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冠羽客
国学资讯2016-06-27
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整个世界,有一群这样的人还在执着的做着这样的事他们穿着几百年前人家穿过的衣服,留着长长的头发,也经常挽起一个高高的云髻,穿着云袜、麻鞋,或行走在繁华的都市大街上,或出现在飞机、高铁上,或穿梭在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 这样一群人,和这个现代化的世界,显得有些光怪陆离,格格不入,世人或投以好奇的目光,或报以深深地赞叹,或施以惋惜的抑或鄙夷的轻视。然而,这样一群人,却有着人世间最崇高的信仰和追求道,至…
-
人生之道:不可不圆,不可太圆
国学资讯2016-06-27
饭,不可不饱,不可太饱。不饱对不住美食,太饱对不住身体。饱中略饿,饿中微饱,乃养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饭,多活二十年。 酒,不可不醉,不可太醉。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处,进入不了酒的佳境,难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太醉,胡话连篇,丑态百出,失言失礼,伤己伤人,令人生厌。正所谓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饮中君子。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察,恐怕交上坏人;不察,可能做错事情;不察,难免上当受…
-
人尽其才
国学资讯2016-06-27
善于驾车的人不会在路上留下轮的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语言上留下任何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善于闭守之人,不需要机关,别人也无法将它打开,善于打绳结之人,不需要捆起,别人也无法解脱。所以圣人总是想拯救世上众生,在其圣人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人啊! 圣人总是爱惜每一件物品,在他的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东西,由于内藏绝顶聪明的缘故啊!聪明的人是不聪明人的老师,不聪明的人也能成为聪明人的后事之师啊!假如不尊敬老师或不珍惜后事之师…
-
结果是银 过程是金
国学资讯2016-06-27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
-
老子心法
国学资讯2016-06-27
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
-
返璞归真
国学资讯2016-06-27
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
-
诚敬谦和
国学资讯2016-06-27
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多读前人的优秀书籍,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知道如何应对处理。 威德不足以服众就会容易发怒。有人用发怒来树立威望,其实会事与愿违的,因为发怒暴露出了德行的不足。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摄服一切大…
-
《周易》有“十德”
国学资讯2016-06-27
盛德 《周易系辞上》云: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之业,日新之谓盛德。盛德如日,《释名释天》云:日,实也,光明盛实也。《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日新是时间运行的最新阶段。时间运行,日日维新,君子修身,与时俱行,不可间断。《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熹《集注》引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
-
高徒难寻
国学资讯2016-06-27
有道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世人只知寻真师难,这只是其一,却少有人知真师觅高徒更难!正如钟离权当年对吕洞宾说:千百年来,我就只度得你一人。自古以来,八仙的传说众多,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汉钟离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罢了。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将度三千余人,兴俺道家。 师父听洞宾…
-
慈悲济世
国学资讯2016-06-27
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明确提出了道教济度世人的伦理思想。而学道为人是其基本理念。道经称:古之学道为己,今之学道为人。明确地指出了学道者的目的。所谓古之学道为己,并不是说古人学道仅仅为了自己,而不顾他人。这里的为己是一种渡人先渡己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学道为人的方法。而今之学道为人,其意义就更加明白了。也就是说,道教徒学道的目的就是济世度人,这既是优良的传统,也是道教济世理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