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的原型:四川道士赵昱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5 浏览次数:次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二郎神
灌口二郎神原型为赵昱
凡是四川人或多或少听说过灌口(都江堰)二郎神的传说,但知道二郎神自古以来受百戏艺人尊崇并被视为戏神的人恐怕不多。北宋时期,开封府每年六月二十四即灌口二郎生日时,各类百戏艺人都要上演杂剧、舞蹈以示祝贺。关于二郎神的人物原型,有不同说法,有说是李冰的第二子,有说是杨戬,有说隋朝蜀道士赵昱。其实查核史料分析后,就会发现只有赵昱才是名符其实的“二郎神”。
赵昱字仲明,早年和兄长一起隐居在青城山,向道士李珏学习。赵昱26岁时,朝廷听说他有贤能便下诏征他入朝。他不肯去,结果益州太守不得不强迫赵昱到京城。隋炀帝要封爵位给赵昱,赵昱不肯接受,只希望成为蜀地的一个太守,于是隋炀帝拜他做嘉州(今乐山)太守。传说赵昱上任后得知嘉州犍为县江中有蛟龙,经常阻沉船只,为害百姓,便率士兵千人及当地男子万人去除害。他让这些人在两岸大声叫嚷,声震天地,将蛟龙赶出水面。赵昱便持刀潜入水底,很快江面染成血红色。在如雷般的震响中,赵昱左手执着蛟首,右手持刀,从江中跃出。嘉州百姓因而对赵昱十分敬仰,将他视为神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赵昱不愿做官就悄然隐退不知所踪。若干年后,嘉州洪水泛滥,水势凶猛,百姓在危难时刻又想到了赵昱。很快,就见赵昱在雾中骑着白马带着几个随从从江面扬鞭而过,洪水随之平息下来,人们争先恐后地呼唤赵昱的名字。如今乐山城北古城墙上保留的龙神祠,就是当地百姓为纪念赵昱所修建的。
唐太宗听说此事后,便赐封赵昱为神勇大将军,在灌江口设庙祭奉。由于赵昱在家排行老二,人称二郎,因此人们称赵昱为灌口二郎。老百姓若有疾病往往要到庙里去祈祷。唐玄宗时赵昱又被封为赤城王。宋真宗则封赵昱作清源妙道真君,从此赵昱又被后人称作赵清源。
各剧种中的二郎神
赵昱斩蛟前让士兵与百姓以声助威,游戏的成分很浓,以致于明代大文学家汤显祖曾撰文《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说“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早在前后蜀时,成都艺人们便创作演出了以武伎为主的歌舞戏“灌口神队”,表演二郎神捉拿蛟龙的情景。这出戏是当时宫庭和民间最受欢迎的剧目,前蜀皇帝王衍就曾亲自扮演二郎神在街上游行。蜀地以外的百戏艺人也正是认为赵昱能避邪安境同时其行为富有娱乐性而奉他为行业保护神。后来,赵昱又被简称作“清源戏神”,“二郎神”的名号逐渐被淡忘。明代著名的南昆曲和北弋阳腔均奉赵昱为戏神。清代随着戏剧的繁荣,许多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进入城市,戏班弟子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便找到地位更高的老郎神(唐明皇李隆基)来替代赵昱充当戏神。而现今广东潮剧、福建南戏等又将戏神称作田元帅,田元帅的形象一般是着绿袍,三只眼,无须,声音清脆,生辰与雷神同日即6月23日,原来这个田元帅就是四川人赵昱的化身。
元代有剧本称《二郎神醉射锁魔镜》,剧中的二郎神指的就是嘉州赵昱。剧本内容大致说赵昱因治嘉州有功,被玉帝封为灌口二郎神,镇守西川。赵昱在途中经过玉结连环寨时,拜访哪吒三太子。两人在酒宴上比试射箭,二郎神射破锁魔镜,使囚禁于此的九首牛魔罗王和金睛百眼鬼逃往黑风山黑风洞。于是二郎神和哪吒二人带领天兵天将,捉住二魔。这个剧本显然是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至于李冰第二子是二郎神的记载,最早可能出现于南宋初年。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有李冰化作苍牛斩江龙的传说。李二郎斩蛟显然是从李冰事迹附会演变出来的。另外《西游记》将二郎神称作杨二郎(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此说出现最晚。戏剧《宝莲灯》“沉香救母”的神话将二郎神塑造成冷酷无情的形象,不过戏中的二郎神叫杨戬却不是赵昱,想必艺人们根本不愿意破坏赵昱的名声。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