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的脉学专著—脉经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9-02 浏览次数:次
[导语]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济宁东南)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生卒年代缺乏具体记载,有关的生平事迹流传不多,至今已难详考。
【名家生平】
清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曾说起“与仲景弟子卫汛交游,当可亲见仲景”,但此说尚未有定论。比较能够确定的是,由于其医术精湛,在晋代担任太医令的官职。唐代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宋代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王叔和是一代名医,对医学贡献甚多,主要表现在撰著《脉经》和整理张仲景著作两方面。
【学术成就】
《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约10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三国两晋时期,脉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三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有很多创见,是脉诊的奠基之作。《脉经》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是论述了各种脉象,系统的归纳为“二十四脉”,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为脉象的鉴别确立了标准,使之规范化。此后,历代著述中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范畴。对于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脉经》也做了大量论述,结合证、病机、治疗等内容对脉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性总结,时至今日这些宝贵的资料仍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脉经》还在《难经》的基础上发展了寸、关、尺三部脉法,确立了寸口左右六脉分配脏腑之说,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为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为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原则,从而使寸口脉法在理论上更加趋于完善,大大推进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王叔和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形成诊断学中独立的一个分支,促进了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
王叔和对医学的另一贡献,在于他对《伤寒论》一书的编次整理工作。《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公元220-210年),共十六卷,包括伤寒与杂病两个部分,其中伤寒部分经王叔和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一书。后代医家对其整理张仲景的著作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他是搜采三国兵燹之余的断简残篇,将散落的仲景旧论“撰次成叙,得为完帙”,因此宋人林亿认为“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金人成无己说:“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今,功莫大矣。”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在编撰过程中,将个人见解“混于仲景所言之中”、“碎剪美锦,缀以败絮”,责备其把张仲景原著之本来面目弄得模糊不清,使人无法得窥其原貌,甚至是面目全非。事实上,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确因有王氏之编次而得以保存,即便次序在编修时有所变动,也基本能够反映仲景之书原貌。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这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最早的较系统论述。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