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 中医养生 >

药学巨典《本草纲目》中蕴藏的养生智慧
栏目分类:中医养生   发布日期:2016-06-15   浏览次数:

【本草养生要知己知彼】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中国人不但自古就有服食草药来治病疗伤的传统,也习惯用草药来调养身体,强身健体。换句话来说,就是用草药来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而《本草纲目》作为一本集大成的药学百科全书,则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草药的药

药学巨典《本草纲目》中蕴藏的养生智慧

  【本草养生要知“己”知“彼”】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中国人不但自古就有服食草药来治病疗伤的传统,也习惯用草药来调养身体,强身健体。换句话来说,就是用草药来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而《本草纲目》作为一本集大成的药学百科全书,则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四气、五味、归经等,为后世利用中药来祛病、强身、养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通过草药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就一定要充分了解草药的这些特性,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养生健体,祛病防邪,这就是所谓的“知彼”。 

  不过,仅仅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一定要做到“知己”。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的原因,都会在身体上呈现十分错综复杂的症候表现。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便随意用本草来调理和保养身体,不但达不到养生防病的目的,还有可能会让原本健康的身体染上疾病,甚至造成严重的身体损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用之失宜,参术亦能为害。”告诉人们不能随意食用药物。因为即便是虚弱之体,也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差异,体质不同的人如果不加区分,一律服用同一种药物,反而有可能导致气血失调、阴阳失衡。 

  就拿大补元气的人参来说,它被喻为“补五脏之君药”,是扶正固本的重要之选,但病人如果不是气虚体弱,服用人参这种大补之品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若不分气血虚实,寒热经络,一概骤用,其杀人也必矣。”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这样才能取得增强体质的效果。 

  【养生是为谋求平衡,要补泻兼施】 

  其实,人体要想维持一个健康的状态,就需要达成各方面的平衡。只有让人体的阴阳紧紧围绕一条平衡线进行小幅的波动,保持各项身体机能平衡有序地发挥作用,才能维持一个人的健康。中医讲究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将打破身体原本的平衡状态,从而引发身体上的一系列病态反应。 

  很多人以为服用本草养生保健和祛病健体只有“进补”这一个方面。没错,当人体表现出“虚”的症状时,就表明此时正气正处于亏损不足的状态,此时用“补”法是没有错的。不过,中医学认为服用草药调养身体的时候,“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明确指出符合身体需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补益”,盲目进补,不符合机体的状态需要,则属于“逆其性”,不但没有任何益处,还会破坏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疾病。 

  “补”和“泻”是中医两个祛病的重要法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也就是说,当身体的正气亏虚时,应采取补法让正气变得充盈;而当身体被实邪所主导,此时就泻邪气之有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及“补”与“泻”的内容,主张若想真正做到本草养生,就一定要注意“补”与“泻”的平衡。二者都不能太过,不能损了还继续损,也不能补了还继续补。 

  人体每天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内外原因而发生变化,保持绝对的平衡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导致了损益的发生,所以很多人都十分重视“补”法。只要看看铺天盖地的营养补品广告,就可知道这一点。但事实上,补得过多而泻得不足,对健康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提及了各种具有“泻”的功效的药物,比如山楂可消食积、薏苡仁可祛湿邪、赤小豆可消水肿,便都是在“泻”出身体内的实邪。所以说,进补并不是盲目地给身体补充大量的营养,也包括“泻”的方面。主要的目的便是要围绕一个平衡点,让身体重新回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相关内容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