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儒道合一”的台湾天帝教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9   浏览次数:

文/李政阳

天帝教是成立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具有浓厚中华文化色彩的本土宗教,创始人为涵静老人李玉阶(1901-1994)。李玉阶出生于江苏一个儒家知识分子家庭,他心仪儒家,私淑张载,并曾向于右任学习儒学。李玉阶曾任上海烟草特卖局局长及宋子文机要秘书一职,日寇侵华时弃职入华山修道。1980年李玉阶在台湾成立天帝教。至2000年,天帝教已有教院52个,教职人员110人,信徒30万人左右,是台湾地区宗教信徒人数增长最为快速的宗教。天帝教以“神道设教”观念为主体,兼修道教内丹养生,具有“儒道合一”的特点,是源自道教的新兴宗教。

“儒道合一”的台湾天帝教

天帝教的宗教活动(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中华本土宗教的信仰内涵

“神道设教”是我国传统宗教观念的一部分,是统治者利用“天命”、“鬼神”、“因果”等宗教信念施行教化的手段。至少从周代起,我国就有“祭祀”、“敬天”、“以德配天”等“神道设教”观念。这种以“顺天祈命”为信仰,以“祭天祀祖”为仪式,以“敬天法祖”为修行,以宗庙、孔庙、祠堂为信仰场所的隐而不彰的宗教信仰,学界将之命名为“宗法制宗教”或者干脆以“儒教”论之。其中将“天”视为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格之天,将道德伦理实践视为修行方法,将道德人格的完成作为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已经成为中华本土宗教(包括道教及民间宗教)的主要信仰内涵。(腾讯道学独家稿件)

二、天帝教与道教的关系

“儒道合一”的台湾天帝教

特别注重对信徒伦理道德修养的培育(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信仰的核心是“敬天贵生”、“尊道贵德”、“清净自然”,她特别注重对信徒伦理道德修养的培育,强调信仰“天命”及遵循“道德”,这在出自汉代的早期道经《太平经》中已现端倪。除道教外,民间宗教同样具有“神道设教”的意味。在信仰人格化的“天”的层面,民间宗教或以“无生老母”、或以“上帝”、“天帝”等称呼代之。在宗教理论方面,民间宗教则多采以“三教合一”的形式,比如肯定老子孔子与释迦属于同等的圣人,将“儒家养性、道家修性、佛家见性”融合起来。在修行方面,则多采用道教的内丹修养法,并贯通以佛教禅宗的一些见解,配合儒家的仁义说。明朝建立的“三一教”,清中后期的“槐轩学派”、“太谷学派”,目前流传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天帝教,都具有这些特点。

三、台湾地区民间信仰的特征

“儒道合一”的台湾天帝教

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多以鸾堂为依托,鸾堂的基本宗教活动是扶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多以鸾堂为依托,鸾堂的基本宗教活动是扶乩,以神灵的口吻发布大量的宗教劝诫,以浅显易懂的词句来宣传“行善积德”、“因果报应”的观念,因此有学者认为台湾地区的民间鸾堂是一种“民间儒教”。与一般鸾堂扶乩的形式不同,天帝教采用的是看光,即在光殿架起一块光幕,由特定的“侍笔”通过看光幕来承接神灵的旨意。虽然彼此形式不同,但天帝教“侍笔”下来的圣训,其基本的内涵依然是宣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与“天人合作”等“神道设教”观念,其中不乏劝善、道德、伦常之类的训诫,继承中国传统宗教的“劝善”特点明显。

四、“玄穹高上帝”的渊源

天帝教信仰的主神是“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是宋代帝王上给道教“玉皇大帝”的封号。天帝教认为“玄穹高上帝”具有“刑、德”两方面的作为,“德”指的是恩普群生的生生之力,而“刑”则是肃杀,这与董仲舒及《太平经》的思想暗合。天帝教又宣传“仁义、大爱”,要求信徒不为自己求福报,要念念为黎民苍生,要发大愿为解救“三期末劫”而奋斗,这又暗合于儒家修身齐家之理。天帝教认为,“平息劫难、挽救时运”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时常“反省忏悔”、“体心静坐”,践行“廿字真言”所提出的丰富道德要求。

“儒道合一”的台湾天帝教

“玄穹高上帝”是宋代帝王上给道教“玉皇大帝”的封号(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神道设教”信仰,金元之际全真教引“儒、佛”入道,明确提出“三教合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道教遂将佛教治心之禅学、道教治身之内丹、儒家治世之道德结合起来,成为叩问天命、体察人心的大学问。继承道教而来的民间宗教如天帝教等,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之下,兼具“儒、道”之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腾讯道学独家稿件,编辑:孟淅)

“儒道合一”的台湾天帝教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李政阳,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道教方向博士。)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