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道家养生术大观:运动、饮食及精神保健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02   浏览次数:

养生方法与运动保健

道教思想博大精深,其在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养生方法,而大量的养生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很流行的保健方法。

道家养生术大观:运动、饮食及精神保健

帛画导引图

导引。导引也写作道引。导引就是通过四肢、身体运动,引导身体中的邪气,将其排出体外。导引作为养生健身术,战国时期已经比较普及,道教将其作为长生方术,或作为强筋健骨、去病除劳养生术。《太清导引养生经》说,导引可以调营卫,消谷水,排除身体中的风邪,长进身体中的血气或正气,使人精神健旺,疾病痊愈,可以按图去作。它可以单炼,也可同服气结合起来。导引种类很多,有立式、坐式、卧式等。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也是导引的一种。导引可以说是现代体操的鼻祖。气功动功也可归于导引。导引用于争斗对抗,就是武术。武术用于锻炼,就是养生术。养生太极拳已风行全世界。现在流行的健身舞蹈,也可归于导引的范畴。有学者考证认为,导引和服气都源于原始舞蹈。

按摩。 按摩是指用手对身体各个部位施以推、搓、揉、捏、击、拉等进行治疗和保健的方法。有由他人为自己按摩的方法,也有自我按摩的方法。道教认为按摩可使气血通畅,驱除邪淫,从而达到去除疾病,聪耳明目,舒筋健骨的作用。不仅如此,按摩通过对皮肤、肌肉、血管和神经的压迫作用,可以激发其活力,还可以进而强壮脏腑,同时还可以达到健肤去皱的美容效果。有的自我按摩法从头到脚,有一整套动作。有的只按摩一个部位,只有一种动作。按摩经常与导引、服气、存思等方术相配合。孙思邈《千金要方》收有太上混元按摩法,共49式。《真诰》引《大洞真经.精景按摩篇》,要人导引完毕后,用手巾摩擦颈项、耳后,令热。然后用手掌摩眼、面、项等部位。

行气。 行气一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呼吸法。道教非常重视气,其基本观点与一般理解不同,认为行气的本质在于获得气,所以也称为服气、食气、吞气、炼气等。《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行气的方法、派别非常之多,一般要点是呼吸细慢匀长,吸多呼少,结合闭息等。行气的出现也很早,先秦典籍和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都有具体记载。

行气也叫吐纳,其基本理论是认为气有清浊、生死,吐纳即吐故纳新,吐出浊气、死气,吸进清气、生气。有吐纳六字气法等。

胎息也是行气的一种。但对胎息的解释有各种各样。《抱朴子内篇.释滞》说:不用口鼻呼吸,就好像胎儿在胞胎中那样,所以叫胎息。这种方法要求作到最后不用口鼻呼吸。《胎息精微论》说:咽气凝结在腹中,如怀胎一样,所以叫胎息。这种方法强调腹中聚气。《胎息根旨要诀》说:命门是气之根本,有天地阴阳二气初结精之气。只要复此根本,就能像胎儿随母呼吸那样,故叫胎息。这种方法要求恢复命门中的内气。《胎息杂诀》说:内外气不杂即胎息。这也是强调保留内气。总之,胎息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养生方法与饮食保健

道家养生术大观:运动、饮食及精神保健

四时摄养

一:食养。

食养就是通过调整饮食来养生。我国食养的历史非常悠久,比如马王堆帛书中就有不少关于食养的处方。现存最早的食养专论保存在孙思邈的医学著作中。在其《千金要方》中有《食治》一门,在其《千金翼方》中有《养老食疗》一节。道教高度重视食养的重要性。孙思邈对比药疗和食养说,治病要想快,必须依靠药物,但维持生命还是要靠食物,不懂食养则不足以存生、养生。调节饮食的方法是极高明的养生术。道教治病、养生,主张药疗和食养并用,先食后药。先食后药即先食疗,若无效,再药疗。孙思邈说:食疗不愈,然后用药。补虚也主张药补不如食补。根据道法自然的思想,道教主张日常饮食应有节制,反对暴饮暴食和过分肥腻。主张多食四季时鲜,多食野生菜蔬花果。另外,道教还很注意食物配伍禁忌,都是经验的总结。

二:服食。

服食也叫服饵,指服药,即服长生不老药。有的认为仅靠服食即可求长生。据这种方术说,服用丹砂、金、银、玉等矿物性药物时,可用一定的方法将之化为液体。道经记载了仙人八公服食成地仙的故事。据说韩终服菖蒲十三年,赵他子服桂二十年,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楚女子服地黄八年,林子明服术十一年,杜子微服天门冬,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都成了陆仙。后服金丹,成为天仙。有的道经则认为服食只能治病、养生,是成仙的辅助手段。道士在长期的服食实践中,对许多矿物、动物和植物的药性了解较深,留下了不少养生药方,很有价值。

三:辟谷。

辟谷是一种修炼方法,即不食五谷杂粮肉蛋蔬菜等日常食物。这种方术认为: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这是说,食用日常食物虽能维持生命活动,但不能长生不死。又说:欲得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即日常食物会在肠胃中留下有害渣滓,会使身中上火,减少寿命。这种方术的要点是不食日常食物,但要服气或服药等。《抱朴子内篇.仙药》记载一则服药辟谷的故事说,秦时一宫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垂饿死,有一老翁教她食松叶松实,遂不饥不渴,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已二百余岁,被猎人在终南山捕获,带回。供给她五谷食物,两年后苍老而死。葛洪感叹说:向使不为人所得,便成仙人矣。辟谷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辟谷也称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

四:四时摄养。

四时摄养就是顺应四季阴阳消长、气候和生理变化而进行养生。比如丘处机撰的《摄生消息论》叙述春季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高年之人,宿病发动,皆冬所畜之疾,不可便行疏利之药,恐伤脏腑,别生余疾。唯用消风、和气、凉隔、化痰之剂。或选食治方中,性稍凉,利饮食调停以治,自然畅通。其余三季也各有应注意的事项。除了四时外,有的道经还叙述逐月养生之法,称为月令、月览、月录等等。宋元以来,四时摄养形成道教养生学中一个学派。

养生方法与精神保健

现代医学承认精神对疾病有影响,精神娱悦则疾病痊愈的就快,精神抑郁则疾病容易趋于恶化。道教在利用意志、意念、精神等修行的过程中,就总结出大量保健的方法。

道家养生术大观:运动、饮食及精神保健

通灵内丹功

一:存想。

存想也称作存思。存即想,即思。存想也就是闭目静思某一特定的对象,作到不用眼睛而看见它。存想往往包括叩齿、念咒、咽气等辅助手段。道教认为,存想可以预知吉凶,去恶获福,长生成仙。存想往往根据存想的对象不同而有很多区别。如内视,也称返观、内照等。其法认为,经过修炼,人可以闭目内视,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等。如守一,即闭目静思至高无上的一、道或气,使它们常驻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精神完全,不致丧失。守一在早期道教中的地位,尤其显得重要。如守三一,是存想并列的三个对象。说法各有不同。有的守虚、无、空;有的守神、气、精;有的守身中三宫神的姓名;有的守青、赤、白三气等等。如存神是存思各种神仙。思九宫法,是存思身中九宫诸神。还有存元成皇老法、存帝君法、存玄一老子法、存司命法、紫书存思元父玄母诀等,不胜枚举。存想诸法中包含着祈祷神灵保佑和神秘体验的内容,也包含着高度集中精神而忘掉其它,从而达到健康身体作用的成分。阐述存想法的经典有《黄庭经》等。

二:内丹术。

以自己的身体为鼎炉,以自己的精气神为药物,炼成的长生不老药叫内丹。炼内丹的方法叫内丹术。内丹术中包括服气、内视等方法,有与现代所谓的气功法相似之处。可以认为内丹术就是一种气功。但道教不这样看,认为气功仅仅是内丹的基础阶段。一般将气在丹田之间运行称为烹炼,将气顺着任督二脉运行叫作小周天或走河车,将气的运行扩大到四肢叫大周天。内丹术有文始、北、南、东、西、三丰、中、青城、伍柳、三峰、自然法和无为法等派,各不相同。内丹术如果修炼得当,的确可健身去病。道教将《参同契》、《黄庭经》、《阴符经》、《悟真篇》、《古龙虎歌》、《入药镜》等作为主要丹经,也有将《老子》作为丹经的。

可以说,这些养生方法都是历代仙真高道在修行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每一种养生方法都有无数的成功案例,然而,每一种方法又包含了深奥的道教理论基础,以及复杂的具体操作方法,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每一种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会因人、因地、因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细微的变化,因此,在具体的应用时,还需要现代的养生家再做更为细致的探索。

(作者为平顶山道协秘书长彭罗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