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城隍爷的传说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7-04   浏览次数:

  

  古代的城市要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而且"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五礼通考》)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攻击,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当然不能没有一位城神。于是城隍爷应运而生、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最早见于史籍的城隍庙,是三国东吴芜湖城隍庙,迄今已1700余年。但其时城隍爷的影响似乎还不那么大。南北朝时,有一次梁朝军队攻打位于现今河南信阳境内的郢城,在上游筑封锁线,用芦苇堵塞船路,断绝城中粮草,使郢城成为孤城。城中粮草将尽,军民不由恐慌。守城的北齐将领慕容怦为了安定民心,便带上车往城中的城隍庙析请保佑。数日之后,惊雷电闪,暴雨狂风,江水猛涨,将梁军芦苇全都冲走,打破了封锁。城中北齐军民认为这是城隍爷显灵,暗中相助,士气顿时大振。慕容严乘势率军出击,将梁朝军队杀得大败。自此,城隍爷威名远扬,影响日渐扩大。到唐代,城隍信仰已相当普遍了。

  道教见城隍在民间影响日显,便插手进来,将其纳入道神系统,称城隍为剪恶除凶、护国安邦之神,不但可以暗中保护城市安全,而且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同时,又利用佛教的阴间、地狱之说,称城隍爷管领一城亡魂。

  到了明代,朱元库对城隍爷倍加青睐,建国伊始,即传旨"城隍神历代所祀,宜新封爵",于是城隍爷的地位更加高贵。朱元球并命令分封各地的藩王要亲自主祭城隍爷,各府、州、县的城隍,也必须由当地最高长官主祭。

  厦门的城隍庙在洪武年间周德兴筑厦门城时便修建了,后曾数次重修。其位置在今思明人民医院后边。旧时,城隍庙前还专门修了个戏台,边上即厦门最早的关帝庙,日常进香之人不断,逢年过节,更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可算是早期厦门的文化娱乐中心。

  据说早年的城隍庙有两尊城隍,一尊是泥塑的,端踞庙堂;一尊是木雕的,平日居于侧室,城隍出巡时才抬出来。城隍出巡在旧时是十分热闹的民俗活动,一年据说要三次,实际上是踩街游行。但民国以后就渐渐没有了。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