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6 浏览次数:次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 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联系,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这些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 是指导和推动文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武当文化是深受“道教精神”陶铸过的文化,因此,道教中长期受到人们尊崇的一些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 深深地影响着武当山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创造物。我们研究武当文化, 有必要对那些在武当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作一些梳理和分析。由于武当文化丰富多彩, 博大精深, 表现武当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 而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笔者认为,“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 重人贵生”、“诚信向善等是武当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一、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 是道教思想的核心。“体道”、“悟道”、“得道”是道教徒梦寐以求的境界。“道”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根本性, 它生天生地, 为万物之源, 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第二自发性, 它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它生养万物而不私有, 成就万事而不恃功, 不过是自然化生而已; 第三超形象性, 它无形无象, 难以用语言表达, 故云“道可道非常道” ,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老子) ; 第四实存性, 它虽然超越一切具体的事物, 而又存在于万物之中, 故云: “道恶乎在? 无所不在”(庄子) ; 第五逆动性, 道推动万物变化发展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 一切矛盾的事物既互相依存, 又互相转化, 事物运动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周而复始, 动复归静。故云: “反者道之动”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老子)总括以上特性可以看出, 道家道教的道” , 实际上是指囊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大宇宙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它自身固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道家道教把宇宙看成一个彼此连络的大生命体, 它的统一性正在于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万事万物, 使之彼此相因相克相化。这个大宇宙的生机便是道, 它连续不断进行着创造活动, 然而不受指使; 它无形象, 然而人们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 它的力量强大无比, 万物却乐意接受它, 从中得到活力。道就其本性来说, 是超越万物的, 却又内在于万物。道家对“道” 的歌颂就是对伟大的自然造化之力的歌颂。[1]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并为道教所继承,老子的名言是:“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应法地法天,最终应当法道法自然而行,一切都要因循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即按照事物本来的那个样子行事,而不得违背自然本有的本性。这就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道法自然” 的意思并不是指道要效法道之外的自然,而是指道应“无为”为法。所以河上公注说:“道性自然, 无所法也。”本来自己就是如此, 道性是无为的。老子说: 圣人无欲无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字既说明有所作为,又说明要顺自然之性而为,“自然” 与“无为”是连在一起的。所以, 识者以为, 法自然、宗无为是道教学说的纲领。
“清静无为” 是从道教的根本信仰“道”生发出来的概念, 是道教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法则。其含义为清心寡欲,安静守一,顺应自然,不肆意妄为。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本性,人和万物若效法道,做到清静无为,则道自来居”。因此,《老子想尔注》说“道常无欲乐清静”。对于“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人道的基本要求在顺乎万物之自然,遵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人为的干扰、征服和破坏,反对强行妄为,肆意滥为。“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一种合乎自然的有为。人的作为要因势利导, 因性任物, 因民随俗,给外物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使外物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人的帮助, 从而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
“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反映在武当山道士们晨夕讽诵的经典中,而且贯穿在道教徒修身养性的宗教活动中;武当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门派)提倡的“拳法自然”也深受“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规划设计充分显示出因山就势、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已渗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了他们的人生格言和行为指南。
二、保合太和, 天人合一
早在六朝之前,武当山就有了“太和山”的别名。而“太和”一词出自《周易·乾卦·彖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万物各自静定精神,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在宇宙未分化出具体事物之前,宇宙本来是和谐的,没有什么不和谐;在宇宙分化出天地万物(包括人)之后,如果不使和谐丧失,这才叫“太和”。可见“太和”包涵着“普遍和谐”的意义。“普遍和谐”观念至少应包含四个层面,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3]
“太和”思想反映在天道观上,主要是把“天”或“天地”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国道教仪式有相当部分是祈祷天地交泰、万物化生。君王与天地合德,达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局面。被道教奉为经典的《周易》认为:“天地交合,象征通泰,君主因此裁节促成天地交通之道,辅助赞勉天地化生之宜,以此保佑天下百姓。古代道士和信奉道教的帝王认为,宇宙之道在于天地交泰——自然和谐。天地交感才能带来万物发育生长。因此,他们在主持名山景观设计时,常常用天地之数来统计峰岩溪涧,而宫观神路的数量也有意与天地之数相吻和,以表达析求天地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皆化、百谷丰登的深层目的。
在《周易》中, 一、三、五、七、九被称为天数, 二、四、六、八、十被称为地数。中国古代人本着天圆地方的观念, 在计算圆方之形的周长时发现: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径相等时,则圆的周径比约为三比四,因此古人就以三称圆,以四称方。由于古人把天称为大圆,把地称为大方,故而三、四两数不仅是圆方的象征数字,更是十个天地数中真正的天地之数。天三地四既是真正的天地数,那么这两个数字的任何陪数也同样是天地数,如三的倍数九, 四的倍数八等。又由于古人认为天九地八分别是天地的至极之数, 因而把八的三倍(8 x 3=4)“二十四”,九的四倍(9 x 4 = 3 6 )“三十六”及八和九的乘积(8 x 9 约72 )等数字,视为可以“配天配地”、达成天地交感、万物化生的神秘数宇。[4]
在宋代文献中,统计武当山的自然景观的数字已被赋予了天地交泰的神秘色彩,“七十二峰”、“三十六峰”之说已见于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书。这里神秘数字不仅象征着天地因交感而产生的那种神秘化生力量,而且象征着希望与天地合德,法象天地之道的目的。
武当山的人文景观主要是道教宫观建筑。古代道士在设计宫观时也有意选择天地之数,如元代就有“山列九宫八观”之说, 明永乐年间救建的宫观分布在一百多公里长的神道两旁,而其数量则刚好是九宫八观。负责武当山景观设计的道士孙碧云等,显然知道“八”、“,九”、“七十二”等神秘数字具有象征天地交泰、自然和谐的意义,,他们根据皇帝的旨意修造宫观,用以祭祀天神,自然是希望达到与天地合德,使天地交感、万物化生、风调雨顺、百谷丰登的理想目的。“
“太和”思想反映在天人观上,主要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 《易传》说:“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夭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6]唐代道士成玄英说:“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这些话强调的是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天人和谐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讲求天人之相互协调,和谐和统一。“人与天一”,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武当山景观设计中有明显体现。
武当山古神道的选线布设善于与山体地貌相结合而强调自然景观的特色,或依山面壑,观烟云变幻;或临谷跨涧,听流水潺潺。按照“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的建筑理念,沿途建有渊默亭、临清亭、万松亭、望仙台、启圣台等亭台茶庵,,供游人歇息观景。在长达一百多公里的神道两旁,野树修竹任其生长,杂花老藤随其纵横,香客游人漫行其中,在草木的芬芳中体悟生命的乐趣,在涂涂泉水旁品味“道” 的真谛,诚可谓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哲理在景观设计上的生动体现。
历代经营武当山的帝王官僚和道士工匠都知道,要实现“天人合一”得靠人自身的努力,人类应该主动地去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古人非常重视保护全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有:其一,明代皇帝多次颁布救谕,保护太和山山场,坚决制止砍伐竹木、开垦坡地的违法行为;其二,明代均州千户所五千多名正军余丁奉命常驻武当山修山,祖孙相继,历时二百余年。他们除了维修宫观外, 还在全山修筑了许多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石墙,构筑了世界上罕见的古代生态保护工程;其三,宋元明清历代道士都注意在山上植树造林,尤其是南宋道士房长须,坚持在五龙宫一带栽种杉树三十余年,培植灌溉,一刻不停,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四,在道教神话中,净乐太子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与山中动物互不侵扰,和睦相处,有“黑虎巡山”“ 乌鸦报晓”“梅鹿衔芝”等传说,, 反映了道教文化热爱生命,善待万物,愿意与自然界所有生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太和”思想反映在社会观上,主要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教主张尊道贵德,慈俭不争,以和平宽容的精神对待他人,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从而达成“万国咸宁”(普天下都和美顺昌)的局面。老子《道德经》说:我有三种宝贝,持守而保全着。第一种叫做慈爱,第二种叫做俭啬,第三种叫做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7]老子身处乱世,, 目击暴力的残酷面,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慈心的缺乏,因而极力阐扬慈爱,把爱心加上同情感看成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他提倡俭啬,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穷奢极欲;他提倡谦让、不争,反对争强好胜。老子说:了解“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8] 显然老子是主张以包容、宽容之心来对待万物的,而宽容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基石之一。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他说:“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9]万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要淡然处之。老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是:反对战争,而又怕非正义战争,并要善于进行正义战争。其目的是争取人类和平,造就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使人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道教对待其它宗教信仰的态度相当宽容,从武当山供奉的神像看,紫霄宫父母殿有佛教的观音菩萨,有的客堂对联写道:“人门来不分三教,, 到此地原是一家”。[10]这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这种不唯我独尊,不否定异教的宽容态度,是和平主义的基石。弘扬这种宽容和平的精神,对于当今世界调整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太和”思想反映在人生观上,主要是倡导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道教内丹学认为,一个人要修炼成仙,除了修炼命功,炼形炼气外,还要修炼性功,即摒除各种情欲思虑,使主观意识之“心”清静无为,, 心静则性安。这就是“性命双修”。修命解决的是身体上的问题,修性解决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只有性命双修,才能修得“天地之真性命”,成为真仙。所以武当宫观中有修真观、复真观、遇真宫等宫观,设计者通过命名来强调道教修行的真清真静,抱元守一。只有排除各种尘心私欲, 才能全性保真,修成神仙。道教在长期的修炼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形神统一、性命双修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现代社会中一些人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如果用道教的人生观教化世人,不为物欲蒙蔽,修身养性,恢复本真主动去调整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使身心内外和谐平衡,这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重人贵生, 诚信向善
重人贵生是道家、道教学说中的重要思想。《道德经》、《太平经》、《度人经》、《三天内解经》等道经始终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
道家的理论框架虽然是“自然”, 但其着眼点却始终关注着“人”。《道德经》说:“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表明老子对人的地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肯定。与儒家偏重人的社会性不同,道家更重视人的自然性,他们洞察到繁琐礼乐及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梗桔和对个性的摧残,洞察到名利物欲对人类本性的破坏,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通过顺应自然,返朴归真,以实现精神自由的逍遥人生。道教继承了道家天人一体的观念,把人与天、地三才相得、三才成德看作是道教太平盛世出现的标志,《太平经》说:“天、地、人三相得,, 乃成道德,故适百国有德也。故天主生,, 地主养,人主成”。《三天内解经》说:“人的身体来自天地,故上鼎天,下象地。天地和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天地无人,譬如腹中无神,形则不立;有神无形, 神则无主。故立之者天,, 行之者道,人性命神同混而为一。故天、地、人三才成德,为万物之宗”。从这些观念可以看出,道教把天、地、人三才看成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以人类为本位的。道教的斋酿仪式,, 各类方术等宗教活动,, 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沟通天人、为人祈福、安抚幽灵等宗教意图,实际上也是人类理想的折射。从道教教义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 的角度看,道教重人贵生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道教与其它宗教相比,其教义思想的最大特色是“ 贵生”。道教追求修道成仙、长生不死, 所以特别重视“生”。生,,即生命存在之意。《道德经》说:“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千事物中“人命最重”;天地之间,“,寿最为善”, 生命长久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是最高的善。与生命存在相比,富贵功名都算不得什么。《抱朴子》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于长生之方也。”道教追求长生久视,, 提出“ 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口号,并通过修炼外丹、内丹等方式来探求长生之道,反映了道教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道家道教的无为、不争的思想和《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思想体系,它们的出发点都是重人贵生,它们的产生都受到天道自然的启发,而在操作层面都强调不走极端、不妄为,都没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不妨把它们看作是中国传统人生态度的不同表述,各有侧重,,和而不同。
贵生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被道教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的《度人经》中,开卷即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教义。《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道教尊重生命、宝贵生命的思想并不仅仅是针对人的,天地日月、草木鸟兽等万物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都需要人们怜悯善待,不可随意伤害。武当道教敬奉的主神—玄天上帝是主宰天一之神,是水神,“其精气所变曰雨露、曰江河湖海;应感变化物之能飞能声者,皆天一之所化也”;“玄帝有润泽发生,至柔上善、涤秽荡气、平静之德,上极重霄,下及飞潜,动植莫不资焉。”[11因此,武当道教的玄帝信仰也充分体现了重人贵生的教义精神。
与重人贵生思想紧密相连的道教教义是向善诚信。因为道教认为, 要想长生成仙,除了修炼生命, 或外丹或内丹炼养之外,不可或缺的就是道德上为善立功德,洗去自己的罪恶。《墉城集仙录》说:“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太上始妙经》说:“若能行善无恶,功德备足者,, 可得白日升天, 尸解成仙。”《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 当立三百善。”善则生,恶则死; 善则长生成仙,,恶则与仙无缘。这样生命存在的长度便与道德上的善恶相联系,长生成仙即为至善的标志。只要行善,生命就是充实的。通过行善,人感到生命的价值,意识到生命是种享受,值得永久维持下去,而长生不死是人行善所得的回报。行善给人的感觉是生命找到了目标和追求,这种目标不会导致他走向毁灭,而是升入永恒。[12]
武当道教经典反复强调积善成仙、积恶造罪的思想。如《真武本传经注》说:“仰知玄帝录一程嗣昌者劝百善,罚一华嚣妇者惩百恶。《感应篇》曰:‘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谓转祸成福者也’”。《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说:“太上垂训曰:夫人生天地之间,善恶不同,各自先身业缘所致,修善善至,修福福来,如影随形,似声应响,悟则见道,迷则居尘…….· ·”。积恶造罪,,无由冀仙。”玄天上帝也被道经赋予了“录善罚恶,辅正除邪,济拔天人,祛妖摄毒”的社会伦理功能。
向善积德离不开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只有诚信才有利于身体健康、事业发展、家族和睦、社区安宁。道教从诞生之日起,, 就把向善与至诚守信写在自己的伦理纲领中,早期道教的代表人物张鲁统治汉中三十余年,他用诚信思想教化民众,《后汉书·刘焉传》说:“鲁遂自号师君,, 其来学……. 皆校以诚信,不听欺诈。”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书也反复宣扬为善至诚、诚信守善等伦理思想。
道教的诚信观继承了道家“法天贵真”、“抱道推诚”的思想。《太平经》认为天地至诚与神相应,至诚是天地之道,“天者纯为道、地者纯为德”,“道德至诚”。“至诚所加,, 物有自然”。就天地之道来看,日月行天,, 昼夜相继,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这是至诚守信的最佳例证。既然天地之道真实无妄,那么人性得于天道而守其正,也应该是真实无妄的。因此,诚信在道教理论中具有本体论的含义。
按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天与人有着相感相应的关系。人类应该“上视天而行, 象天道可为”。人有诚心为善, 清静专一,可以感动天地,调和阴阳,招来神灵护佑。《太平经》说:“夫天地之性,, 自古到今,善者致善,, 恶者致恶……故人心端正清静,, 至诚感天,无有恶意,瑞应善物为其出.”人如果丢弃诚信而互相欺骗, 就会引起天地的厌恶痛恨,“使其短命而早死”。道教天人感应思想的实际用途是宣扬善恶相应,《太平经》反复阐述天神有簿书记人功过,赏善罚恶,“善自命长,恶自命短”的观点。长寿之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有忠孝,不失天地之心,, 助四时生,助五行长,不敢毁当生之物。为善不行侵人,无所欺抵,诚信不敢有所欺。”《老子想尔注》也反复宣扬天神明察秋毫,报应无爽的观点:“臣子不畏君父,乃畏天神”;“吏民不畏法律,乃畏天神”;“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人们欲求仙寿天福,关键在于至诚信道,以感天神, 蒙获福报。
道教长期以来反对虚伪欺诈, 注重用诚信思想教化广大民众,其具体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道诫以规范教徒行为, 教化百姓,如道教《初真十戒》第一戒说:“: 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把一物不欺,一语不欺当作清规戒律中的首要内容。二是用劝善书、功过格的形式把诚信观内化为广大信徒内在的道德情感,如《太上感应篇》把“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视为罪恶,劝曾行此恶事者,自觉悔改。《文昌帝君功过格》把“ 与人言不欺一字”视为功;把“造低银假银私钱”、“设阱诈骗”等视为大过。三是用天神仙灵形象、阴曹地府传说宣扬诚信为善得善报、欺诈不实得恶报。一般道教名山或宫观门都设有灵官殿,, 内供王灵官三目圆睁,手执钢鞭,专门惩罚不诚心向善之人。道教的阴曹地府中设有各种刑罚,有些是专门为奸邪欺诈之人设置的。道教还通过编印道书仙传、悬挂匾额楹联、讲述神话传说等途径宣扬诚信向善。
道教伦理中的诚信观,内容丰富,对下层民众意识形态影响很大,值得作更深人的研究。
参考文献:
[l]牟钟鉴, 胡孚珠,王葆琛. 道教通论[M].济南:齐普书社,1991.
[2] [6]阎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修仃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汤一介.”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J].中国哲学史,1998,(1).,
[4] 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5]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8][9]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l0] 谭大江.道教对联大观[M].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11]王象之.典地纪胜(卷85)[M],京西南路·均州,文选楼影守钞本.
[12]李刚.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