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进全真道士的生活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9 浏览次数:次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作为道教的两大派别之一,全真派道土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就是青布道袍,玉簪发髻,独身隐居,与青山绿水为伍,同香灯木鱼为伴,过着清苦而神秘的生活。的确,全真派道士的生活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们的生活处处使人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下面,让我们从拜师、侍师、过堂、开静与止静等几个方面走近全真派道士们,去感受他们如法如仪的生活。
拜 师
中国社会历来尊崇师长。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将老师比同父亲,可见老师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养育靠父母,成才靠老师,老师是授业之匠,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要依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道教也十分重视师父的作用,道教有「三宝」之说。三宝指的是道、经、师。道为三教之宗,万有之祖;经为度世津梁;师为人天眼目。因此,历史上道教对于师徒传承十分重视。
明代周思德编纂的《上青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说:「修行之道,本在存师。师之不存,道之何得。所谓师者,曰度师。度师之师,曰籍师。籍师之师,曰经师。乃人间三师也。别有天上三师,乃太上老君为度师,太上道君为籍师,元始天尊为经师。」一个学道的人刚进道门拜的师父,就是度师,俗称「小师」。进了道门,学习了道教基本的诵经礼忏,修炼养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做法事,当法师,可能需要再拜师父,俗称「大师」。因此,一个全真派道士,可能有好几个师父,就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有许多教授不同课程的老师一样。
道教的拜师仪式,除受到世俗社会学生拜老师方式的影响外,还在礼仪中加上了祝愿祈祷等拜神的内容。
世俗社会拜师,一般就是老师先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上香,行叩拜礼,然后端坐于神位旁边。学生再给孔子神位上香,行叩拜礼。接着,学生向老师行叩拜礼,老师在座位上欠身答礼。老师给学生赐名号,全部仪式就结束了。从此学生就跟着老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五经》等等。
当今道教的拜师礼仪,雷同于世俗的拜师礼仪,只是增加了道士祝愿礼仪的内容。因为有祝愿礼仪,因此拜师也要有个坛场。在坛场中,首先由道士行祝愿礼仪。接着师父三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端坐予坛场一侧。准备拜师的学道者跟着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向师父行三拜礼。师父赐起以后,赐道号予弟子。然后,在道士祝愿礼仪之中,师父再率领弟子向神位行大礼,拜师仪式结束。
历史上的拜师礼仪,可能要复杂一点。《全真清规》对于拜师礼仪的过程,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说到了师父接纳弟子前,对于弟子的情况必须了解清楚。「指蒙规式」称,「师接弟子,先问悟透,善根深浅,又观祖上门风善恶,便看本人才小才,方可收录」。有时候在拜师仪式中,还要安排师父说戒开示,弟子听取训示的节次。
侍 师
中国人讲究师道尊严,周思德的《上青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说:「传曰: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又曰:师者,传道授业而解惑也。经曰:无师不度,非师不仙。三宝之中,而师与焉,则师之为任顾不重哉……如是为师,行持斋醮,俯仰无愧高厚,幽明无所小格,孰不曰吾师乎。若乃黄冠白简,素无道行可称,妄自尊大,滥披法服,升坛行事,如此,则望神之听之,不亦难矣。噫!若人者,其自贻天谴,可胜惜哉。」由此可知,社会上的老师有好老师和不合格老师之分,道门中的师父亦然。不过,绝大多数师父还是称职的。因为如此,道门中对于弟子侍奉师父的礼仪也有许多规定,当然,对师父如何对待弟子也有许多规矩。师徒关系的总原则,可以用唐代朱法满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弟子见师,敬事如父母。师主见弟子,念之如赤子。」
从师徒间的称呼来说,唐代道士朱法满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说到:「师与弟子言,皆称昔我卿弟子,弟子亦如此,天亲也。凡事师门,外称弟子,内称名,不称姓。师之师,准祖师。祖师之师,准曾祖。曾祖之师,准高祖。高祖之师,一号宗师。宗师至弟子身,是为五代。祖师至敬礼讯,言语书略同,悉称弟子,不得慢言」。「弟子不得唤师作道士,皆言家师、和师、大师、尊师、师主也」。「弟子向师主,皆称名」。「弟子作书与师主,须启书,悉称名,不得轻慢」。
道士朱法满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还说到:
弟子随师起居,行止游履,皆正当谦卑恭敬,不得斯须无有礼法。
弟子于师处同食,不得先食,皆须师前弟子后也。若师命同食,弟子食。
弟子与师共房,不得先在师前眠,卧不得在后起。
弟子师同在座席,若师起居行止,弟子起下地倚,不得晏然端坐。
弟子侍从师主,若值宾客,弟子皆侍卫师左右,不得放抗大座,与凡无别。
弟子谒拜于师,朔望皆朝服而朝。
弟子别师主,经月晦朔及三元吉日,不见师,须拜三拜。
弟子别师主,经一宿以上,五宿以下,皆整衣服,执笏,再拜问讯。
弟子别师,经一月以下,皆冠带执笏问讯,不得白服随时。
弟子得师书告,皆烧香执笏,整衣冠,拜三拜,发书读之。即是崇依上圣,弘道孝敬,乃合先圣心。
师主大德若从远归,命所使先到观中令知。归至,弟子则整衣披,出观迎接等等。
全真派的《全真清规》的「指蒙规式」中也有规定,称「有志之人,亲奉明师,朝参暮礼,听而从之」,「但见尊长,叉手在心,侧身并拱,旁边侍立。待尊长已过,方可回身。或见客人,必先稽首,通报尊长,准备茶汤。先迎主人,后过客人,叉手侍立。先收客饯,后收主饯。客若起身,先出门卷帘,客主出而后随之」。可见,全真派弟子侍奉师长的各种礼仪规定是十分细致的。
过 堂
斋堂俗称食堂,是道士用膳的地方。全真丛林对观内道士用膳也有一整套的礼仪。实行这些礼仪,就是为了使道士坚定道心,行动统一,不致散漫。全真道士过堂有五个特点:用膳时间以梆子三声为准;道士列队进入斋堂;用膳以前要化食念咒;用膳时间不准喧哗;用膳完毕拱礼而退。
王信安道长说:「丛林道众每日除三次上殿诵经外,还要每日早、午两次过斋堂,献斋,念供。在献供用斋前,听取厨房饭头三梆为令,道众即时顶冠束带,衣帽齐正,齐集斋堂院前,排班站队,班分左右两行,对面站候,经师执罄带班。这时管斋堂的堂头,从厨房请斋供,香灶进入斋堂献香供,出食后(即出孤食)堂头敲三声罄,饭头接罄,开梆打点,然后经师鸣罄,带班进入斋堂,分左右两行,按班就序,拱手站立,由经师起诵‘供养咒’,全堂道众随声同念。供养念迄,经师化食(化食用咒,名叫化孤食。丛林每到初一、十五日,经师道众到孤魂坛前,擞食,诵经,超拔孤魂,名叫赦孤)。道众稍进几口斋饭即止,大众接着再念‘结斋咒’讫,堂头撤供走出斋堂后,经师喊声‘大众请斋’,大众便落座正式进餐。在进餐用斋时,必须严肃镇静,不得交谈喧哗吵闹,不得声振筷碗。斋堂进餐有行堂者一人,各持其桶,专供菜饭。如需要菜饭多少,均以执筷划圈为令,甚忌言语。大众用斋讫,各自朝上拱礼而退。」
开静与止静
所谓开静与止静,就是俗称的作息时间。道教传统的说法是开止,也就是开静止静的意思。一个宫观是一个传道弘道的场所,因此宫观就是一个社会组织。宫观里面有许多道士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作息制度,就无法将宫观里的道士团结起来,共同来完成弘道的事业。
有个叫吉冈义丰的日本人在参观了北京白云观道士的生活起居后写了《道士的生活》一文,详细记载了道士的作息时间:「夏天五点半钟,东方天刚亮,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白云观的宁静。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两下快,一天开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除草、担水、打扫殿堂、做早饭。上层道士也起来了,梳头、洗脸、穿袍、戴冠。六点半钟云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坛功课经。早坛功课一般由监院和七个道士上殿,监院主祭诵经。敲击钟板有一定的规矩,敲几下钟就得敲几下板:敲一下钟击一下板,敲两下钟击两下板,敲二下钟击二下板。每逢圣诞节日还要击大鼓。日常功课只用钟板,敲击钟板不得超过二下,所诵经文在《全真功课经》里全有。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和诸神圣诞,道士们要加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和其它经卷……晚上九点钟敲钟板,可以宽袍休息,一天的紧张总算过去了。道士们在庙周围散步……十点钟敲梆子,准备就寝。北京的夏天很长,不到十点天不黑。庙里有夜巡房,每两小时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就是全真派道士日常生活的几个小景,尽管某些规定有人会以为繁琐,但是,大多数全真派道士们至今还遵循着、实践着,并且以此作为对自己坚定信仰的磨练,作为对道门优良传统的继承。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