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重视阴火 调脾胃内伤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8-31 浏览次数:次
【名家生平】
李杲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李东垣的著作非常丰富,主要为《内外伤辨惑论》3卷、《脾胃论》3卷、《兰宝秘藏》3卷、《东垣试效方》9卷、以及《医学发明》、《用药法象》、《伤寒会要》(已佚)、《活法机要》等书;此外另有《脉理玄微》、《珍珠囊药性赋》等10余种著作题为李杲所作,多系后人伪托。
李杲出身富豪之家,为人忠信笃敬,不苟言笑。幼时曾学儒,于宅中空地自建书院,用来结交儒生。遇到生活困难的人,他也总是尽力周济。在金章宗泰和年间,遇到饥荒,民皆流亡,李杲极力赈救,活人甚众。在李杲20多岁时,母亲患病,不幸死于众庸医杂治,这对他的触动极大,从此便立志学医,发誓“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他听说易州张元素的医名盛于当世,便捐千金拜师学医,不数年即尽得其真传,而医名更出元素之上。李杲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回到家乡真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述立说。
【学术成就】
李杲非常重视脏腑辨证,尤其注重脾胃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首倡“内伤”学说,提出“脾胃论”的学术主张。在当时,医家一般或尊仲景之方,或从河间、子和之法,以外感风寒作为疾病的主要病因来考虑,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治疗效果不佳。李杲总结了多年临床经验后认为,“内伤”是当时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当时社会动荡,广大人民颠沛流离,饥饱失常,寒温失调,七情不和,这些因素均使人元气耗伤,阴火亢盛,从而形成内伤之病。在其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当中,详细阐述了“内伤热病”与“外感热病”在脉象、寒热、头痛等方面的区别,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甘温除大热”、“扶正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李杲非常重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将“土为万物之母”的哲学理论也引入到医学当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他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伤则元气虚衰,气机失常,而诸病皆所由生,因此,李杲在对内伤病的治疗中,采取了升举中气、温补脾胃为主的原则,并自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著名方剂,为后世广泛沿用。因李杲非常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脾胃五行属土,故后世称之为“补土派”。
李杲创立的内伤脾胃学说,很好地弥补了刘完素、张从正医学思想的不足之处,为内伤病的辨证治疗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故其弟子罗天益高度评价曰:“东垣先生之医学,医之王道也。”李杲一生授徒不多,然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亦均为金元医学大家。王好古进一步深入发展了李杲的内伤脾胃病机理论,创立了“阴证论”;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了东垣的脾胃学说。此后的朱丹溪、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等医家均受李杲学说很大影响。
【趣闻逸事】
李杲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混战,时有瘟疫流行。他曾向官府交纳钱财,买了一个主管济源地区的税收的官职。正遇济源流行一种被称作“大头天行”的急性传染病,众医查遍方书,仍束手无策。李杲见此心中十分忧伤悲痛,他废寝忘餐,潜心研究,终于制定出“普济消毒饮”一方,疗效显著。他特意将此方刻在木板上,悬挂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任病者传抄,时人以为神授,李杲也就有了“神医”之名。此后不久,李杲为避元军侵扰而迁居汴梁(今开封),为生计所迫,“遂以医游于公卿间”,因其“明效大验”而名声大振。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元兵南下,围困京都近半月。解围后,城内疫证流行,诸医以旧法治之,屡屡无效。李杲认为这些疾病并非伤寒,而是从内伤脾胃立论,创制新方,“所济活者,不可遍举。”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