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9   浏览次数:

齐秀花简介:

齐秀花,1963年出生于高密井沟镇林家庙子村,山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曾任潍坊市政协委员,现任山东省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潍坊市剪纸协会副主席。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齐秀花从8岁开始跟着姥姥学剪纸,她创作的剪纸作品《金牛奋蹄》,成为1997年牛年的生肖邮票,让她在全国的剪纸界声名大震。2004年,她的剪纸作品《双鸡报春》,又被国家邮政局选为2005年贺年明信片图案。此后,她的作品不但受到专家和中外游客的欢迎,而且很自然地走向了市场,成了一位优秀的职业剪纸艺术家。

采访实录:

问:齐老师,您剪纸剪得这么好,是从小跟着家里老人学的吗?

答:在我们村里,妇女们几乎人人都会剪纸。我姥姥那时候是剪纸剪得最细、最灵通的,是最好的。我七八岁就跟着姥姥学剪纸,开头剪一些花儿、草儿的,谁家嫁女娶媳妇,我也帮着剪几张,图个喜庆吉利。我那时候看着姥姥剪纸从来都不画样子,拿起来就剪。我就感觉到很惊奇,觉得姥姥特别厉害。其实我学剪纸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想过,学会后对自己有什么用,从来没这么想过。就是爱好,就是喜欢。

问:能做到拿起来就剪的境界应该不容易吧?

答:这就是老百姓说的长年积累,或者说熟能生巧。那时候老百姓经常剪个鞋画、小孩这个帽花、布兜兜之类的,她剪得多了,可以说剪了成千上万的样子,就会都记在脑子里了,用不着去画了。因为那些图案并不是很复杂、很细致,它是一种很粗犷、很简单的图形,但是很生动。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的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姥姥,您是一直就跟着她学的吗?

答:我在姥姥指导下,进步很快,也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1981年,我到县文化馆跟美术老师焦岩峰学习绘画理论。焦老师是画画的,画人物,也画动物。焦老师教我们构图原理,以前我都不懂,老百姓说叫布局,其实就是叫构图。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图案的疏密关系,知道了如何衬托主图案,等等,这让我的剪纸艺术有了一次质的提高。

问:跟着姥姥学和跟着焦老师学收获是不一样的吧?

答:不一样。姥姥来自民间,让我喜欢上剪纸,她代表原生态的剪纸记忆,给了我很好的启蒙,也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县文化馆跟着焦老师学习,是接受系统的剪纸艺术教育。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如何应用块与线的组合形成剪纸的黑、白、灰色调;知道了每一幅作品构图中要遵循的对比、对称、结构布置、花纹调整等;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高密剪纸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有浓重的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的特点。那段学习经历除了理论上的巨大收获之外,剪纸的技巧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高密剪纸的风格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答:高密剪纸基本上以剪为主。有的用大剪子,有的用小剪子,剪制得随意、流畅。强调线条的细腻和镂空的红白效果,阴阳搭配,粗细对比,完整与琐碎对比,都比较明显,富于变化。

中央美院教授吕胜中先生曾说,高密剪纸的真正风格是“粗犷中含清秀,稚拙中藏精巧,玲珑剔透、纯朴可爱,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他认为,与西北剪纸相比,高密剪纸更富于变化,西北剪纸多稚拙,而高密剪纸则在稚拙中透出了灵秀。

问:您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

答:我就是靠平常的观察,观察这个花斜的方向、正方向、下方向是个什么样式,花瓣是什么层次。在设计这个图案时,要想好留什么,不留什么。有的是互相呼应的,有些也不是互相呼应,比如说山水、人物、动物、图腾。其实剪纸艺术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你平常的观察,来自于生活。民间艺术是来自于民间生活,是上千年来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生活,它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你把这个民间生活制作成艺术图案就是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感觉剪纸很容易学,但如果能剪得好也不容易,是这样吗?

答:我就说,一万个学画画的,能挑出一个著名画家来。但是剪纸是亿里挑一。外人觉得剪纸很简单,你真正踏上剪纸这条路,就会觉得真的不简单。能剪到老百姓喜欢,感觉千年万年我都不舍得扔,到这个水准比较难。

但是你到市场上看也好,到好多展会上看也好,有的剪纸作品一眼看去挺好,但是第二眼就不行了,就是经不住仔细看,越看越觉得没内涵。

问:听说您剪了一幅《清明上河图》,是红色的单色剪纸吗?

答:是单色剪纸,这幅剪纸26米长、1.6米宽,先照了原画,然后制出草稿,然后再剪出来。一块一块拼起来,许多地方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例如剪个房顶上的瓦,那个线条是镂空的,瓦跟瓦中间的缝是实的,很费工夫。我剪了一年的时间,一个人剪,有时剪着剪着累得我会哭起来。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您剪的《水浒传》108将,这108个人物如何表现他们的差异化?

答:创作这个人物,你要考证历史,考证这个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拿着什么武器。

就说宋江,从外形上是一个文静的人,不能跟李逵一样,李逵就是特别粗鲁的那种,没有文化,一把子力气。所以从性格入手,然后再从外形和武器等细节上加以强化人物特征。

咱讲梅兰竹菊吧,这个菊花开足了而不败,就是把那种富贵、开得很旺盛的感觉剪出来,就像老百姓蒸的那馒头,得饱满。怎么能把这个剪出一种生机的感觉,让人看着舒服,觉着生活充满了美好希望。

问:我在采访其他地方的剪纸大师时,他们都提到咱们高密剪纸,高密这个地方为什么剪纸这么厉害?

答:艺术只有在最合适的土壤里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儿,这与民间生活和传统民俗息息相关。在全国的剪纸艺术中,高密剪纸称“绝”,主要取决于它所表现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的别样。

明朝初年,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频繁,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并在高密稳定下来,人们安居乐业,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这些移民大多是一个村、一户人家或几家亲戚一起由官方迁移而来,这些人中有很多能工巧匠,擅长剪纸的人不少。通过互相交往、交流、借鉴、学习,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像我家祖上就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到高密的,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使高密剪纸融江南剪纸之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一体,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左)(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高密剪纸最擅长表现什么题材呢?

答:题材比较广泛,凡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从飞禽走兽到古代的神话传说,还有历史故事、书里的人物和情节,都能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五谷庄稼、生肖胖娃、猪马牛羊、鸡犬鹅鸭、牡丹鸳鸯等作品,都是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尤其动物剪纸格外生动,动作情态好像活物。

问:您剪过的作品无数,哪一幅是您的成名作?

答:那是我19岁剪的一幅《童子牧牛图》。

1984年,我的剪纸作品在高密县文化馆展出。当时,高密籍画家吕胜中正回乡探亲,看到我的剪纸作品感觉很震撼。第二年在吕胜中热心帮助下,我的剪纸作品又到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展后我的100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留作民间美术系的教材。后来,吕胜中先生又把我的剪纸作品推荐给邮电部邮票印制局的朋友。他们相中了这幅《童子牧牛图》,起名为《金牛奋蹄》,就成为1997年丁丑生肖邮票。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金牛奋蹄》以牛为题材,您自己最喜欢剪什么呀?

答:我一开始学剪纸的时候喜欢剪花鸟、蝴蝶。我这个人虽然很静,但是我很喜欢大自然,特别是鸟在天上飞的那种景象。我村庄的河里养了大白鹅,还有鸭子,我们叫老扁,我很喜欢观察它们。到了种地的时候,每一个生产队都养100多头牛,因为我们村8个生产队,春天春耕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牛,所以我很喜欢画牛,然后再剪。

1997年,我的剪纸上邮票了,我也更有了自信心。当时是一个邮政的爱好者说,齐老师,今年1997香港回归,你剪1997头牛,肯定会轰动。当时因为有记者问,你打算剪什么?我说想试试剪1997头牛。结果让这记者给我说出去了,说齐秀花在家里剪《千牛图》。我要再剪不出这个《千牛图》,人家会说我在吹牛,骑虎难下了。我为了剪这个《千牛图》,耽误了卖辣椒,我们的辣椒应该卖10000多块钱,后来才卖了4500块钱,正好折了一半的钱。

问:那剪这《千牛图》用了多长时间?每头牛都不一样吗?

答:这个创作空前浩大,我调动了全部生活积累,在200多天里,赶剪出1997头形态各异的牛,每头牛都不重复。合在一起的画幅长是66米,高是2米。

1998年6月30日,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我把《千牛图》赠给了全国政协,现在由全国政协收藏了。我记得当时政协秘书长对我说,之所以收藏这个《千牛图》是因为他考察了三趟,也找了很多专家,认为咱中国一个著名的画家让他画出这些牛来,也不见得能画出来,画不出来。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与外国小朋友(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据说在高密,您是第一位出国表演剪纸技艺的艺术家?

答:在1998年我第一次出国去的瑞士,当时排队等我剪纸的人数也数不清。说好的是免费赠送,没想到老外都要付钱,说“艺术是无价的”,应该支付报酬。

有一天,一个老外带了自己心爱的宠物狗来排队,看着那只狗很可爱,我就给他制作了那只狗的剪纸送给他,老外高兴地连声说谢谢,非要给我500瑞士法郎不可。我第一次知道剪纸还能这么值钱。

问:您现在是专业剪纸?

答:是的。我认为不管名家也好,还是我的徒弟也好,都要跟着时代潮流走。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剪纸,你就创作什么样的剪纸,这样才会有生命力。但是上千年传下来的根不能断了,就像我今天剪这个小蝴蝶,这都是纯传统的剪纸。但你光抱着这个根不放,老百姓不喜欢,没有市场也不行,我就想把民间的一分东西变成九分。就是既能把民间的这种传统的剪纸传承下去,又要发扬创新,紧跟潮流。这样既能保护原来的传统,还能让老百姓喜欢这些有创新的新时代的剪纸艺术。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在给学生们上课(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齐老师现在也带一些徒弟吧?

答:对,我有13个徒弟。有大学生,还有小学生,都是利用假期来跟着学。我嘱咐孩子,学习是第一位,不能把学习放下。因为你有了文化底蕴,艺术欣赏水平也不一样了。我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绝活教授给徒弟,为的就是将剪纸这门艺术更好地一代代传承下去。高密的一些中小学校长都请我去给学生们上手工课,那些小孩子学得认真,我教得也有劲。我也很希望更多有天分的人把这门剪纸手艺学会,传承下去。学到剪纸技艺,还需要自己的不断揣摩与练习,毕竟短时间内不可能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

问:现在您正在做的工作是什么?

答:我是三十五六岁开始专业剪纸,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现在我开始整理明朝的、清朝的一些剪纸作品,把它整理一遍,有些残品,或者老百姓用灯熏了,变样了,我把它还原出来,重新修补一下。这些明清剪纸,咱们高密留存下来的有1000多幅。我现在回过头来把咱老祖宗留下的作品再创作一部分。按他们的风格创作,就是回过头来搞传统。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作品(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问:老剪纸的创作?那是一种复制吗?

答:复制加创新。就是在复制当中,加上我的想法,然后再加以创新。这是目前在做的工作,和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工作。其实剪纸说白了没有什么大的东西,就是一种坐在炕头上操作的手工活。不过上千年来一直传承到现在,中间也没有中断过,说明每个年代的人都很接受和喜欢,喜欢的人多了,我们的剪纸艺术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手记:

山东高密是作家莫言的故乡,因为喜欢他写的小说,所以当高铁朝着目的地飞驰而去的时候,我心里既兴奋又向往。但是我却没有时间去看莫言的故居,我敲开齐秀花老师的家门,就陷入了剪纸的花花世界。

齐秀花老师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我在这里看到了她的一些剪纸作品,她爽快地为我介绍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浓郁的山东口音充满阳光的温度,拥有让人变得明朗起来的力量。而听她讲述自己和剪纸的不解之缘时,我明白了她之所以会如此成功的原因。

在高密会剪纸的人很多,齐秀花老师从8岁开始跟姥姥学习剪纸,40多年了一直没停下。很多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放弃了,而她却一如既往、坚持不懈,没有半途而废。正是这份坚持,这位农家女才有了一个漂亮的多彩人生:19岁开个人剪纸展览、21岁走上中央美院的讲台给大学生讲课、34岁时剪纸作品《金牛奋蹄》上了国家邮票、35岁出国参展、49岁时成为“非遗”传承人……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齐秀花(右)与作者(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齐老师让我再次领悟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她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农村里的牛、羊、驴、马等各种牲畜以及农村秋收、麦收等场景都非常熟悉。平时,白天忙完活计,晚上就创作剪纸作品,尝试着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融入剪纸的创作中,赶集时就把作品寄往各个杂志、报社。

齐老师创作的剪纸作品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剪纸作品被众多的剪纸爱好者追捧,很多作品已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及国内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所收藏。专家评价她的作品:雅拙中藏清秀,粗犷中含精巧,在浓重的金石味中又自然地透露出一种别致的韵味。

我在齐老师家中看到了剪纸作品《梁山一百单八将》,欣赏这幅作品是个快乐的过程。不用看每个人物像上剪上的名字,我所熟悉的水浒人物也都能很快地辨认出来。每个人物都形态各异、形象鲜明,有着很强的辨识性。

而说到兴头上,齐老师会顺手拿出两张纸,一边说,一边剪起来。剪刀在她手中自由起落,不一会儿就剪好了两只栩栩如生的花蝴蝶。她说,从第一眼看到姥姥剪纸,就迷上了它,那时家里还有地,就是再忙只要一得空,就拿起剪刀开始剪。

而谈到未来的计划,齐秀花老师说,剪纸这个手艺除了灵气,还要有腕力,如今都51岁了,眼睛有点花了,也就干到70岁,再干就干不动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努力创新自己的作品,探索更多剪纸表现形式,把高密的剪纸艺术好好地保护、创新、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张京羽,1997年8月10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在北京中关村二小读完小学,在清华附中度过了愉快的初中生活,目前是北京人大附中1B班高三学生。善良温和,热爱美术、写作和生物,梦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动画制作工作室,能生产出令人惊叹喜爱的动画大片。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活

(腾讯道学网络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