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气功真相(九):《针灸大成》开辟养生新路径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6   浏览次数:

《针灸大成》(以下简称《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刊行于万历二十九(1601)年。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总结了明之前针灸学的主要成就,纠正了某些穴位的定位与功能,论述了多种病证的诊治并附案例,故有人名之为《针灸大全》。

气功真相(九):《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外,杨氏之论还涉及养生与气功,他对气功“不揣鄙陋,扫却旁蹊曲径,指出一条大路,使人人可行”(《卷七・任脉经穴歌》),内容以内丹及其相关的任督脉为主。

一、明任督以保其身

杨氏认为,只有对经络,尤其是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在僧道,不明此脉,各执所尚,禁食、禁足、禁语、断臂、燃指、烧身,枯坐而亡”。也有练功者,因不明任督脉而没能收获应有的效果,其中“有存中黄一事,而待神气凝聚者;有运三华五气之精,而洗骨伐毛者;有搬运周天火候者;有日运脐,夜运泥丸炼体者;有呼九灵,注三精而归灵府者;有倒斗柄而运化机者;有默朝上帝者;有服气吞霞者;有闭息存神者;有采炼日精月华者;有吐纳导引者;有单运气行火候者”。

在列举上述种种误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明任督以保其身”的观点。认为任督脉是“人生养之本,调摄之源。督则由会阴而行背,任则由会阴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问,一而二,二而一也”。

为了使气功爱好者准确地掌握通任督、运周天的方法,他还指出:“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余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介绍了周天功的步骤和具体的方法。

其步骤为:“先依前注,导引各经,调养纯熟,即仙家之能筑基是也。然后扫除妄念,以静定为基本,而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握固内守,注意玄关,顷刻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煎,膀胱似火热,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一饮之间,天机自动,于是轻轻然运,默默然举,微以意定,则金水自然混融,水火自然升降,如桔槔之呼水,稻花之凝露,忽然一粒大如黍米,落于黄庭之中……到此之时,意不可散,意散则丹不成矣。”

其对方法与作用的描述是:“先将四门外闭,两目内观。默想黍米之珠,权作黄庭之主。却乃徐徐咽气一口,缓缓纳入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间,而上升泥丸;追动性元,引任脉降重楼,而下返气海。二脉上下,旋转如圆;前降后升,络绎不绝。心如止水,身似空壶,即将谷道轻提,鼻息渐闭。倘或气急,徐徐咽之;若仍神昏,勤加注想。意倦放参。久而行之,关窍自开,脉络流通,百病不作。”(以上原文均见《卷七》)

杨氏将一个小周天的过程描述得如此生动具体,其对该功法的熟悉程度与习练体会由此可见一斑。

二、顺气机综合调摄

作为一部针灸学著作,《大成》在精论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同时,还主张针灸与药物等其他治疗方法并用,以综合调摄人体之气机。

气功真相(九):《针灸大成》

针灸与药物等其他治疗方法并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卷三・诸家得失策》谓:“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

从全书的内容来看,杨氏此处之“药”,当泛指针灸以外的所有医疗方法,故该书《卷十》有《保婴神术》专论小儿按摩;《卷九・医案》中载有“子和治一妇,久思而不眠,令触其怒,是夕果困睡,捷于影响”的情志疗法;在《卷六》、《卷七》中又详论任督与周天及其气功疗法。这些均显示出他对中医综合疗法的钟爱与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引《导引本经》论述了气功的作用与操作。如《卷六・足太阴脾经》引《导引本经》之论,“善卫生者养内,不善卫生者养外;养内者安恬脏腑,调顺血脉,养外者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矣”,借以说明气功锻炼时的入静恬淡有调脏腑、顺气血,内养卫生之功。

《卷六・手少阴心经》引《导引本经》之论,说明了调心方法的重要性:“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头也。是故心生则种种欲生,而神不入气;心静则种种欲静,而神气相抱也……故人常宜燕居静坐,调心息气,食热戒冷,常要两目垂帘,返光内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气相抱。故太玄养初曰:‘藏心于渊,美厥灵根。神不外也。’”由此论述了调心在气功锻炼中的核心地位。

同卷《手太阴肺经》则引《导引本经》之论,说明了调息的方法与作用,谓:“肺为五脏之华盖,声音之所从出,皮肤赖之而润泽者也。人惟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而呼吸出入不定,肺金于是乎不清矣。然欲清金,必先调息,息调则动患不生,而心火自静,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中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用无障,而细其心,令息微微,此为真息也。盖息从心起,心静气调,息息归根,金丹之母。”显然是结合内丹来论述的。

按:《导引本经》是否为书,各家之间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气功专著(见:马济人著《实用中医气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横排本《针灸大成》也持这一观点,所有导引本经,均作加书名号;也有学者认为“导引本经”不是书名,“本经”指本条经络解(见:李鼎,针方导引两相通——《针灸大成》论导引,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年,3:40),认为《大成》对任督脉及五脏均有导引法,其“先依前注导引各经”为“筑基”,“前降后升”为周天运行;“导引本经”是对导引五脏及其经络的方法,并指出这体现了该书将“针、灸、摄养之法”合为一体的特色。两说均有一定依据。

三、谈体会指点细微

由于杨氏自身有较高的气功修养,并精于内丹,故他对如何练好气功(尤其是内丹),有许多切身的体会。

如上所述,杨氏认为练小周天功时,要“先将四门外闭,两目内观”;同时,还提倡除“六害”、存“十少”、调“五要”,如果“六害不除,十少不存,五要不调,虽为小节之常,终为大道之累”。对上述“六害”、“十少”及其与练功的关系,作者都有阐述:“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六者有一,卫生之道远,而未见其有得也。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失也。何名十少?一曰少思,二曰少念,三曰少笑,四曰少言,五曰少饮,六曰少怒,七曰少乐,八曰少愁,九曰少好,十曰少机。夫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肺腑翻,多言则气血虚耗,多饮则伤神损寿,多怒则腠理奔浮,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面焦枯,多好则志气溃散,多机则志虑沉迷。”

气功真相(九):《针灸大成》

静气凝神(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对“四门”、“五要”他未作说明。结合历代气功经典和气功锻炼的基本要领,笔者以为“四门”之“门”,意同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之“门”。

老子之说指的是堵住耳目官窍,关闭知欲的门户,杨氏之说当指将眼、耳、鼻、口等人体四个与外界沟通之“门”关闭,而将两目转为“内观”,以利练功者的入静。

“五要”,古代气功典籍少有提及,仅在武术著作《少林拳术秘诀》中有论,该书第二章《五要说》谓:“初练习时,要渐进不可猛进;既得方术,要以恒心赴之、勤敏持之,不可中道停辍;练习时,要节戒色欲与狂饮;已成功时,要静气凝神、涵养谨慎,不可有恃术凌人与好勇斗狠之事;出外游行时,要谨慎宗法、皈依十戒,传授他人,亦宜以此。”其观点与《大成》似较吻合,可供练功者参考。但《秘诀》为近人尊我斋主人所编,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在时间上,大大晚于《大成》。故“五要”的出处与具体内容,待考。

总之,《大成》作为一部针灸学专著,如此精辟论述气功,这在同类书中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关于经络(尤其是任督脉)与气功关系的论述,足以与同时代的《奇经八脉考》一比高低;关于内丹作用与锻炼方法的论述,又与专门的丹书不相上下,值得气功研究者一读。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九)——《针灸大成》中的养生“大路”》一文整理发布,作者黄健,选自《现代养生》期刊,2012年第1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