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弘道读经会】莫让六贼趁虚而入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07   浏览次数:

经文说:“莹然内观,我心无心,湛然外鉴,物形无形”。这里说色、声、香、味、触、法,称之为六尘,我们也把它叫六贼。《西游记》中有一个篇章,就是唐僧遇到六个贼子,被孙悟空打死了。一个叫眼看喜,一个叫耳听怒,一个叫鼻嗅爱,一个叫舌尝思,一个叫意见欲,一个叫身本忧。孙悟空说,我是你们的主人公。唐僧不愿意杀他们,孙悟空说,这六个贼必须打死。这六个贼人就是六尘。当你恒守一心的时候,外魔不能入侵,当自己的心有所失正、有所偏斜,这个贼人就趁虚而入。

【弘道读经会】莫让六贼趁虚而入

莹然内观,我心无心,湛然外鉴,物形无形(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在一个地方喝茶的时候,茶台上放了一个小玩意,这个小玩意特别特别好,当时看的时候,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背面看不到。是两只小猴,一个小猴捂着眼睛,一个小猴用两个手捂着耳朵,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我就猜那个背面是什么呢?等这个主人不在的时候,我转过去看那个背面,第三个小猴用两个手捂着自己的嘴巴。这个小玩意非常有启发性,大家可以去悟一悟。

经文说:“内景不出,外景不入”。我们之所以“耽尘忧眷”、之所以流连忘返,就是把四门都打开了,把六贼放进来了。我们以为的实,在道人眼里以为是虚,世人认为的福气,在道人眼里认为是贼子,贼子是偷什么呢?是偷你的真气,偷你的道炁。眼睛看五彩缤纷的颜色,就是把真色给贼了,就是把真色给偷了。因为真色不色。鼻能够闻到一些香臭,也称之为贼,因为真嗅没有香臭。耳有所声,其实贼我之真声。《庄子》里面有一个说法,说有三籁。丝竹之声,我们通常听到的美妙的音乐,是人籁;夜晚的时候大风掠过土地,树窟窿所发出的特别古怪的声音,大地的那些穴窍打开,风经过的时候发出那种人难以模拟的声音,这些是地籁。但是圣人听的既不是人籁,也不是地籁,而是天籁。天籁就是道炁运行的声音,整个苍穹,河汉群真、日月轮转,整个大宇宙的运行,这是天籁。普通人是听不到的。舌有五味。要有醋,要有盐,要有辣椒,等等,还是贼。《道德经》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真味不味。身有所触,我们皮肤能感觉到,还是贼,夺你的真觉,夺你的真触,夺你的真性。心有所法,还是贼。之所以称这些为贼,是因为这是我们身体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六样大幻。幻,幻觉的幻,以幻为真,那那个真就丧失一分,我们就越发远离自我真性,所以要关门打贼。重阳祖师在《立教十五论》说:“把断四门,眼、耳、口、鼻。”先把这四门把断,贼人先不进来;其次再舍诸法;到最后一个是有为法,这个也是贼。过河需要船,这个船也是有为法,众生要出离迷津,必须要依赖这个有为法,但是它还是贼,最终要登岸舍船。《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快到西天的时候,有一个无底船,在那个杨洁导演拍的老版里面没有这个情节,后来的新版《西游记》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和原著是一致的。就是上了无底船之后,唐僧回头,怎么还有一个唐僧呢?怎么那儿还有一个八戒?还有一个白龙马?还有一个沙僧?还有一个悟空呢?假躯给留在了岸上,这个时候才能登到彼岸去。所以《西游记》在这个情节里面有一个话,说:“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度群生。”这是把有为法也舍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地脱胎换骨了。

经文继续说:“坦坦荡荡,万虑归空,岂不乐乎。”胸中不纳一垢才叫“坦坦荡荡”,心中不留一念才叫“万虑归空”。我们入道千日百日修的练的就是这八个字,这八个字犹如晴天一声霹雳,是踏破是非门、推到人我山的天性。有一个典故,说白玉蟾祖师晚间和一个老翁在床榻上聊天,聊着聊着,夜深了,老翁就慨叹了一句,说“世事悠悠,不如归去”,白玉蟾祖师说,“归便归去,何思何虑?”说完老翁溘然羽化。这是何等洒脱!何等自由!我们别说心中万般地牵缠,就是没有这个牵缠,也没有那个空空朗朗的本事,可以视万物为幻,可以视己身为房屋。真主人可以进出自由,这才是逍遥和快乐。我们贪图太多,罪业牵缠,哪儿能体会神人那样的快乐呢?多少仁人志士,视死如归那一刻,也是明白了天地之真心,自我之本来,所以不畏不惧,从容赴死。从内丹来说,“金木性相逢”,我们可以用仁义来代替,仁就是木,义就是金,中间有一个信,就是土。他如果真的达到视死如归的那样的一个刹那,那最后也是丹成的时候了,他也能达见天心,未尝不是善果。

本文据腾讯道学《弘道读经会》栏目录音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