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 道家养生 >

我国古代的道教饮食文化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6-19   浏览次数:

  道教饮食文化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道教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虽然没有形成整套的定型化的教餐,但它追求内心澄净的境界,通达天理,协调五行阴阳,推崇医食同源,药食一如的摄生精神,以饮食涵养人生,完善人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

  一、道教饮食理论的形成与实践

  道教饮食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服饵与日常饮食养生两个方面。服饵术,又称服食,最早起源于战国神仙家,意在通过服食特别制作的丹药来达到祛除病痛、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的目的。服食术往往与辟谷术配合进行,丹药实际上起到食物替代品的作用。秦汉时期服食术也有一定发展,《汉书·艺文志》著录《黄帝杂子芝菌》、《太乙杂子黄冶》,就是当时服食著作的代表。而饮食养生的思想,则源出改用一些现在看来具有高营养或者是消化慢乃至难以消化的植物譬如灵芝、柏木等制成的丹药作为食物,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

  萧梁陶弘景一方面继承了葛洪在服饵术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养性延命录·食戒篇第二》专门论述了饮食养生的理论,其中很多观点流传至今,妇孺皆知。书中强调“饮食有节”,譬如“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于辟谷之术。辟谷并非不进食,而是不食五谷,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

  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故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销。常如饱中饥、饥中饱。故养性者,先饥乃食,先渴而饮。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食毕当行,行毕使人以粉摩腹数百过,大益也”。又如“食不欲过饱,故道士先饥而食也。饮不欲过多,故道士先渴而饮也。食毕行数百步,中益也。暮食毕,行五里许乃卧,令人除病。凡食,先欲得食热食,次食温暖食,次冷食。食热暖食讫,如无冷食者,即吃冷水一两咽,甚妙。若能恒记,即是养性之要法也。凡食,欲得先微吸取气,咽一两咽,乃食,主无病。”

  此时道门饮食养生的理念已经涵盖了包括食物的选择、饮食的分量、时间与禁忌等方方面面的规范,客观上符合当时社会贫寒百姓的基本维生需要,也能满足士大夫们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这也是道教之所以能诞生于民间又流行于士绅阶层的原由,可以想见,此时道教的饮食理论对各阶层群众日常饮食习惯都颇有影响。

  二、与道教有关的饮食风气与节令食物

  道教的影响不断扩大之时,一言一行都能引起社会风潮。《抱朴子内篇》中提到有服食松脂、菖蒲、茯苓等“仙草灵药”者能够童颜长生,民众纷纷效仿的事例不胜枚举。适逢乱世,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或许服食并非出于精神需求而仅仅是生理需要,但由于道教服食术中提到的众多草药并不罕见,足以满足下层民众“填满肚子”的谋生需求,因此备受推崇。就连葛洪自己也说,“是以历览在昔,得仙道者,多贫贱之士,非势位之人。”可见道门饮食对世俗生活,尤其是历来被历史忽视的普通百姓的人生影响之深刻。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小吃乌饭,一名青团,其渊源出自道教斋食青精饭。陶弘景《登真隐决》载:“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法,用南烛草木叶,杂茎皮煑,取汁浸米蒸之,令饭作青色,高格曝干,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补髓,消减三蛊。”这是青精饭首次出现在文献之中。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染青饭”条引《岁零总记》记载:“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又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干石饭。”可知青团逐步变为了寒食节的一种时令食物,但其养生滋补之功效依然被认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逐步成型的茶文化。尽管早在西汉宣帝年间王褒所立的《僮约》中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但直到唐代,我国第—部有关茶的专著《茶经》才诞生,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正是由汉到唐饮茶风气逐步形成的时期。而在这期间,道教与饮茶风气的形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晋道士王浮《神异记》中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邱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不相遗也。’因立祭祀。后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陶弘景《新录》记提到“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又有如壶居士在《食志》中称“苦茶久食羽化”。

  丹丘子、黄山君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可满足道教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追求。另外,茶本性清淡、虚静,又具有提神疗病的功能,自然也会受到意图修身养性的士绅的青睐,宗教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气的形成。

  不仅如此,许多民间习俗中的节令食物也都和道教有关。萧梁宗懍《荆楚岁时记》中提到“元日,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按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读作耐老。柏是仙药。”屠苏酒的配方没有详细记载,而东晋的著名道士葛洪以细辛、干姜等泡酒,认为食之可使人去除瘟气。椒、柏,桃等也都是道教推崇的所谓有“仙气”的食物。

  而五辛盘则是出于《抱朴子内篇·炼化》“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分为散,并华水服之。”而豚酒则与《抱朴子》所载“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状”的灶神崇拜相关。百姓为了不让灶神说自家的坏话,就于“腊日……以豚酒祭灶神”,反映了道教和民间食俗之间的生动关系。

  《岁时记》中还记载了重阳节的来历:“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费长房,桓景,均为东汉道士。”这一事件流传开来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而早在东晋,葛洪就在续《西京杂记》中写道“九月九日配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萧梁吴均《续齐谐记》也有类似记载。

  当然,道教与民间习俗擦出火花的例子并不止于此,端午节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也与道教丹药服食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上可见,由其宗教追求而产生的饮食观念在世俗饮食的产生、传承和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汪文忠)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