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名医辈出的徐氏家族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9-08 浏览次数:次
说起徐家从医基业的创始人徐熙,还颇有传奇色彩。据史料记载,徐熙原籍山东,后寄籍江苏,为南朝宋濮阳太守,他素好黄、老之学,隐于秦望山(今绍兴城南会稽山最高峰)。一天,有位道士经过,口渴求饮,徐熙热情与之,道士临走,留给他一个葫芦说:“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徐熙打开看,乃《扁鹊镜经》一卷,于是精心研读,医术随之“名震海内”。
徐熙生子徐秋夫,官至射刚县令。他深得家父真传,医术高超,尤精于针灸,竟达到了“通鬼神”的地步。
徐秋夫生二子,徐道度和徐叔响,个个不凡。长子徐道度居杭州,擅长内外科,因为有脚疾不能走路,宋文帝刘义隆便常常令人抬轿请他入宫,给诸皇子疗疾,而且“无不绝验”,最后封他做兰陵太守,并称赞他“疗疾”为天下“五绝”。也许徐道度感其脚疾之苦,著《疗脚弱杂方》,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治疗脚气病的专著。次子徐叔响,曾任大将军参军之职,对针灸、小儿科、本草学等都有研究,且著述丰富,撰有《针灸要钞》、《本草病源合药要钞》、《杂疗方》、《疗少小百病杂方》、《解寒食散方》等书,今多佚。
徐家第四代三人,道度生文伯,叔响生嗣伯、成伯,皆精医术,且声名显赫,颇多成就,可谓徐氏家族杏林生涯中的一个顶峰阶段。
徐文伯,字德秀,事南齐。史料载其“倜傥不屈于公卿,耻以医为业”,故虽终生随侍于帝王之侧而人不以“太医”称之。公元456年前后,宋孝武路太后有病,腹部剧痛,众医束手,文伯诊后说:“此石博小肠耳”,即小肠结石病(应为今之胆结石、泌尿系结石之类疾病),用“水剂消石汤”治疗,很快痊愈。于是被擢升为鄱阳王常侍。宋明帝年间,一宫女患腰痛连心,发则不醒人事,在众医都诊为“肉症”的情况下,文伯却认为是“发瘕”,并令给宫女灌了香油,服后吐出丝缕头发而愈。更为叫绝的是,宋后废帝时期,一次,后废帝与文伯同游,恰好碰上一孕妇,略知脉学的皇帝诊后说怀的是女孩,文伯诊之说:“腹有两子,一男一女”。性急的皇帝便泯灭人性地要剖腹验证,文伯阻止说,让我针灸,便可分娩。后果然如他所说。宋亡后,文伯入齐,先后被封东莞、泰山,兰陵3邢太守。撰有《徐文伯药方》、《徐文伯疗妇人瘕》等书,均佚。
徐嗣伯,字叔绍。善谈老、庄之道,喜直言,曾任正员郎、诸府佐等职,尤以医术精湛、善辨证论治而著名。有一次,南齐直阁将军房伯玉因时常怕冷,便自服五石散(紫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等5种石药炮制而成)十余剂以求温补,不想服后更怕冷,夏天也要穿厚衣。嗣伯诊后说是“伏热”,遂采用了奇绝的治法:冬季11月,冰天雪地,使病人裸坐在石头上,两人捉牢,取冷水一桶桶从头浇下,直浇得房伯玉口噤气绝,家属啼哭请止。但嗣伯铁面不允。待浇了百余桶冷水后,病人开始能动,背上开始冒气,接着猛然坐起,想喝冷水,至此病完全好了。这则案例不仅法理自通,而且是史上的佳话。徐嗣伯还巧思慧眼治愈了不计其数的疑难症,如以同样的“死人枕席”作药治愈了3例分别患有“滞冷”、“石蛔”和“眼病见鬼”的病人。著《徐嗣伯药方》、《杂病论》等书,现仅存《风眩方》一卷。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