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唐代宰相隐居南岳多年不吃东西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

唐代宰相隐居南岳多年不吃东西

唐代宰相隐居南岳多年不吃东西

李泌出山图

李泌,历仕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李邺侯。

李泌可是唐朝的一大牛人。他七岁能文,年纪轻轻就被唐玄宗请去讲《老子》。精通《周易》,钻研道家方术,多年“绝粒”,也就是不吃东西。他功勋卓著,为平定安史之乱、平定朱泚之乱都立过大功。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数度起用数度归隐,声誉日隆。最后在德宗朝拜相,封邺县侯。

七岁作诗超丞相

李泌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开元十六年(728),刚刚七岁的李泌就能为文赋诗,一次儒、道、释三教学者聚会,玄宗把他也召人宫中,而此时的李泌就以非凡的文学才能征服了与会的君臣。《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如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张说是当时一位才华横溢的名诗人,被时人称为“燕许大手笔”,他与李泌的这两首小诗都是即兴之作,相比之下,七岁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远远超过已经五十多岁的张说的作品。也难怪诗成后,“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养之。’”(《新唐书·李泌传》)其后,重臣张九龄、严挺之等对他都非常器重。七岁儿童即受到朝廷君臣的一致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隐居南岳邺侯书院

李泌家世代重视读书教育,据《邺侯家传》说,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聚书两万余卷,并告诫子孙不得让这些图书出门,如有求读者,可在别院阅读、供馔。这些图书至少保留到了李泌的儿子李繁的时候。

肃宗为他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在此过了12年(757~768)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

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中有句“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可见其在南岳藏书之多。这里说的邺侯是指李繁,李繁当时为随州刺史。这首诗说明了当时李家的藏书天下闻名,甚至有人从京城跑到李家去借阅。同时也说明了一代文宗韩愈与李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钻研道家方术多年不食

李泌是南岳第钦赐的隐士。曾随玄和先生张太虚学习道教秘文,又与懒残和尚(明瓒禅师)等高僧交往甚深,著有《养和篇》和《明心论》。“尤工于诗”,如《复明堂》、《九鼎议》(一说二者为一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等,“有文集二十卷”。精于书法,至今福严寺侧石壁上,尚有石刻“极高明”三个大字,传为李泌山中读书时手书,此处因名“高明台”。薨后赠太子太傅,其子李蘩(曾任随州刺史)在南岳庙左建南岳书院。千百年来,李泌一直是南岳衡山的一位传奇人物,为儒家、佛家、道家所共同赞颂。

李泌与诗人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早年隐居南岳时曾师事道士张太虚,唐敬宗时吏部侍郎赵橹则为刘元靖撰《广成先生传》,太子少傅卢又撰《广成先生石室铭》。著名诗人顾况就曾拜李泌为师:“况素善于李泌,遂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能终日不食。及泌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唐才子传·顾况》)李泌曾作过一首诗来表达自己修道成仙的志向,就是下面这首《长歌行》:

天覆吾,地载吾,

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

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

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

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

业就扁舟泛五湖。

综李泌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也是成功的一生。虽然《旧唐书》对李泌评价不高,但《新唐书》已改变了这一观点,认为“其谋事近忠,其轻去近高,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宰,近立功立名者”。当然,这段话在赞美的同时还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这首《长歌行》就是李泌的“励志”诗。他的志向有两个,一是修道成仙,二是位极人臣。要是一个志向也没达到,就浪费了这副天生的丈夫之躯。如果一定要把两件事分个先后主次,李泌认为,最好是先成就功业再追求解脱。李泌一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基本上实现了他的理想,至少实现了一个。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