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帝王之书《阴符经》来历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次
文/张妍
“隋唐时期,活动于西北地区的道教代表人物,主要属于楼观道派;”而李筌作为这一时期乃至于整个道教史上声名显赫的高道,亦不例外,成为唐代楼观道在甘肃之代表人物。《神仙感遇传》与《黄帝阴符经疏》序言中均载其人,基本无出入,因后书所载略详,故多录其文。
李筌遇骊山老妇(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遍访名山得《黄帝阴符经》
李筌,陇西人。按道籍所载,他因喜好道术而遍访名山,以精其道。后于嵩山虎口岩之石壁中寻得北魏寇谦之为传之于后世好道者而藏于各地名山的《黄帝阴符经》。因所得经书历时久远,已糜烂破旧,故李筌抄录其文,亦多加诵读,但“虽诵在口,竟不能晓其义理。”后李筌入秦访道,至骊山遇老妇为其解说《黄帝阴符经》之玄妙所在,始知其之要。
骊山老母为其解说《黄帝阴符经》
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髽髻当顶,余发倒垂,弊衣扶杖路傍,见遗火烧树,自语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筌惊而问之,曰:此是《黄帝阴符》上文,母何得而言?母曰:吾受此符三元六甲周甲子矣。谨按《太一遁甲经》云:一元六十岁,行一甲子,三元行一百八十岁,三甲子为一周,六周积算一千八十岁。年少从何而知?
筌稽首再拜,具告得处。母笑曰:年少颧颊贯于生门,命轮齐于月角,血脑未减,心影不偏,性贤而好法,神勇而乐智,是吾弟子也。然五十六年当有大厄。因出丹书符,冠杖端,刺筌口,令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乃坐树下,说阴符玄义。
骊山老母告诫李筌
此外,骊山老妇还告诫李筌,《黄帝阴符经》的传授要多加选择,不可妄传。
言竟诫筌曰:《黄帝阴符》三百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参演其三,混而为一。圣贤智愚,各量其分,得而学之矣。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人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圣人学之得其道,贤人学之得其法,智人学之得其术,小人学之受其殃,识分不同也。皆内出于天机,外合于人事,若巨海之朝百谷,止水之含万象。其机张,包宇宙,括九夷,不足以为大;其机弥,隐微尘,纳芥子,不足以为小;观其精微,《黄庭》八景不足以为学;察其至要,经传子史不足以为文;任其巧智,孙吴韩白不足以为奇。
是以动植之性、成败之数、死生之理,无非机者。一名《黄帝天机》之书。九窍四肢不具,悭贪、愚痴、风痫、狂诳者,并不得闻。如传同好,必清斋三日,不择卑幼,但有本者为师,不得以富责为重、贫贱为轻,违者夺二十纪……日诵七遍,令人多智慧,益心机,去邪魅,销灾害,出三尸,下九虫,所以圣人藏之金匮,不妄传也。
李筌的为《黄帝阴符经》作注疏
李筌亦依其所言,为《黄帝阴符经》作注,并谨遵老妇之诫,“后来同好敬尔天机无妄传也。”
《太白阴经》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另据《神仙感遇传》所载,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入仕为官,且著述颇丰。“开元中,为江陵节度副使,御史中丞。荃有将略,作《太白阴经》十卷,有相乘,著《中台志》十卷。”后遭权相李林甫排挤,遂游历名山、访道修身。
疏文中则有大量体现其唯物主义思想的论点,任继愈先生即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李筌是一位长期被忽视了的唐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有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李筌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主要保存在《阴符经疏》中。”可知其思想之精深,实当引起后世足够的重视。
此外,《黄帝阴符经》得以名著后世,很大程度上也应该归功于李筌为其所作之疏。正因为李筌为《阴符经》作疏,才使得这部隐晦难解的道教经典得以为大众所熟知,进而成为与《道德经》齐名的道教经典,以致于后世多有流传《阴符经》即为李筌所作的说法。尽管经学者考证,《阴符经》并非李筌所作,但亦可从侧面反映出李筌为《阴符经》作疏影响之深远。(腾讯道学独家编辑整理,编辑/怀霜)
(腾讯道学独家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选自兰州大学2104年硕士学位论文《古代甘肃道教人物辑考——以为中心》,作者张妍。)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