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西游记》真假行者的得与失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4   浏览次数:

《西游记》真假行者故事梗概

第五十七回-五十八回,文中出现一个行者打伤唐僧抢夺包袱,八戒沙僧气愤至极,沙僧前往水帘洞与行者理论,却知这行者准备组团去西天取经,沙僧一怒之下打死假沙僧,前往南海落伽山去找观音菩萨理论。刚到落伽山,拜见观音时见行者在旁拿起宝杖就要打。菩萨制止,沙僧便道明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菩萨为悟空做证,悟空在此四日未曾离开,即令悟空与沙僧前去探个究竟。

 《西游记》真假行者的得与失

真假猴王(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到了花果山,真假行者初次相遇,长相一致,穿着一样,声音无差,打得也是难解难分,于是二人请菩萨、唐僧、李天王、地藏王辨真假,众人无法。如来佛主辨出了假猴王,随即假行者被真行者制服。

真行者并未走完取经之路?

对于以上故事,曾有人畅言其实——被打死的是真行者。而假行者代替真行者,去西天取了真经。其理由诸如:在此之前行者与唐僧,常有吵架不和,至此以后关系和谐;以前悟空不太听话,闯龙宫拿兵器要衣甲,进地府改生死簿,还大闹天宫偷蟠桃、盗仙丹,如来佛主为排除异己,物色了新的取经人,也就是“假行者”。听上去看似有一定道理,听话者受赏识,不听话者被冷落,但细读文章,不难发现这是对文章原意的曲解。古人有古人写作的意图,我们不能用当下的思想观念过分评定,如果可以穿越,吴承恩老先生应该会非常愤怒吧。

回归原著方得本真

单独看原著第九回:唐僧的父母贞观十三年完婚,后生下唐僧。为何在其后的第十三回,吴先生又说唐僧出行取经的时间也是贞观十三年呢?唐僧父母被恶人所害,唐僧长至十八岁,为父母报仇雪冤,随后才出行取经。先生花数年写出这本倾世巨著,本不会出现类似错误,既然出现了既然有先生自己的道理,我们应该结合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整本书去看待这一问题。

 《西游记》真假行者的得与失

西游记(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时空交错关注人性

先生或许是虚拟了一个时空,让很多事情交错发生,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性本身。亦或许先生早就想到后人会误解,故在提纲条目上,早已留下让人醒目的伏笔。第五十八回提纲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明示真假行者之争斗,乃是人心、二心之争斗,即自己与自己做斗争,古人善用比喻,如人的心本静,而当有诱惑烦恼时,即生欲望心,色心、贪心等等。欲望诸等心,古人即名为二心。佛家主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性是人的本性,不迷惑有助于见性成佛,悟空陷入迷惑之中,最终佛性打败了其他,成就了其佛缘。

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六耳即人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禅宗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房子有六个窗户。六个窗里面都有一只猴子,无论站在哪个窗户叫猴子,猴子都会答应。这个故事是喻六窗如人身六根,猴子喻人的心。六根一旦触及外境、外缘,内心就难免会起妄动。这六猴就是《西游记》所说的六耳猕猴。真假悟空之争斗是喻示我们要断除六根之妄动,如此,内心方能真正平静。

《西游记》对《道德经》的传承

《西游记》这一章节的喻示与《道德经》亦是同旨的。《道德经》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也就是说人对外界的接触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欲望,继而迷惘,之后过分追求。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心妄动了,六窗内的猴子也就变得不安分。“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如同悟空打死假行者,这是在暗示我们“五色”“五音”“五味”等其他外在会影响我们,但是如若我们能保持内心的一份安宁,“道法自然”,和谐处世,对己对人,将实现双赢。

 《西游记》真假行者的得与失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作者王杰星,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