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6   浏览次数:

《杂病源流犀烛》(以下简称《犀烛》),清代医家沈金鳌(1717~1776年)撰于1773年,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杂病源流犀烛》(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卷首为“总论”,先分上、下论述《脉象统类》与《诸脉主病诗》;其后三十卷分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论述多种常见病证的源流与证治,其论病证之治除药物外,还附有许多以气功疗法为主的“导引”和“运功”,并认为“导引、运功本养生家修炼要诀,但欲长生必先却病,其所导所运,皆却病之法……病者遵而行之,是可佐参药力所不逮”。

该书对气功的论述,资料丰富、视角独特,为后世研究者所钟爱。

一、传承经典功法,保存气功古籍

1.青睐经典功法,推崇“周天”、“六字诀”。

《犀烛》中的功法,均为历代所传的经典,其中尤以对周天功、六字诀的应用最多。该书将明代曹士珩的“南北规中引”(实为周天功),作为防病治病的通用功法附录于书的卷首,值得一提的是,沈氏在辑录时,除详录具体的操作方法外,还录了“运规十二则”,对练功时的12个主要的注意事项,一一交代。

六字诀也是沈氏应用最多的功法之一,如在“肺气滞涩保养法”中,推荐“宜常呬吸,以和其气”;对于五脏中心、肝、脾、肾的气滞涩保养法中,也遵脏腑与六字相配的原则,分别推荐“呵以泄其火”、“常嘘”、“轻呼”、“吹气”诸法。此外,在《卷二·诸气源流》论述“五气滞涩”时,重申了这种用法,沈氏对六字诀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推荐“吹气”之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2.引用前人之论,保存《保生秘要》。

沈氏在《犀烛》中所用的气功功法,大凡均非“原创”,主要引自《保生秘要》(以下简称《秘要》)、养生书及臞仙之论,另有少量引自《类聚》、《千金方》、《得效》等书。其中尤以对《秘要》的引用最多。据考,《秘要》为明代曹士珩所著的气功著作,原书疑已佚。

《犀烛》所引的大量功法为后世勾勒出了该书的概貌:

一为附于卷首之末可供诸病选用的“南北规中引”,共两式七法。其中归元、周天二法为南旋式,垠背、行庭、通关、绦法、涤秽五法为北旋式。从锻炼方法来看,两式均属周天功,气行腹面经络的为南旋式,气行背面者为北旋式。

二为导引、运功之法,分列于咳嗽、哮喘、伤食呕吐、噎膈、臌胀等四十余种病证之后的气功功法,为后世研究《秘要》及其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臞仙,旧时借称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如宋代刘克庄《最高楼》谓:“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沈氏所引者具体指哪位“臞仙”,未明;养生书是具体指一部书,还是泛指各种养生书籍,亦待考。

二、彰显三个结合,完善气功疗法

1.临证处方中的功药结合。

气功与药物结合应用于临床虽非沈氏所创,但他对这种治病模式的应用,在历代医家中可能是最为全面的。

《秘要》在四十余种病证的治疗中,均先列“导引”、“运功”,再附方药;对于一些特殊的病证,作者还作了具体的提示,如在《卷六·心病源流》“心气滞涩保养法”中,引《秘要》之论,既要“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又“当饮六一灯心汤、豆蔻香茹水”。

论“肝滞涩保养法”时,主张“宜常嘘吸为补泻之法,和其肝气”,并“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卷八·虚损痨瘵源流》论痨瘵之虚痨导引时,引《秘要》曰:“掌心无事任擦搓,早晚摩两胁肾俞耳根涌泉;令人搓百四十回,固精多效。朝煅人乳酒,饮清洁童便或服循环水,用姜枣以暖脾宫,或用秋石代盐,取其滋阴降火。若虚损无力服参者,宜依方进气,取效天然。至危漏底,诸药难治者,用好脐带数条燥为末……”与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用之法非常相似。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气功与药物结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外,沈氏还十分注意将外治法与气功同用,如对小便闭癃推荐《秘要》的治法:“搓小纸捻入鼻中,俟打嚏喷,小水自通,此治闭塞。若迟塞,多搓掌心及涌泉穴,退火安静,或再行运功法,自效。”如此“药物外,更加调养,则并可却而生科延”。

2.气功锻炼中的动静结合。

由于动、静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故动静结合是气功锻炼的一大基本原则。《犀烛》中的动静结合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许多病证的气功疗法中,于“导引”、“运功”中分别介绍两种动静不一的方法。如在《卷一·脏腑门·咳嗽哮喘源流》中论治咳嗽时,引用的导引法:

一是《秘要》的保健功:“伸足坐定双捏儿诀,用力撑起,低头躬身渐下,以两手扳足尖三次,随原诀用力仰起,次咽津下降幽阙。”

二是《秘要》的“归元凝神一法”等静功,必要时还要“引肾水浇灌肺火”。《卷四·脾病源流》论治脾病时,先引臞仙的一则导引法:“可大坐,伸一脚,屈一脚,以两手向后反掣各三五度;亦可跪坐,以两手拒地,回顾,用力虎视各三五度。”

再引《养生书》的一种修养法:“常以季夏之月朔旦,并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正坐中宫,禁气五息,鸣天鼓十二通,吸坤宫之黄气入口,十二咽之,闭气五十息。”如此动静结合的详细论述,在古代无论是医著,还是气功专著,都是非常少见的。

3.疾病处置中的防治结合。

防治结合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医疗气功中更是有其特殊的意义。

沈氏重视防治结合的思想,体现在他对多种病证提出了“修养”法,其对脾、心、肝的“修养”,引用了《养生书》的方法,如 :“(养脾)常以季夏之月朔旦,并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正坐中宫,禁气五息,鸣天鼓十二通,吸坤宫之黄气入口,十二咽之,闭气五十息。”

对于鼻病、齿病则另引他书之法,如“齿病修养法”,引《养性书》曰:“齿宜朝暮叩以会神。一云 :以集身神,若卒遇恶,当叩左齿三十六,名曰打天钟,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击天磬。若存念至真,叩中央齿,名曰鸣天鼓 。”又引《千金方》曰:“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再引《类聚》曰:“凡人患齿不能食果菜者,皆齿露也,为盐汤含漱,叩齿神效。”此外,该书《卷二十五·身形门·身形病源流》中的“养生疗病要法”也是结合气功展开的,其先引“太乙真人七禁文曰:一者少言语,养内气 ;二者戒色欲,养精神;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再从精气神与人体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加以展开。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少思虑,养心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证治异病同法,体现气功特点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表现在气功学中则为异病同法,这在气功临床是非常普遍的,但在古代医学著作中直接用文字表述者却并不多见。《犀烛》中的异病同治有几下以种表达方式:

一是在引用功法时直接加以说明,如《卷一·脏腑门·肺病源流》中介绍治疗咳嗽的“导引”和“运动”方法时,均标以“哮喘同”;《卷六·膀胱病源流》中介绍治疗小便癃闭的“运功”时,明确交代“及小肠症同法”。

二是对于不同的病证,选用相同的功法 ,如《卷十一·奇经八脉门·七疝源流》中治疗“疝痛”所用的功法,与《卷七·膀胱病源流》中治疗膀胱病所用之功法,完全相同,均以《秘要》之动功:“用手紧鼎幽阙,纳气数口,而紧紧顶闭纳之。”再配以静功“从外肾提气到内肾,右运二七遍,即从内肾想一火提到顶门外,略凝,而后行吹吸之法”。

三是在介绍一种疾病的治疗功法后,再说明其可以兼治何病,在《卷六·心病源流》中有治疗心痛的“运功”“兼治胃口痛”之论。

总之,以引用功法的数量多、治疗病证多而著称于气功界的《杂病源流犀烛》,其主要贡献在于:一是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代气功专著《养生秘要》;二是通过动静结合、防治结合、功药结合,以及异病同法,完善了气功疗法的应用体系。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十)——《杂病源流犀烛》中的“引导”与“运动”》一文整理发布,作者黄健,选自《现代养生》期刊,2012年第3期。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气功真相(十):《杂病源流犀烛》异病同法有奇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