民俗性三大特征。现在英文字典里面最新的词就叫fengshui(风水),因为风水是没办法翻译成英文的,因为他们不敢意译,也不知道该怎样把它的意思翻译成英文,在美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风水专业课程,国会图书馆有风水书500多种,市面销售风水刊物1200多种。此外,日本、韩国也都把风水作为遗产申报......风水会很快普遍到全世界,因为它本来就是科学的。科学是规矩的,不懂的人乱搞才叫迷信。
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和生态环境学的发展,国际上对风水术的重视,出现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认识,就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也是生态建筑学、环境景观学、地球磁场方位学、人体信息学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方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社会,大凡一门古老深奥的绝学,每当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之后,必然会以具有争议性的面目重新出现,而且它的每次出现,都必然会迎合当下的时代和人心。像近些年出现在各大庙宇前的“流年运程”、“流年风水物”、“流年避邪金牌”等等,多半是借多元文化发展之机,将一些不重真谛、与科学相对脱离甚至对立的理念,像快餐文化泛滥开来。在这个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势必也会出现大量的文化垃圾、伪文化、伪风水,以及左手抱着“八宅派”右手举着“鲁班尺”就能横空出世的“大师”,也能把世人迷惑得“风声水起”。这种精神公害在今天已然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而我们要想将这门古老深奥的古代学术服务于我们这些喜欢追求完美的现代人,那我们也必须识得庐山真面目,只有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风水术这门学问,才能使其活学活用,并使其传承光大。
风水,说到底,就是人类居住的环境。它包括阳光、空气、水质、气候、土壤、食物、声响、色彩、震动、射线、电磁场、微生物等各种天文、地理、物理和化学和生物诸多环境因子及其综合效应。它对人的身理和心理都有作用,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风水,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风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原创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资源,风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风水是我们对精神生活的调节和教益,风水是我们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与梦想。
周易是源,风水术是流。风水术的五行观是对周易五行观的承继与发挥。无论是风水还是命运,都是一种客观规律,一种宇宙人生所潜在的这种共同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能了解或掌握这种规律,就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把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更合理更完善!
我衷心的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真正的了解命运,了解易经,了解风水,真正把握一种乐天知命的智慧人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