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三)阴阳需调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5-25   浏览次数:

译文

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淤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疏的医生所误,就会导致死亡。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风邪侵犯人体,伤及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肝所致。若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游及痔疮等病症。若饮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若过度用力,会损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三)阴阳需调

岐伯

原文及注释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并谓气交通也。然病之深久,变化相传,上下不通,阴阳否隔,虽医良法妙,亦何以为之!.《阴阳应象大论》曰:夫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若是气相格拒,故良医弗可为也。否,塞也。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言三阳蓄积,怫结不通,不急写之,亦病而死。何者?蓄积不已,亦上下不并矣。何以验之?隔塞不便,则其证也。若不急写,粗工轻侮,铃见败亡也。《阴阳别论》曰:三阳结谓之隔。又曰: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淳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潭,奴教切。下并同。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日一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昼则阳气在外,周身行二十五度。《灵枢经》曰:目开则气上行於头。卫气行於阳二十五度也。隆,犹高也,盛也。夫气之有者,皆自少而之壮,积暖以成炎,炎极又凉,物之理也。故阳气平晓生,日中盛,日西而已喊虚也。气门,谓玄府也,所以发泄经脉营卫之气,故谓之气门也。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皆所以顺阳气也。阳出则出,阳藏则藏,暮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虚邪。扰筋骨则逆阳精耗,见雾露则寒湿具侵,故顺此三时,乃天真久远也。

岐伯曰:

新校正云:详篇首云帝日,此岐伯日,非相对问也。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言在人之用也。亟,数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薄疾,谓极虚而急数也。并,谓盛实也。狂,谓狂走或妄攀登也。阳并於四支则狂。《阳明咏解》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而歌,热盛於身,故弃衣欲走也。夫如是者也。皆为阴不胜其阳也。

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九窍者,内属於藏,外设为官,故五藏气争,则九窍不通也。言九窍,谓前阴后阴不通,兼言上七窍也。若兼则目为肝之官,鼻为肺之官,口为脾之官,耳为肾之官,耳为肾之官,舌为心之官,舌非通窍也。《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於心,开窍於耳。北方黑色,入通於肾,开窍於二阴故也。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从,顺也。言循阴阳法,近养生道,则筋脉骨髓,各得其宜,故气血皆能顺时和气也。

如是则内外调和明,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邪气不克,故真气独立而如常。若失圣人之道,则致疾於身,故下文引曰: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自此已下四科,并谓失圣人之道也。风气应肝,故风淫精亡,则伤肝也。《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於肝也。风薄则热起,热盛则水乾,水乾则肾气不营,故精乃无也。亡,无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淫气者,阴阳之乱气,因其相乱,而风客之则伤精,伤精则邪入於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

甚饱则肠胃横满,肠胃满则筋脉解而不属,故肠辨而为痔也。《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伤之信也。僻,普击切。

因而大饮,则气逆。

饮多则肺布叶举,故气逆而上奔也。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强力,谓强力入房也。高骨,谓腰高之骨也。然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肾伤则髓气内枯,故高骨坏而不用也。圣人交会,则不如此,当如下句云: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阴阳交会之要者,正在於阳气闭密而不妄泄尔。密不妄泄,乃生气强固而能久长,此圣人之道也。两,谓阴阳。和,谓和合,则交会也。若,如也。言绝阴阳和合之道者,如天四时有春无秋,有冬无夏也。所以然者,绝废於生成也。故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於闭密以守固,天真法也。

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因阳气盛发,中外相应,贾勇有余乃相交合,则圣人交会之制度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