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晋:怎样读《国语》
国学资讯2016-07-20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认为,《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历史上确有左丘明其人,《论语》里记载有孔子谈到左丘明的话: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可见左丘明在历史上还是个大人物。《史记》中还记载,这位鲁国的左丘明担忧弟子们在读《春秋》时出现误解,失去了孔子的原意,所以还专门编著了《左传》,来解释《春秋》。《史记》的这个说法影响很…
-
《尚书》:无尽之藏
国学资讯2016-07-20
《尚书》证伪无论证到什么程度,都无法证伪它的实在影响:作为最早的古籍,它是历代帝王必读必循的政治宝典。近来陆续出土的断简残编已经证明它并非原汁原味的上古之书。其实不需要考证,可以想象:用文字记载历史才有多长时间?尧舜大禹等人的传说又是何等久远?无论伪与不伪,《尚书》唯一可信的面貌就是虞书等浅显而周书反而古奥,因为前者原本是口口相传的口语化的东西,后者则是用当时文字记录的雅言也就是官话。孔子说: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
-
致敬被遗忘的国学大师
国学资讯2016-07-20
一套名为小书馆的丛书,将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通俗文史作品重新发掘出版,自第一辑出版一年来,在大众读者之中备受喜爱。 据小书馆丛书主编柯琳芳介绍,小书馆目前已经出版14种,其中,最新面世的《文言浅说》,是继两位民国大家湮没已久的文史大家瞿蜕园、现代颇富诗才的女画家周紫宜的《学诗浅说》出版之后,又推出的一本文史佳作。 《文言浅说》的作者之一瞿蜕园本是遗少,为晚清名臣瞿鸿禨之子。早年师从湖湘诗…
-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举办
国学资讯2016-07-20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27日在北京举行。盛典上,《光明日报》等20家新闻媒体获新闻传媒机构优秀推广奖。围绕盛典,还举办了阅读+系列主题对话、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成就展、书香长廊等活动。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韩昱,以及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民代表等900余人出席了盛典。 2014年,北京阅读季升格为…
-
台北为故宫庆生
国学资讯2016-07-20
北京故宫借展的《慧贤朝服图》。 为庆祝故宫90华诞,台北故宫推出神笔丹青郎世宁来华300年和天保九如:新增文物选粹特展;同时他们还与台湾中华邮政合作,发行了清郎世宁古画邮票系列。 据介绍,今年适逢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来华300年,台北故宫精选郎世宁相关文物100组件展出,展品除台北故宫藏品外,还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商借了11件郎世宁画作,使画展更完整地呈现出郎世宁绘画发展的脉络,并全面展现了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与贡献。 记者了解…
-
字里乾坤大 书中日月长——《汉字春秋》评介
国学资讯2016-07-20
《汉字春秋》 殷杰、何金松编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谈到文字,作为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一辈子都在学汉字、写汉字、用汉字、说汉语,汉字是汉族文化的根基和典籍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过,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学习和使用汉字,一般都满足于对字形字音字义的正确把握,平时借助字典词典的为数不多。有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殷杰、何金松编著了《汉字春秋》。 在作者看来,很多人对汉字大都只知其然而不知…
-
面向世界的儒学: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
国学资讯2016-07-19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相因继承和损益发展有着自觉的意识。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这里的因可以说就是文化连续性发展的常道,而损益就是对原有的文化有所减损和增益,以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命。 虽然孔子讲了夏、商、周三代之礼(文化)有相因的继承性,但他并没有说出此相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认为,儒家文化真正的常道应是先秦儒家与秦后儒家所一以贯之、始终坚持、…
-
府学文庙的两处泮池
国学资讯2016-07-19
济南府学文庙有两处泮池,这在全国大概是独一份。泮池乃古代学校的水池。周代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为半圆形,称为泮池。泮即为半。古时凡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明伦堂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郡守李恭建立府学文庙,仅仅100多年,便毁于战乱。金代贞佑年间(1213~1217),济南板荡,城空二…
-
何谓人生三境
国学资讯2016-07-19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若干个阶段,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在中国古代的禅宗、诗学、美学诸领域,也…
-
为何物品叫“东西”不叫“南北”?
国学资讯2016-07-19
东西南北本来都是表示方位的词语,为何后来东西又被当作物品的意思呢? 有一则小故事说东西代指物品,与宋朝大学问家朱熹有关。 有一天朱熹在路上碰到精通五行学说的好友盛温和提着篮子,于是问道:你去干什么啊? 盛温和答:去街门买东西。 朱熹愣在当场,原来当时还没有东西一词。他不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 盛温和笑着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D惆盐逍泻臀宸蕉哉找幌戮兔靼琢恕?朱熹低头思考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