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青城山的道教传说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

青城山的道教传说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从东汉中期张陵结茅传道以来,青城山已历经了1800 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研究道教文化的圣地。

青城山的道教传说

四川青城山山门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 公里 , 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为“宝仙九室之洞天”。青城山背靠皑皑的岷山雪岭,俯临丰饶的成都平原,以大面山为主峰,重峦叠嶂,有 36 峰、72 洞、108 胜景。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一 青城山的道教渊源

青城山的得名众说不一。一说青城山诸峰环绕,峰峦叠嶂,青山四合,山形似城,故名“青城”,亦称“青城都”。另一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取“清虚以守神”、“清都、紫微,天帝所居”之意。青城山自古以山色清幽著称,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山中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溪涧纵横,山润岩湿,流泉常年不断。诗圣杜甫有“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诗句。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云作玉峰对北起,山如翠浪尽东顷”赞誉青城山。

青城山自古有道风仙气,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建福宫)纪念。迄今山中还保存有“访宁桥”、“轩皇台”、“黄帝祠”等述其传说的旧迹。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因得神仙马鸣生传授《太清神丹经》,而仙道修成。但是,真正奠定青城山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陵(张道陵)。东汉顺帝初年,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置二十四治。鹤鸣山与青城山毗邻,张陵最早从鹤鸣山至青城山设坛传道,建立了青城治 ( 一说为张陵之孙张鲁所立 ) 。今青城山中有天地日月石刻、羊马台、天师坛等遗迹。

青城山道教源远流长。自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以来,山中仙迹不绝。三国时李阿居青城山修道,辟谷养生,号称“八百岁公”。魏晋时期,青城山有著名道士范长生。他博学多才,深谙天文术数,是当时天师道首领。成汉政权灭亡后,青城山道教一度沉寂。

青城山的道教传说

青城山建福宫

隋唐统治者对道教的扶持,使这一时期的青城山实乃“神仙都会之府”。从山下长生宫至山顶上清宫十余里,就有道观庵堂数十座。著名道士有李珏、赵昱、赵元阳、徐佐卿、王仙卿、殷九霞、甘道荣、赵仙甫、罗公远等。天宝之乱后,中原不宁,唐玄宗、僖宗先后入蜀避难。当时道门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特别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晚年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他在“云溪山居”潜心研究道学,撰著道经数十部,并搜集整理因战乱散佚的道经三千卷,编成《三洞藏》。他还对道教斋醮仪礼和音乐进行整理规范,编有《道门科范大全》八十七卷,人称“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杜光庭羽化后,葬于清都观。现白云溪畔尚有“杜光庭读书台”供人凭吊。与杜光庭同时的青城山常道观道士张素卿,是唐末五代画家,以道教题材绘画而著名,画有《老子过流沙图》、《五岳朝真图》、《九皇图》、《五星图》、《二十四化真人像》、《八仙真形图》、《十二仙真像》等。

青城山因有张陵传道遗迹,北宋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来此朝拜,在常道观再兴天师道脉。

1294 年,龙虎山道士汪集虚受张天师委派,入蜀兴复二十四治,并于青城山建贞白庵,被敕封为青城诸山正一宗主。明代,青城山道教属正一道。明末,张献忠起兵,蜀中兵燹频仍,青城山道士多避乱而去,许多宫观建筑先后被废。清康熙八年,武当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开坛收徒,传授全真龙门道法,从此,全真龙门派在此山发展。康熙四十一年,钦敕常道观“丹台碧洞”匾额,尊陈清觉为碧洞真人。此后,青城山龙门支派称为丹台碧洞宗,现已传至二十五代,其中不乏著名道士,如编《广成仪制》的陈仲远,重修常道观殿堂的彭椿仙,当代著名道教学者易心莹,川西道教科仪大师江至霖,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元天等。

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在道教丹道修炼流派中,青城山丹道可谓独树一帜。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称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精思于岷山石室中,而岷山第一峰即是青城山,历来是道教西蜀丹法的中心,并列青城山为可以合成仙药的名山。宋代青城山雷法盛行,神霄雷法创始人王文卿和弟子萨守坚都曾传法于青城山。南宋青城山道士朱梅靖习宝珠雷法,其传人有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青城山道士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是清微派第七至第九代宗师。

青城山的道教传说

青城山老君阁

二 青城山的道教宫观建筑

道教宫观建筑是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实践。从“道法自然”出发,青城山的建筑都依山取势,灵活布局,在隐、藏、幽、奇上下功夫,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从山麓至峰顶,栈道、丹梯、石桥时相勾连,亭阁、牌坊星罗棋布于游山道上。亭阁的建造随景而设,建筑多取材自然,不假雕饰,枯树柱,树皮瓦,竹木栏,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朴实幽致。

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 11 座,常住道士 150 多人。著名宫观有建福宫、天师洞(古常道观)、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位于青城山腰的常道观,又称天师洞,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初名“延庆观”,唐改称“常道观”,宋又改名“昭庆观”,或称“黄帝祠”。现存殿宇为清末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殿、三皇殿、黄帝祠、天师殿、天师洞等。山门建在高高的陡坎上,长长石级直通重楼叠阁,两旁柳松挺拔,青龙殿、白虎殿掩映其间。三清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悬挂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三清神像。三皇殿重檐回廊,雄踞高台,周围群山环抱,松杉掩映,内供三皇石像。观门右侧一株高 50 余米的古银杏树,相传为张陵手植。天师殿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建筑依山傍势,前低后高,中高旁低。天师洞位于天师殿上层,相传为张陵修炼处。洞中现有“天师”张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张继先之像。常道观道众甚多,为全真十方丛林,也是青城山最大的一座道教宫观。

祖师殿,位于青城山天仓峰。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宋宣和年间改称“清都观”,因供奉真武大帝,又名真武宫。现存殿宇系清代所建。背靠轩辕峰,面临白云溪。以小巧玲珑的四合院布局,配以云松塔、灵官殿,古色古香,环境清幽。殿内有八仙图等壁画和诗文刻石,供奉东岳大帝、真武大帝和铁拐李、吕纯阳祖师、张三丰祖师等塑像。殿外山势开张,四周林木繁茂。据说唐睿宗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曾在此修道,羽化后葬于此山。观中古迹有薛昌浴丹井、杜光庭读书台、清人黄云鹄题记的云松塔以及问道亭和闻胜亭。

青城山的道教传说

青城山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巅之高台山。始建于晋,五代前蜀王衍重建,明末毁于兵燹,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主要有三清殿、玉皇殿、文武殿、东华帝君殿、老君阁等。上清宫以一种非常对称的中轴线布局,建筑结构大多为单檐歇山顶,木穿斗梁架。宫内珍藏有楠木刻板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张大千绘麻姑、王母、张三丰、花蕊夫人等画像。山门外西侧石壁上刻有黄云鹄所书“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从宫后拾级数百米,即至青城第一峰绝顶,有“呼应亭”,可观日出、云海和神灯三大自然奇观。极目远眺,群山翠浪,岷江蜿蜒,沃野千里。特别是在天气晴朗时,彩霞万朵。夜晚,远望天际,磷光闪烁,宛若仙境。难怪山门对联这样写道:“钟敲月上,磬息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风吹花去,鸟送春来,是人间,不是人间。”

自成为道教神仙洞府、羽士栖止之地后,青城山不仅高道云集,而且皇帝大臣入山修醮祈福者甚众。如唐玄宗、唐僖宗先后避乱入蜀,敕青城山道士修醮祈福。五代时期,青城山又受到前蜀国主王衍的崇祀。自古以来,青城山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唐宋诗人岑参、张令问、杜甫、范镇、文同、张咏、范成大、陆游,近代名人颜楷、谢无量、沈钧儒、徐悲鸿、张大千、冯玉祥等都曾到青城山访幽探胜。他们寄情于青城山水,或题壁书额,或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耐人寻味的诗文佳作。

青城山宫观中众多的楹联充分反映了道教文化,如古常道观三清殿题有《道德经》中的名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还有引人深思的“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四川通江李善济 1910 年撰写的青城山著名长联,体制宏大,气势磅礴,原题于天师洞,今已移至建福宫。每联 197 字,全联 394 字,上联描绘青城山“纵横八百里舆图”的壮丽景色,下联以“上下四千年文物”为中心,历数青城轶事,抒怀古幽思和人生抱负。

青城山保留了大量道教科仪和音乐,其品种之全,名目之多,实属罕见。而且青城山道教音乐在其发展衍变过程中,除了与当地流传的各类地方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还与湖北、湖南、陕西、北京、云南等地重要名山宫观流传的道教韵曲和器乐曲牌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

从东汉中期张陵结茅传道以来,青城山已历经了1800 年的悠久历史,遗存了大量的道教文物古迹,至今仍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研究道教文化的圣地。

(作者毛丽娅,单位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