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 道家养生 >

黄帝内经中养生的精义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6-19   浏览次数:

  第五十章生生之厚 赴汤蹈火,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以?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sì)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以?以其无死地。

  摄生的准则和办法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举措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举措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晓得者,①法于阴阳,②和于法术,③食饮有节,④起居有常,⑤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否则也,①以酒为浆,②以妄为常,③醉以入房,④以欲竭其精,⑤以耗散其真,⑥不知持满,⑦不时御神,⑧务快其心,⑨逆于生乐,⑩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外避虚邪、内调神志是摄成长命的重要内容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葱槲蓿?真气从之,精力内守,病安历来。

  是以①志闲而少欲,②心安而不惧,③形劳而不倦,④气从以顺,⑤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低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①嗜欲不能劳其目,②淫邪不能惑其心,③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举措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四季维护办法及保护神志的要害

  春三月,此为发陈。六合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上,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摄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六合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上,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悲伤,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沉?z。

  秋三月,此谓容平,气候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上,与鸡俱兴,使志安定,以缓秋刑,收敛神情,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sūn)(孙)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chè),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肌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底子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成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存亡之本也;逆之则灾祸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调理精力活动与保护真气的联系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喧嚣则肉腠闭拒,虽有劲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人体阳气一天内的盛衰规则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古之圣贤摄生的办法和成果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六合,掌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六合,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逝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六合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数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六合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尘俗之间,无恚(huì)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维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力不散,亦能够百数。

  有贤人者,规律六合,象似日月,辨列星斗,逆从阴阳,别离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劳逸适度对摄生的含义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晦气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脏所主。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谐和五味以赡养五脏的含义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节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力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节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中医摄生的底子规律—防患于未然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然后药之,乱已成然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真假,不行不通。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